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学期,我新接了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第一次改到柳莹同学的作文《记一件难忘的事》时,我一眼就看出她的作文是抄袭的。思虑较有代表性的作文,加上柳莹的这篇,然后,先把前面的几个作者叫到了办公室,我对他们说“:你们的作文写得很有特色,老师打算推荐给大家,不过,这次不是老师来朗读,而是让你们自己来朗读。现在,你们就把作文拿回去读通读熟,明天朗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也点评点评。”接着,我又单独把柳莹叫过来,我对她说:“刚才老师已经叫了好几位同学去准备明天读他们的优秀作文了,老师感觉你的这篇也很不错,所以,你也准备一下!”她没…  相似文献   

2.
那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周记。突然,一篇名为《老爸,我受不了啦!》的作文跃入了我的眼帘。作者名字叫雯雯,小女生平时看起来很文静,但她这篇周记开篇赫然写着:“老爸,你知道昨晚你微  相似文献   

3.
<正>二年级课堂上,范同学在笔记本上涂抹,完全不参加课堂活动。几次提醒后都无效,我走过去把她的笔记本收走了。课后,我准备去六年级上课,范同学却天真烂漫地追过来问:"老师,您什么时候把本子还给我?"她还小,才7岁,我并不介意她的不道歉、不认错。我答:"看你下节课的表现。下节课表现好,我就把笔记本还给你。"我的目的是给她一个小小警告,但愿她下一次上课知道"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然而在六年级课堂上又发生了类似的  相似文献   

4.
正藏在衣袖里的秘密在这个奇热无比的夏天,当我穿着长袖衬衣出现在教室门口时,一下子便吸引了几十双惊诧而探寻的目光。我低下头,深呼吸,心想:"以后,只要我保持沉默,就能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就能好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班主任说:"叶小帆,你暂时去后面跟林晓媚坐吧,过些天再给你调整。"老师说的那个林晓媚,坐在最后排靠窗的位置。她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却给了她很淡漠的回应。没办法,我舍近求远,坚持转学到这个县城普通中学,就是为了让自己躲进一个对过去的我无人知晓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有不少老师觉得很无奈.他们付出了汗水,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得不到提高.这份无奈难道无法消解吗?为了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习作水平,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坚持"三步走"的作文批改法,即:学生互批-教师赏批-学生自批.这种作文批改法就像三部和奏曲,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习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评改作文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最感头疼的事情。有些老师每次批改都逐一详细地批改,改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改得密密麻麻,评语写满卷面,学生看了,反而眼花缭乱,印象不深,老师的辛劳可能就付诸东流了。如何让这件必须做的事情变得轻松而又有实效呢?我认为可以做好以下几点:一、重评分,轻评改作文评改又叫批改,"批":给文章作批注;"改":修改错处。语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传统做法是:给每篇作文一个整体的评价,再改正错别字和标点  相似文献   

7.
竹林子把小测试卷交到我手上时,用的是很严肃的语气:"妈妈,这篇作文,我还是用了老师的开头,因为我担心自己写的作文,老师会不给我分数。"然后孩子话锋一转:"可是妈妈,你放心,不给老师看的作文,我就不这样写了。"  相似文献   

8.
王亚楠 《小学语文》2013,(7):115-116
在我教的四年级(2)班里,文静要强的小文最早引起我的注意。因为她学习认真,作业整齐,可每次作文却总是三言两语,对于我提出的修改意见,总是规规矩矩地加上一个句子,就像答数学题。我建议她多看点书,她咧嘴一笑,作文还是照旧。原来家长为她准备了很多作文书,那些书她根本不感兴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给全班带来了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次,有个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这几年,爸爸挣钱多了,我家的生活越过越好,爸爸给家里添置了不少电器。目前,我家还缺乏一台电脑。"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把"缺乏"改成了"缺少"。作文本一发下来,这个同学见了老师的批改,心里很不服气。他认为"缺乏"和"缺少",一字之差,意思差不多,用哪一个都可以。其他的同学也赞同他的意见,认  相似文献   

10.
刘日平 《教师》2014,(18):24-24
正作文批改令不少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痛,并且常常是"吃了力却不讨好"。老师虽然花费了很多精力去批改作文,学生的作文本上写满了教师的批改语,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提高甚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老师在作文批改中把作文的"批"和"改"全由自己一个人揽下来,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  相似文献   

11.
<正>镜头一:某天课间,办公室里的老师正在讨论问题。黄老师气冲冲地把学生小浩带进来。她刚坐下,就指着小浩训道:"你给我站好,你看你没精打采的!昨晚干什么了?"小浩很不耐烦地说:"没干什么,在宿舍睡觉。"黄老师声调更高,瞪大眼睛说:"你骗谁啊?如果在宿舍睡觉,上课会困成这个样子吗?如果下次再发  相似文献   

