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本阅读中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消新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松了绑,我们不必再拘泥于教参的“标准预设”,可以引领学生大胆地多元解读文本。于是活动课、合作课、探究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构建主义”、“接受美学”、“个性体验”、”多元解  相似文献   

2.
邓文清 《青海教育》2005,(12):23-23
在课改理念引领下,多元解读作为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阅读教学。这对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习惯和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但时下盛行的多元解读往往被泛化,教学中甚至出现了一种任意解读本的倾向,这无疑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我们不应简单地将多元解读视为一种时尚,为追求多元而任意超越或扭曲本,“多元”是有界的,它运用于特定本的解读,应依从本特定的价值指向,并应遵循本解读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的本多元解读,可能是一种暂时状态,也可能是一种终极状态,这是一种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无论怎样的多元,必须有一个最为合理的、最切合学生实际、最体现语性的一元,这是绝对的;但为了使这个绝对的获得令人愉快,必须通过丰富的相对来得到,所以课堂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在某种程度上也只是一种假象,因为任何多元都必须是在绝对的一元范围内的多元,否则就是越出了边界。当然,一个本,作死了或退居后台,活着的人对其进行“还原”,要受到阅读个人的素质和经历的影响,错位是难免的。从《背影》中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从《愚公移山》中读出“经济不划算”,本在阅读教学中失去了确定性、客观性。这本身并不能说明语教学的失败,而是我们给学生提供的一种语课堂中的思维范式有问题。学生这样提出问题也用不着大惊小怪,毕竟这比提不出任何问题要好。错误总有价值,它是一种负解读。开口表达总比默然享用别人的思维成果要高尚得多。所谓本的确定性、客观性的解读也应该是一个“解读场”,即大致围绕语核心问题进行思考,不出现重大偏题即可,相当于话题作吧。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认为语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语课堂独特的优势,是审美矫正,这是它和其他课堂的“区别性特征”。如果要说多元解读的边界,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边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解读”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元解读”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试图就学作品“多元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松了绑,我们不必再拘泥于教参的“标准预设”,可以引领学生大胆地多元解读文本。于是活动课、合作课、探究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构建主义”、“接受美学”、“个性体验”、“多元解读”等新名词层出不穷,如雷贯耳。确实让大家看到许多喜人的景象。但是也许是这股大潮来得过猛过凶,在这轰轰烈烈的表面之下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甚至是堪忧的现象,特别是如何利用文本,问题不少。一、文本被理性肢解新课标从2001年颁布始至今,新课程的理念对教学行为影响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文本在哭泣     
新课标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广大的一线教师松了绑,我们不必再拘泥于教参的“标准预设”,可以引领学生大胆地多元解读文本。于是活动课、合作课、探究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构建主义”、“接受美学”、“个性体验”、“多元解读”等新名词层出不穷,确实呈现出许多喜人的景象。但也许是这股大潮来得过猛过凶,在这轰轰烈烈的表面之下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甚至是堪忧的现象,特别是如何利用文本,问题不少。我曾想,或许文本正在隐隐地哭泣。文本被理性肢解新课标颁布至今已有两年多了,新课程的理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7.
