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后一次     
小兔、小猪和小松鼠一同到动物乐园玩滑梯,可动物乐园的大门没开,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往回走。长颈鹿迎面走来,奇怪地问:“怎么啦,一脸不高兴?”小猪嘟着小嘴告诉了长颈鹿。“这好办,我给你们当滑梯。”长颈鹿把长脖子摇了摇,“你们看,这不是滑梯吗?”“太妙了,太妙了!”小兔、小猪和小松鼠一起大喊起来。长颈鹿低下头,小猪第一个爬上去,拉住他的耳朵,长颈鹿一抬头,小猪哧溜一下,从长颈鹿的脖子上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弟弟非常调皮,几丈高的大树,哧溜哧溜几下就爬到了树顶;一二百米的河面,十几分钟就游了过去,然后顶着一个冬瓜回来;春天里在河中与隔村的小朋友掷石打仗,一战就是一下午,常常弄得头破血流……母亲批评他时,他就歪着头说:“这叫勇敢!勇敢无畏是好汉。”母亲总是为弟弟犯愁,经常叹着气说:“这孩子是没治了。”  相似文献   

3.
周丽萍 《早期教育》2006,(10):29-29
户外活动时,好多孩子钻进一架“直升飞机”滑梯的“机舱”里玩耍,好久不见他们“哧溜”滑下来。我好奇地走到机舱一端圆形镂空窗口,瞥见郑渲潭正兴致勃勃地对着窗口边“开”汽车边说到上海去,后面的庞依晴也神采飞扬地对着窗口双手转动“方向盘”说到苏州去,其他几个孩子也神情投入地扮演着驾驶员。呵呵,一个原本用来采光透气的窗口竟然被可爱的孩子们想象成了汽车的方向盘,孩子们的创意真让我自叹不如。这架“直升飞机”在我的概念里就是滑梯玩具,它的作用就是让孩子们体验上下滑坡的快乐,除了造型有趣外勾不起我其它的遐想,要不是组织孩子活动的需要,我想我会觉得它腻烦的。可是为什么小朋友经常能乐此不疲地百玩不厌呢?原来孩子们有更高明的智慧发现:“直升飞机”除了是一个好玩的滑梯以外,还是一辆方便的汽车,是一艘乘风破浪的船,也可能是一个温馨的家……正是这一次次开放的思维方式让孩子们能从同样的活动中寻找到不同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户外活动时,好多孩子钻进一架“直升飞机”滑梯的“机舱”里玩耍,好久不见他们“哧溜”滑下来。我好奇地走到机舱一端圆形镂空窗口,瞥见郑渲潭正兴致勃勃地对着窗口边“开”汽车边说到上海去,后面的庞依晴也神采飞扬地对着窗口双手转动“方向盘”说到苏州去,其他几个孩子也神情投入地扮演着驾驶员。呵呵,一个原本用来采光透气的窗口竟然被可爱的孩子们想象成了汽车的方向盘,孩子们的创意真让我自叹不如。这架“直升飞机”在我的概念里就是滑梯玩具,它的作用就是让孩子们体验上下滑坡的快乐,除了造型有趣外勾不起我其它的遐想,要不是组织孩子…  相似文献   

5.
比滑梯,比比谁的滑梯高。小狗说:“我的滑梯高。”小鹿说:“我的滑梯高。”小松鼠说:“我的滑梯高!”……忽然.传来老熊的粗嗓门儿:“别争了,瞧瞧我的滑梯吧!”大伙儿抬头一看,呀,在前面那座雪山上,有只老  相似文献   

6.
早上,我说:“坝子里有鱼。”父亲瞅我一眼.说:“是吗?”他正吃面条,哧溜哧溜,好急,像跟人比赛。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断: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滑“陡”的滑梯,还是喜欢滑“平缓”的滑梯?生:我喜欢滑“陡”的滑梯,它速度快,刺激。生:我喜欢滑“平缓”的滑梯,它安全。师:但是你们考虑过“陡”和“平缓”,隐含了什么数学奥密?请观察下面的图(1)和图(2),大梯子和小梯子哪个“陡”?  相似文献   

