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只有学中生疑,才会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解疑。因此,只有让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有可能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创造。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疑问,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解疑,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课前预习,思而生疑大部分教师在布置预习时,主要就是让学生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思考课后题等,而如今市面上有许多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学生无须动脑就能将预习作业完成得很好。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参考书…  相似文献   

3.
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采用“问中学,学中问”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即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体验、感悟、发现;然后在读书、体悟的过程中,再生疑、解疑;解疑之后再设疑,课后探究。通过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以达到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感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以“疑”为中心,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贵有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质疑,在解疑过程中激发他们主动创新,让他们发现问题,大胆质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培养小学生作文的求异思维能力,就是让学生以畅通的思路从不同的内容、形式、立意、角度去思考,使之写出“构思巧、立意高、思路新、内容好、生动形象”的文章。方法有: 一、注意逻辑思维训练,为求异思维训练奠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教具和语言为刺激物,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创造客观情境——激疑;引导发现和提出问题——生疑: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解疑;学会解决思维  相似文献   

7.
林炯 《广东教育》2007,(5):31-31
一、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教学实际上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从而得到的不仅是"成功"的快感,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相似文献   

8.
潘瑞平 《广西教育》2012,(22):31-32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地进行启发、引导,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提问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是教师提出教学引领性问题后,再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如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获得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并接受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10.
要培养学生以疑释疑叶文兵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只有会“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去“质疑”、“释疑”,在疑问的过程中学得知识。要“生疑”首先要设疑。从教育心理学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  相似文献   

11.
<正>临近中考,很多学生都处于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但是笔者了解到,在复习过程中,他们的复习效率并不高。为此笔者提出通过采用"疑、展、评"教学法来提高复习效率。一、生疑研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只有内心存疑,才会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在复习引导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生疑"。教师要根据复习内容抛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正>"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思维以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而不断发展。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改革语文教学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质疑水平呢?一、有效预习,生成疑问"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既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更重视创造能力的增减;既重视结果的教学,更重视思维过程的训练。于漪老师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再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既然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那么,我们何不把设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呢?我们何不依  相似文献   

14.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与讨论中释疑、解疑.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通过让学生进行质疑、解疑,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引导学生自主解疑,让他们自主“行走”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6.
师生互动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是一种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与探讨,在互动的学习环境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质疑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质疑毕竟是手段 ,解疑才是目的。因此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 ,自己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能解疑呢 ?一、引发争论 ,解决疑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争论 ,在学辩中得出结论。如教《草船借箭》一文时 ,有一位学生提出 :“读了课文 ,我认为 10万支箭应该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 ,为什么题目偏用‘借’字 ?”这个问题挺有见地 ,我趁机引导 :“是啊 ,题目为什么要说‘借’呢 ?题目出错了吗 ?现在老师请同意‘…  相似文献   

18.
质疑问难,并释疑解难是中学生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这种学习品质,应做到:讲究提问艺术,激发生疑的兴趣;引导运用知识,培养解疑的能力;注重身教示范,形成质疑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应注意发展其思维能力。可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生疑质疑、有意想象等方式,去培养其思维的独特性、求异性和广阔性等。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应注意发展其思维能力。可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生疑质疑、有意想象等方式,去培养其思维的独特性、求异性和广阔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