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闲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闲暇定义为个人没有必须做的事情因而最感到自由和最能表现个性特点的时间,并从三个方面对闲暇活动作了分类,最后分析了闲暇的发展规律,认为闲暇的时间量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享受闲暇的人的分布则决定于社会制度;人类闲暇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总有一天闲暇时间会包括人的生活的全部时间,享有闲暇的人会复盖全社会所有的人。那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闲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休闲行为价值判断的能力;选择和评估休闲活动的能力;决定个体目标和休闲行为标准的能力;合理运用闲暇时间重要性的理解能力。人们通过休闲教育获得休闲的"资格",以使每个人都享有时间去培养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发展其多方面的才能,"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接受了休闲教育并会聪明地利用闲暇的人。  相似文献   

3.
闲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休闲行为价值判断的能力;选择和评估休闲活动的能力;决定个体目标和体闲行为标准的能力;合理运用闲暇时间重要性的理解能力。人们通过休闲教育获得休闲的“资格”,以使每个人都享有时间去培养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发展其多方面的才能,“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接受了休闲教育并会聪明地利用闲暇的人。  相似文献   

4.
正胡适先生曾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看他怎样利用闲暇时间。他用闲暇来打麻将,就成了赌徒;你用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会成为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闲暇去研究历史,也许能成为史学家。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往往决定了这个人的前程。  相似文献   

5.
闲暇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闲暇教育正越来越引起重视。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的质量;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亦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闲暇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生活必需。没有闲暇,不仅感受不到幸福,而且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调节,最终也会导致无所事事。忙碌意味着创造价值,闲暇意味着享受幸福。总体上说:社会越发展,人就越应该自由;人越自由,留给人自主支配的时间就会越多。  相似文献   

7.
家庭闲暇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家长在闲暇时间里对子女进行的教育,也就是在闲暇时间内引导子女科学地利用家庭闲暇时间,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家庭教育。闲暇时间内的生活质量决定人的生命质量。伟大的爱因斯坦在对人的“从业”和“闲暇”现象研究之后,惊人地发现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因此,教育专家们建议家长重视家庭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加,闲暇教育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闲暇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目前我国存在着各种急功近利的学术和教学问题,其根源在于学校教育缺少"闲暇"精神,语文教育也因为缺少闲暇而失去了人文精神。所以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准确诠释语文新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9.
庞桂美 《函授教育》2003,7(5):86-89
闲暇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教育与闲暇、劳动的关系,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经历着一个异化、扬弃、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教育与闲暇、教育与劳动的关系发展的状况,是从闲暇与劳动这对关系的辩证发展中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闲暇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教育与闲暇、劳动的关系,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经历着一个异化、扬弃、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教育与闲暇、教育与劳动的关系发展的状况,是从闲暇与劳动这对关系的辩证发展中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和追求。马克思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科学地揭示了闲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即人类闲暇时间、自由时间的增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但闲暇时间的增加不必然带来个性的全面发展,因而必须进行闲暇教育,提高处理闲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教育和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拥有比较充裕的闲暇时间,闲暇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大学生能否和谐、健康和全面地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开始重视闲暇教育,通过闲暇教育,传授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树立科学的闲暇教育观念,从而使其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闲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同时也产生一些问题,不能集中全部的时间奔赴事业的建设,容易产生幻想心理,这很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在哲学上来讲意志力的表现是人固有的能力,但会随着客观世界的影响而发生转变。闲暇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却没有那么多的弊出,因为他们还没有被社会所同化,这就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闲暇对大学生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如何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闲暇教育。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的质量;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亦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日的缩短”或闲暇时间的增加是必要前提。随着“减负”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广大中小学生将会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学生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加,这为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完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沿着正当的方向支配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对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开始重视闲暇教育,通过闲暇教育,传授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树立科学的闲暇教育观念,从而使其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闲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同时也产生一些问题,不能集中全部的时间奔赴事业的建设,容易产生幻想心理,这很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在哲学上来讲意志力的表现是人固有的能力,但会随着客观世界的影响而发生转变.闲暇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却没有那么多的弊出,因为他们还没有被社会所同化,这就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闲暇对大学生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时间是闲暇的载体,闲暇赋予了时间闲暇的性质。闲暇是一种哲思状态,超越世俗的追求,处在休闲的彼岸,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闲暇是一种权利,一种包含多种选择的权利,我们具备选择的能力才能很好地享受这种权利。闲暇教育是一种真正关注人类本身的教育思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育内容,是培养人最理想的教育,是一切教育围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呼唤休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我们追求的和谐社会,在相当意义上说,就是为了使人的生命活动能够更好地享受休闲。社会文明的发达取决于两个因素:物质财富的丰足和闲暇时间的充裕.闲暇时间增多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会不会休闲是检验人的生存状况、生命质量、精神态度的标准。重视闲暇时间和休闲生活质量是建构和谐社会所必须重视的一个基本问题。和谐社会不仅是物质的富足,还包括人的身  相似文献   

19.
高军 《新职教》2000,(2):16-16
学生进入中专学习后,接受新的教育方式,使他们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怎样认识闲暇时间的价值,怎样支配闲暇时间,以及怎样利用闲暇时间促进学生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这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问题。闲暇是个时问问题,更是一个生活方式问题,它是指每个人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闲暇教育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工时制的实行,使中小学生拥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怎样认识闲暇时间及利用闲暇时间促进人的发展,成为热点问题,笔者认为:闲暇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良好发展,所以,闲暇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课题,学校社会家庭诸应协同运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可行的途径搞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