8.
学校操场上安装了一套大型滑梯游乐设施,伴随着大型滑梯一起到来的还有两个秋千架。早上的阳光,暖暖的;早上的风,轻轻的。在这惬意的时光里,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跑步运动做游戏。当大家的脸上都红扑扑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来到了秋千架边上,借着荡秋千来一扫运动后的疲劳。红红的秋千,惹人喜爱,尤其  相似文献   

9.
户外活动时,我告诉小朋友,今天玩新型大型玩具。这时,天天拉着我的手说:“李老帅,我可勇敢了,能爬到攀登架的最上面。” 小朋友都分散着活动去了。我看着天天信心十足地登上了大型器械,一口气到最高层。但是,当天天发现由最高层下到地面必须通过一个“S”形圆桶滑梯时,她自言自语地说:“这可怎么办,我有点害怕了。”并在上面大声地叫:“李老师,抱我下来。”我告诉她说:“从桶里下来吧,很好玩的。你可以试一试。”她坚决不肯。  相似文献   

10.
11月11日,星期日萱萱说:“妈妈,宝贝要看挖土机。”我把她抱到窗台上,说:“今天没有挖土机!”她过了会儿说:“妈妈,挖土机去找妈妈了,它回家吃饭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启示萱萱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释了她看不到挖土机的原因,此时她只能用她的一些经验来解释事物。以为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汽车玩具等都有妈妈!我认为,这也是她的一种想像,不应该否定她。她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辨别这些事情。萱萱爬到一个高高的滑梯上面,突然说:“妈妈,怕!”说着就要往回走。我说:“萱萱,妈妈在这儿接着你;这就是一个滑梯,只不过高了一些,来,不要害怕。”她才从高处滑下来。后来她玩小滑梯,要走过一个平台,平台是铁片做成的,铁片和铁片之间有空隙,她又迟疑了,其实两周前她还玩过好几次呢。我鼓励她,她才小心翼翼地爬过平台,从滑坡滑下来!启示  相似文献   

11.
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在操场上滑滑梯。成成往滑梯上撂了一块石头,看着石头徐徐滑落,他兴奋地大叫:“石头坐滑梯喽!”我斥责道:“你从哪儿拿来的石头?砸到别的小朋友怎么办?”成成低下头,小声申辩道:“我想看看石头会不会滑下去。”看着他委屈的样子,我有点不忍心,心想何不让孩子们探索一下?于是,我让孩子们站在滑梯两边,然后拿出一张小板凳放在滑梯上,板凳缓缓地滑了下去。接着,我又让孩子们试着去端装满沙包的塑料盆,孩子们都说:“很沉,端不动。”这时,我把塑料盆放在滑梯上,塑料盆很快滑了下去。“啊,这么重的东西也能滑下去!”孩子们发出感…  相似文献   

12.
赤裸着站在上帝的面前——“反作文”告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要“反作文”?作文原来该是什么样的?“反”了以后会成什么样?“反”了“作文”,那还有作文吗?先说一件旧事。大约十多年前,有位记者给我看了几篇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写话”,一篇是《星期天》:星期天我到浮桥公园去玩了,我chi了两回滑梯,吃了两根冰棒,一根是桔子的,一根是赤豆的,后来我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另一篇是《中山陵》: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看到三个孙中山,下面的一个站着,是铜的。爬到上面,房子里有一个坐着,是白色的。屋子里面还有一个睡着的……我看过后笑了,这些小学生虽然还不懂积极修辞,还不会用…  相似文献   

13.
快乐的一天     
7月22日,是我向往已久、等待已久的一天,因为我要去“热带风暴”玩了。那里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有儿童乐园、走“冰块”,还有冲浪、冰封隧道等等。我第一个玩的是儿童乐园,这里有水上滑梯和“章鱼”滑梯。水上滑梯的底下全是水,滑梯的顶端有一个画着人脸的巨大水桶,一旦水桶里装满了水,就会一下子倾倒,泼出水来,小朋友们一不留神就会被弄得满头是水。“章鱼”  相似文献   

