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这些答案:“1000千米=1米”、“冬冬今年210岁,冬冬的爸爸今年26岁”、“蜗牛每分钟爬1千米”……对于这类司空见惯的错误,教师往往感到又好气又好笑。我们不禁感叹我们的学生怎么就不联系实际想一想,怎么这点“数”也没有。实质上,这是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数感造成的。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2.
王芳 《小学生》2011,(3):18-18
体验了一个学期“学做教合一”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通过尝试,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由于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但当他们对数学发生兴趣时就会觉得“其乐无穷”。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学海无涯“乐”作舟.“数”路通畅“趣”为径。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效果生动等独特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常说:“谁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就会像220和284一样.”  相似文献   

6.
在我看来,人类所拥有的世界其实有两个:一是外在的客观存在,也即是自然的物质世界;一是内在的主观体悟,也就是心灵的情感世界。生活在世间的一切正常人都离不了这两个世界。文学是对生活的观照,当然也就包含了外在与内在这两个层面.可以这样说,文学的世界因为有“物”而博大丰富,因为有“我”而深遂精彩。下边,独眼龙我就引领同学们去欣赏同龄人习作中多姿多彩的自我。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理念下的教与学是多元的,其中,教学的动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集中精力学习的最好的途径.数学的动包含两方面数学内容的动以及学生的参与活动.本文从这两方面展开讨论,并提供几个动的课例.  相似文献   

8.
“外”字是一个普通的方位名词,但在宋词中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与其他名词搭配,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宋词世界。通过“外”字展现出来的宋词世界具有突出的层次感、透视效果和画面的丰富性,就其最普遍的意义来说,是宋人心灵世界的表现与延伸。  相似文献   

9.
许国金 《甘肃教育》2014,(22):105-105
正数学认知一般是由有形到抽象,学生掌握"形"的内容越丰富,对数学概念原理的认知就会越深刻、越具体。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质变,实现认知的自然升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数形积累,帮助学生处理浅层信息,促使认知发生质变。一、由数到形,建立数学平面认知数和形应该是一种因果连带关系,也是积累升级的第一步。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图、形、物,都是为数学的"数"服务的,这些图、形、物和数之间应该  相似文献   

10.
唐艳 《考试周刊》2011,(88):96-96
新课标指明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转变理念,改革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如果以“做数学”代替“说数学”,情形会迥然不同,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主(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索、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从“学数学”到“做数学”呢?以下谈谈我的尝试。 一、游戏激趣,让学生乐于“做数学”  相似文献   

11.
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稍不留神,真知便会悄悄地流失。此时,教师要设置思维碰撞启迪智慧,探寻“深度课堂”,彰显课的深度和艺术。“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材呈现简写规则比较零乱,不利于规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这部分内容虽然分量不重,却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面对这一小段内容,笔者自我发问: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则呢?学生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疑问,而教师又该怎样回答呢?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探索:  相似文献   

12.
13.
数学日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认知过程、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平静的港湾,利于学生放开思绪自主建构自己所理解的数学,利于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日记,是学生梳理学过知识的梳子,是沟通知识间联系的桥梁,是学会表达数学、分析数学、发现数学的实验基地,是学生学会翱翔数学天地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兴奋剂!写数学日记不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4.
赵培明 《山东教育》2005,(34):46-47
1、怎样教学“9加几”;2、怎样教学“可能性”;3.怎样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4.怎样教学“用字母表示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数、型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什么样?它与传统的课堂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我的理解是两个字——“对话”。对话就是我心中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7.
18.
真实的世界是实现了的“可能的世界”,为弥补不能亲历其他未实现的“可能的世界”的遗憾,人类通过叙述构建出种种“虚构的世界”。真实的世界与“虚构的世界”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堂吉诃德所患的“叙述蛊惑症”在一般人身上也有存在。叙述永远具有述史功能,读者借助“虚构的世界”来认识真实的世界,后者因此常打上前者的烙印;然而人们毕竟依赖后者来认识前者,前者中的逻辑规律与“可能”的标准必须从后者中化生出来。  相似文献   

19.
一个数学问题的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雪  庄白  苏画画 《数学教学》2008,(11):27-28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学问.数的方面有算术、代数,主要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形的方面有几何学,主要是关注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这些构筑了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追溯数学发展的旅程,数和形相倚相持,交错发展.而两者的追逐构成了现代数学大厦的原动力.本文想由如下相关的一个数学问题出发,谈谈数与形这个有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李雪菲 《云南教育》2004,(16):39-40
在听课和对学生的检测中,我对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产生了一些困惑。我们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能感受到的数学却只是机械、重复的运算,枯燥、冰冷的数字,似乎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仅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参加数学考试罢了。鉴于这种状况,我一直在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