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有效的阅读也能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教学,采取有效策略,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一、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诵读阅读分为诵读和默读,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更好地实现心口一致,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围绕"读"做文章,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拓展延伸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语文教师需要立足文本,寻找拓展切入点;立足课堂,拓展学生阅读的思维空间;立足学生实际,围绕文本有效拓展延伸;注重课外拓展,开阔学生视野,以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文学天地中去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的阅读教学工作,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文本分析的方法,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分析"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的弊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剖析,继而发现语言的魅力和价值,优化学生的审美认知。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下,语文课改如火如荼,成果斐然,但就农村初中来说,现代文阅读教学却是"短板""软肋"。结合农村初中生现代文教学现状,抓住其自身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现代文学习目标,在诵读鉴赏品析中培养学生情感。注重对现代文的实践训练,不拘泥于文本,注重方法引导,培养发散性思维,可提升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接受主体,文本作为接受客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使得文本主体与接受主体进行对话与交流,使一维的文字成为具有立体层次性的多维元素。这种主体相互融合的多维,需要利用诵读不断深化,在情感的交融中获得。在这种情势下,教师进行诵读教学时务必要把握课堂阅读教学规律。一、诵读与课堂教学规律(一)整体性的诵读教学文本的组成具有整体性,而这种文本主体性就体现在这种整体性中,同时,学生的基本理解和后续理解都要归结于这种整体性。可以说,整体性是文本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没有书声,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课堂教学中只有书声,这是语文教育的倒退。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为了克服纯粹的诵读和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诵读等弊端,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读自悟,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没有书声,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课堂教学中只有书声,这是语文教育的倒退。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为了克服纯粹的诵读和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诵读等弊端,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读自悟,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诵读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阅读方式,只需要文本和朗读者,也是最困难的阅读方式,需要朗读者对文章拥有深刻的自我解读,所以诵读教学应运而生,学生需要语文教师的专业指导以提升诵读的水平。一、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现状诵读教学,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式,是语文教师让学生懂得利用自己的声音传递阅读内容的自我感悟。古诗文尤其如此。但在现实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析古诗文中的字词内涵、写作手法、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许多教师开始采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首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内涵进行了简介,再对非连续文本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应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应是对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在诵读教学中要凸显学生对文本阅读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初阅读,而不是在教师预设下的牵引阅读,甚至是教师的代替阅读。但诵读教学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干预,而是要我们给学生的诵读有效生成创造一个"支点",以此"支点"来撬起文本的阅读价值,进而打造高效的诵读课堂。那么,在诵读教学中如何创造这个"支点"呢?一、预设诵读,提高生成的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才能让其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呢?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理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在为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进行着探索与实践,其中的"文本细读"阅读教学法,能有效克服阅读教学浮于浅表的弊病,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本文对"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同行们参考。一、以"回归文本"为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这句话至少透露两个信息,首先,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其次,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实际上,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时会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阅读教学应该对接现代社会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诉求,建构"理解"和"运用"并重,并且朝向"运用"的教学实效来转变。我认为聚焦语用,坚守其价值,是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尊重。一、借助文本,提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1.诵读,积累语言课堂教学是积累语言的主渠道,语文课本是语言积累的主要内容。教学中必须摒弃乏味的提问、繁琐的内容分析、机械的练习,代之以教师引导下的对文本的感知、理解、感悟和运用。要凭借默读、朗读和诵读去充分感知文本,使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积累文本中优秀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非常重要,如果阅读教学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这不仅难以让学生领会到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也很难得到培养与提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深化理解性阅读教学的渗透,这样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一、诵读——理解的情绪渲染理解性阅读教学可以体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有些教学文本诵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并且能够透过诵读过程中情绪的渲染很好的深化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与认知。很多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简单思维指的是以"简单"为核心,不复杂的思维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简单思维则要求教师抛弃那些华而不实的繁琐教学手段,选择直奔主题的简单策略,由于在阅读教学中删繁就简,因此能促使学生更快地进行比较选择,促使他们尝试通过等价转化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令学生把握文本的本质。一、学会浏览,捕捉信息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的阅读量必然变得更大,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浏览和略读,并在此过程中快速捕捉文本的信息,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理解文本的中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掘文本值得积累的语言表达,抓住文本中值得体验的切入点,以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创设新的教学理念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进而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本文就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标明确规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培养初中学生阅读、写作、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与目标。可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基于此,无论是从初中学校、教师层面,还是从初中学生自身层面,都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格外重视,并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高耗低效"局  相似文献   

20.
诵读既是一项语文教学任务,又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体裁、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诵读资源整合、诵读环境创设、诵读技巧传授、诵读思维拓展等方面引导学生,让学生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获得诵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