14.
冬天的清晨有些凉意,一缕阳光穿过层层高楼照射到我们身上。结合今天的教育目标,我和孩子们正在感受朝阳的美。这时与目标无关的趣事发生了,一个孩子发现滑梯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他一喊,所有的孩子全涌到了滑梯边。我看孩子们的兴趣点已转移,就改变目标,与孩子们一同研究起小水珠。我问他们:“猜猜看,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 ?”孩子们有的说:“是爷爷刚刷过滑梯。”有的说:“是楼上的人用盆子倒下来的。”有的说:“是下的雨。”有的说:“是雾。”有的说“是老天爷的眼泪”……到底谁说的对呢 ?我没有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与…  相似文献   

15.
我们班门口的台阶一端,有一块约30厘米宽的光滑斜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成了幼儿的“小滑梯”,不管是户外活动还是幼儿离园前,总有幼儿在玩这个“小滑梯”。 一天分组活动,我正辅导不会跳绳的幼儿学跳绳,谢×小朋友跑过来叫我:“王老师,于××他们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让我们滑。”我抬起头一看,果然见班上的几个“淘气包”正围着“滑梯”看着什么。我心想:这几位“淘气大将”每天都要搞点恶作剧,今天我得好好地“处理”一下了。我三步并两步走了过去,刚要大声斥责,忽然听见于××嚷道:  相似文献   

16.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由来。幼儿十分爱玩滑梯,但幼儿园里的固定滑梯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却越来越小。当阅读区里投放了绘本《咻!溜滑梯》后,他们马上被吸引了。绘本描述了一位小男孩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滑梯,有直滑梯、卷卷滑梯、“派滑梯”、十字滑梯等有趣的滑梯。幼儿看了后,都兴奋地说:“我也好想玩这些滑梯。”他们准备怎么玩呢?一场滑梯之旅即将启程。  相似文献   

17.
我还在那里发愣,电话那一头已经换成了奶奶的声音:“壳壳,是你吗?哧溜,哧溜,哧溜溜溜溜——”今天我奶奶明显是乱了阵脚,你听,这是她平常亲我的声音吗?这简直就像是用吸管在吸鲜榨西瓜汁。  相似文献   

18.
带孩子们玩滑梯,总担心他们磕着碰着,因而我每次都站在滑梯旁,盯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有一天,我照例站在滑梯旁“看守”,安玉刚认真地问道:“老师,您为什么老站在这儿,不跟我们玩呀?”“老师要看着你们呀!”我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9.
语出惊人     
刘永顺 《顽皮娃娃》2008,(17):I0016-I0017
最早感慨吴吴的逻辑力是在那个4月的晚上.我抱着1岁多的他去蛋糕店买蛋糕。那天吴吴显得异常地乖,我抱着他走出了几十米,他一直搂着我的脖子。那天风很大.我担心夜风会吹到他,便问:“宝贝.你冷吗?”他显得很成熟地看看我.说了一句令我颇为吃惊的话:“我戴帽子了。”我原本期待的是一个直接的对答:“Yes!”or“No!”(是.或不)。但得到的却是Because(原因)。不是吗?他用最简洁的方式回答了我.他不冷,因为他带帽子了。  相似文献   

20.
恐龙在6500万年以前就在地球上完全消失了,但这种极具神秘感的动物,却一直被今天的孩子深深地迷恋着。一天,班上的吴吴、飞飞小朋友带着玩具恐龙来幼儿园,孩子们一下子围了上去,争先恐后地说:“这是剑龙,它身上有骨板!”“这是腕龙,你看它的脖子多长呀!”“我有梁龙!”“我有甲龙!”“我有霸王龙,霸王龙最厉害了,你有没有?”“我家里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