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质分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突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正适应了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学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加强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与学生应用实践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学习过程相结合,能够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通过结合教学实际案例,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型教学的基本依据、指导原则以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型教学的有效途径,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建丽 《学周刊C版》2014,(4):165-165
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互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彻底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主动探究。问题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与全面发展,将学习的主动权与探究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在教学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教学优势。多媒体的运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以图文声像来综合传递信息,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趣味性,具有化抽象为枯燥、化无形为有形、化枯燥为生动、化静态为动态、化微观为宏观的特点,更能向学生展现生物教学的特色与魅力,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动有趣的生物知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生物素养与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肯定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协调关系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举了我国高校中存在的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不协调的现象,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两者协调关系的途径:坚持高校"素质育人"的总体目标、明确"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生工作为教学服务"的主线、创新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学部门的制度与模式。  相似文献   

6.
可视化教学以降低学生学习负担与认知成本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研究与解决问题能力.文章通过对可视化教学内涵的分析,探讨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方法与策略,阐述了在传统与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以降低认知成本与学习负担为宗旨.通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成果的可视化,有效优化教学结构与改善学生学习方法,并通过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实践,探索可视化教学促进学生观察、研究、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雷长春 《考试周刊》2014,(15):70-70
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情感教学走入了学生的视野。情感教学用以情优教的方式,用情感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与教学融为一体,可以与教师平等对话,受到教师的欣赏和关爱,为教学的发展建造了新的空间和新的场景,为教学的发展构建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教学团队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驱动、融入项目教学法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目标,以结合工程实际的课程项目为载体,通过动态学情分析与合理的教学设计,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注重教学过程,建立了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成绩考核体系。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大大增强,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工艺与技能》实践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强调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要点,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特色。实践证明,《钳工工艺与技能》的一体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提高技能素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这既是我们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有效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更加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方法的掌握与情感的提升。有效教学是以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先导,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核心,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代替的优势,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上具有重要作用。将之运用于物理教学中,更能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氛围,化解教学重点,实现学生的快乐参与、主动探究,这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论述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改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这既是我们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有效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更加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方法的掌握与情感的提升。有效教学是以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先导,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核心,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  相似文献   

12.
为增强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对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理论教学以项目为导向,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和互动平台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实践教学以典型案例为主,构建虚拟与实操相结合、验证与创新相结合的实验实践体系。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工程实际项目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信息技术为信息渠道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更加丰富多彩,信息技术将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分层教学立足学生个体差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逆向设计下的数学分层教学基于学情与教学目标展开设计,过程性分层评价引领课堂教学,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基于教学实践,对学生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环节和设计心得进行阶段性报告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音乐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新课标和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了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提出了音乐的教育教学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在“以学生为主体”理念指导下,本文还就音乐课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尝试,认为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让音乐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6.
以培养学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能力为目标,环境影响评价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采用渗透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等,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能力,也为学生今后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互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彻底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主动探究。问题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与全面发展,将学习的主动权与探究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开去自主探究、自我发现与创造,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潜能的挖掘,能够把人的本质创造精神激发出来。这正是革除传  相似文献   

18.
有效教学是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学效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好坏的主要指标;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活跃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培养以应用技能为教学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适应新形势下本学科发展的需要,对"食品感官评价"课程教学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改良与优化。通过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加强实践过程的管理,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同时,文章也借鉴了多学科教学成果,改进了教学及考查方式,为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它在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方面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显著的区别。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并开展互动活动。现阶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今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重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改进与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