陆相胜 《中学文科》2009,(16):41-42
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使教师不必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框架,可以引领学生大胆地多元解读文本。于是活动课、合作课、探究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构建主义”、“个性体验”、“多元解读”等新名词层出不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又出现了新的课堂形式。这些,确实让大家看到了许多喜人的景象,但是这股大潮来得也许过猛过凶,在这轰轰烈烈的表面之下出现了一些对文本阅读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使教师不必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框架,可以引领学生大胆地多元解读文本。于是活动课、合作课、探究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构建主义”、“个性体验”、“多元解读”等新名词层出不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又出现了新的课堂形式。这些,确实让大家看到了许多喜人的景象,但是这股大潮来得也许过猛过凶,在这轰轰烈烈的表面之下出现了一些对文本阅读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多元理念”的提出,给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活力:文本解读的拓展.给了学生想象放飞的天地;文本解读的超越,给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但必须看到.由于理解偏颇.不少教师“多元解读”陷入误区:偏离目标.追求解读空间的广阔;舍本逐末.追求答案的丰富.在“多元解读”的课堂上.教者往往无所适从.难以驾驭;学生往往满头雾水.如堕云海。为保证“多元解读”实施的健康、有序、高效,必须对“多元解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为一线老师提供可以借签的操作方法。鉴于此.我们选取了特级教师黄桂林老师撰写的多元解读研究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让“别样”成为课堂的精彩<<<主持人(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特级教师):课程标准的实施,多元理念的提出,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挑战。提倡多元解读,该如何应对课堂众多的信息;鼓励独特感受,又该怎样应对学生别样的声音。这是当前一线语文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价值?你们在教学实践中是怎样解决的?胡文杰(浙江省宁海实验小学):“多元解读”的实施,带来了课堂的变化,尊重解读的个性和独特,鼓励解读的多元和创新,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凸显。课上,学生各抒己见,思维活跃,这是可喜的。但必须看到,时…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语文教学,考虑共性过多,重视个性不够,统一的目标、同一的学法、划一的评价。像一道道紧箍咒,磨光了学生个性的棱角。湮没了学生灵性的光亮。“多元”理念的提出,给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活力。文本解读拓展中学生思维的放飞,文本解读超越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不说是多元理念投射在语文课堂的一抹阳光。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对“多元解读”理解的偏颇,不少教师在实践中陷入误区:偏离目标,一味拓展解读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已经颁布两年多了,“新课程理论”在报刊媒体的狂轰滥炸之下,科研意识稍微强一点的老师,我想感受都会比较深。打开电脑,你随意点击一下“语文新课程”,搜索出的条目就有四万七千条之多,“接受美学”、“多元解读”、“构建主义”许多新名词层出不穷;活动课、探究课、合作课如雷贯耳。但是不管你是专家还是一线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3.
多元解读作为一种新颖的阅读(教学)方法,正受到一些质疑与非议,而大多数的批评是建立在对多元解读的误读及对语文教学现实的误解基础上的。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具有三大特征:学生能够读出“自己”是多元解读成功的基础;教师善于倾听是多元解读成功的保证;学生获取或印证观点是多元解读成功的标志。以此来衡量一些遭受批评的课例,它们并非一无是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14.
多元解读离不开多元思维,需要经历思辨碰撞。肖培东老师课例从“标题巧化,多元引入”文本思辨,多元解读”结尾关联,多元反思”三方面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增强思维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为阅读思辨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教学的本质来看,“异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但着眼点应该是用“比较”的方法看待“同”中之“异”,侧重点是在研究“异”。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呢?在最近一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以不同的教学设计,展示了他们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对教学的多元构思。通过两节课的展示,窥一斑而见全豹。  相似文献   

16.
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告诉我们读者阅读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将其用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上,就是课标所倡导的“多元解读”。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的多元阅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平等对话”?什么叫“尊重本的价值取向”?什么叫“多元解读”?什么叫“人熏陶”?什么叫“心灵碰撞”?应该说罗老师执教的《题临安邸》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下,对“多元解读”的过分追捧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隐忧。本文在分析“多元解读”隐忧的基础上,辩证地论述了“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关系,提出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教学,必须注意“度”与“导”,从而使多元解读走出误区,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为践行新课改提出的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理念,小学语文应该以学定教,实施多元文本解读,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个性解读过程中,有效发展创新思维、思考能力。本文从课前自主预习、引导多元解读、促进个性解读、课外拓展阅读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多元文本解读,打造小学语文优质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案例] 语教材中的许多课,不同的学生读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这就是多元解读。语课需要学生的多元解读.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语教学理应尊重学生自己的理解。我在教学《寓言二则》中的《掩耳盗铃》时,让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但是发生了让我迷茫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