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昭通文学发展中独具审美品质韵味的昭通方言,是影响滇东北、黔西南、及川东南现代方言语法结构及发音的重要因素,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是昭通文学言说的一个重要载体。昭通本地的文学中有大量本地方言,这些方言不仅使文学本身形象生动,而且把昭通本地人文特色凸显出来。昭通方言是研究昭通文化现象和昭通入文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数千年来,昭通大地上众多的民族在不断的迁徙与定居的交流中,伴随着无数次的冲突与融合、征服与反抗,产生过成千上万的民族地名.地名记录了昭通先民在改造环境、开发资源、建设家园的生产、生活历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生老病死、人情世故、众生百态的感悟与反思.地名是研究昭通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了解民族习俗、风土人情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空间,既是生存空间,又是文化空间。正是人类多姿多彩的文化创造,使抽象的地理空间转化为具体、异质、多样而富有魅力的"地方"。昭通位于南方丝绸之路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迁徙不断,导致了多次文化空间的相继占用,地域景观也随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改变。昭通复杂的山区环境和立体气候,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植物资源优势尤为突出。昭通地饶五金,是金、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重要产地,孕育了灿烂的银铜文化。"朱提"作为高成色银品的代称,一直沿袭到清代,铜镍合金"堂琅白铜",更是中国冶金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大量真实生动记载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土壤植被、自然灾变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特征的地名,是研究昭通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地名中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地名记录了昭通先民在改造环境,开发资源,建设家园的生产、生活历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生老病死、人情世故、众生百态的感悟与反思.地名是研究昭通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了解民族习俗、风土人情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6.
昭通学院是昭通市唯一的高校,在学校开展昭通文学的课堂教育,把青年人作为主要对象,向他们介绍昭通作家和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培养青年人对文学的热爱,已成为当前昭通学院服务地方发展不可回避的一项现实选择。昭通学院开展昭通文学进课堂的实践活动,将会为地方的文化建设尤其是昭通作家群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7.
由中共昭通市委宣传部、云南民族大学、昭通学院联合主办的"当代文学与昭通"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6月27日至30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澳门大学及山东大学等高校和《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民族文学研究》等文学期刊的60多位专家学者、编辑及部分昭通作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昭通作家作品进行了多元剖析,也对昭通文学现象所关涉的文学教育理念、地域文学生态和昭通文学创作前进的方向等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昭通青年学生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团组织,从事推翻三座大山革命活动。1928年1月昭通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昭通支部成立,昭通人民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终于在1950年3月迎来昭通解放。  相似文献   

9.
昭通作家群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一个地方性高等院校密切相关,在全国范围内来说,相比于其他作家群体,这都是一个显著的区别。作为昭通作家群的摇篮,昭通师专(今昭通学院)担负着培养文学新人的重大责任,通过对青年大学生创作情况的统计调查,发现问题,思考对策,帮助高校青年大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有助于校园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昭通作家群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
吴运强小说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生存困境,反映了当代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农民的影响,展示了村民萎缩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地理环境对人生存发展的影响,敲响了自然生态遭遇破坏的警钟。  相似文献   

11.
客观不可改变的地理环境对于崆峒武术发展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要认识到特殊地理环境造就的独特性,也要明确特殊地理环境的先天缺陷.在克服先天地理缺陷,利用独特性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崆峒武术,扩大崆峒武术的传播范围与习练人群.  相似文献   

12.
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它们对一个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大 ,这是形成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众多各具特色地方菜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论地理环境对广西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的饮食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受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这里适宜众多蔬菜、水果的种植,也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这些为广西饮食文化的食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由于广西气候炎热,形成了饮食好清淡、喜食酸、煲凉茶的特点。广西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亦对饮食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秦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在今陕西关中和甘肃东南部一带,这里表里山河,又有多处重要关隘,易守难攻。而我国西北部自古就散居着许多戎狄部落,秦人长期与戎狄杂处。这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秦文化开拓进取、尚武好战、崇尚实用的特征,在文学方面的表现是,多以战争、车马为描写对象,追求宏大的审美趋向,突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质直朴实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历史学与献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献是历史学家认识历史世界的桥梁和依据,是历史学创伤的原料宝库,而历史学又拓展了献的功用,丰富了献宝藏。  相似文献   

16.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地理环境概念。徽州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徽州武艺具有了乡土特色和海纳百川的性格;人文地理环境使得徽州习武之风得以延续,促成了徽州武文化的繁荣。并通过对以武彰显的徽州本土神的尊崇,在强化宗族血缘关系的同时,加强了地缘的联系,促进了徽州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斯大林关于地理环境作用问题的“结论”,否定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地理环境学说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斯大林之所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其原因在于他否认劳动对象是劳动的要素之一,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把地理环境作为劳动对象加以考察,从而肯定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地理环境与赣南旅游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的名山胜水、亭台楼阁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登临游览、即景歌咏,这形成了赣南独特地理环境中一道灿烂的人文风景。赣南旅游文学,是由赣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生成决定的,它多层面地反映了历代文人在赣南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它始终凝聚着文人士子们千百年来对赣南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审美。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文献的特点和中国历史文献的概况,总结了用历史文献重建气候序列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使用历史文献时应该注意的5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