12.
李镇西 《教师博览》2006,(11):30-32
前不久,我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看到一个女生在作文本里面夹了一张纸条:“李老师,我遇到困难了,想请你帮我。能和你单独聊聊吗?”下午放学后,我把她请到办公室促膝谈心。原来她父母最近离婚,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心情很郁闷,一上课就发呆,甚至不想读书了。我耐心地开导她,和她聊了一个多小时。谈心结束时,她真诚地说:“谢谢李老师!我现在心情好多了。以后我有什么困难,还找你!”我说:“可以!我就是你的110!”身为副校长同时又担任班主任和教学工作的我,现在每天都坚持做“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  相似文献   

13.
<正>星期一早晨是最忙碌的时候,学生周末回家的家庭作业还没有批改完,学校就要举行升旗仪式了。我正忙得焦头烂额,胖乎乎的小男孩晓灵站在了我的面前,有点语无伦次地说:"谢老师,你先把我的家庭作业批改了,我来改我们那组的家庭作业。"我有些纳闷:"这孩子,怎么想着帮我批改作业啦?""我从来没有帮老师批改过作业,你看姚雯帮老师改口算,刘茂佳帮老师改听写,我真的想帮你批改作业,您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吗?"  相似文献   

14.
我的蒋老师个儿高高的,身子瘦瘦的,还戴着一副漂亮的黑框眼镜。望着漂亮的蒋老师,我常常想:"蒋老师她到底属啥呢?"蒋老师可能属虎吧!记得有一次的语文课,高雨瑶偷偷看了一会儿漫画书,被蒋老师发现了,她严厉地说:"高雨瑶,你作为班长,怎么能上课看课外书?书没收!"这下子,高雨瑶立刻害怕地哭了。你说老师是不是一  相似文献   

15.
小凡,圆脸短发,文静美丽。幼时患过轻微脑炎,写字较好。前四年级时没参加过一次正规考试,是一名旁听生。案例一:新学期第一节课,我微笑着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她怯生生地站起,不语;"你今年几岁?"她不语;"学习用品准备全了吗?"她还是不语。一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别问了,她可气人啦,哪个老师也问不出她一句话,她上课从来不举手,不发言。"大课间时,我跟同学借了一个毽子,找到了在墙  相似文献   

16.
一点启示     
一次上作文课,我抱了一大摞作文本来班里讲评,对一篇写得很差的作文作了全盘否定,并当众念了评语:“你的作文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引起一阵笑声,当时我并没在意。没想到,从此以后,这篇文章的作者,一连五次未交作文。我问她为什么不交,她很坦率,直截了当地说:“老师,你把我的作文说得一钱不值,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扫兴我,挖苦我!”  相似文献   

17.
男生A成绩很差,老师为保护他的自尊心,判卷时"宽大无边",有的老师甚至根本不看卷,打上个60分就算完事,而A拿到试卷后只,瞥一眼就随手扔到别处.新调来的B老师认真阅卷,结果A却只得了十几分.B老师把试卷递给A,并说:"你是学生,我是老师,批改试卷是我的职责.你仅答对几道题,我就只能给你相应的分数.只有这个分数才真正属于你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一颗苹果     
李昀泽 《新作文》2014,(9):13-13
<正>今天中午,小饭桌的阿姨给我们每人发了一颗苹果。拿到苹果,大家都很开心地吃起来,可我却想:单老师每天很辛苦,我的苹果就留给她吃吧。这时,边一博看到我没有吃苹果,问:"你怎么不吃呀?你快点吃吧,要不一会儿让值周生看见该给咱班扣分啦。"我一听,心想:如果给班级扣分,我该怎么和老师说呢?于是我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可是,当我走到校园门口的时候,没有发现值周生,我后悔极了,下次小饭桌再发苹果,我就藏起来,留给老师吃。  相似文献   

19.
李新生 《班主任》2012,(12):44-45
小翠(化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遇事爱钻牛角尖。她的父母对她期望很高,希望她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因此在学习上对她要求十分苛刻。可在前几天的语文诊断检测中,小翠的成绩很不理想。我感到很不正常,便找她来询问原因,还没开口,她却哭了起来,委屈地说:"老师,我不想活了,我活着就是别人的负担。"我惊讶不已,小小年纪竟想轻生,一定另有隐情,于是我说:"你若信得过老师,可以把心里的苦闷写出来,我一定尽  相似文献   

20.
正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应从哪里入手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小学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写出内容真实、语言通顺的短文来,这个标准其实并不是很高。有的学生问:"老师,我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很显然,他们是想知道关于作文的一些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但老师却无法一一告诉他们,那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因为作文是点滴的积累。有时老师也许会这样告诉学生:"你们学好语文就基本能行。"或者说一些诸如你怎样去观察、理解,然后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