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程生活化”是当前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只注重课程生活化的形式,而忽视其内涵。“课程生活化”是为了降低思维难度,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习方式。因而课程的“生活化”虽有“美丽”的外衣,却难以产生好的效果。要克服这种现象,就需要我们准确解读“课程生活化”。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们解读课程生活化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课程生活化"是当前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只注重课程生活化的形式,而忽视其内涵。"课程生活化"是为了降低思维难度,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习方式。因而课程的"生活化"虽有"美丽"的外衣,却难以产生好的效果。要克服这种现象,就需要我们准确解读"课程生活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随之出现的是"课程生活化"的口号。"课程生活化"指的是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生活化"要得以实现,离不开"课堂教学生活化",也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作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面对语文课程越来越依赖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这些情况,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显得更加重要。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我们清楚地懂得,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我们必须要对语文课程进行“生活化开发”。21世纪课程愈来愈趋同于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正确定位,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的首要前提是建立民主、平  相似文献   

6.
正有幸观摩了来自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的施美慧老师上的一节国文课《小熊皮诺查的中央山脉》,我们发现,台湾的国文教学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和对语文知识的传授,重视教学生在学文中学习做人,重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仔细阅读2008年台湾《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国文"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我们发现,台湾国文教学完全是基于"课程纲要"的教学。一.基于"课程纲要"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预达到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引导学生加深对"两个了解"和"四个选择"的理解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纲要"课教学中尚存在任课教师缺乏对本课程的整体把握、听课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教学方法和理念比较陈旧等问题。在提升"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中,我们的体会是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正确认识"纲要"课程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科学把握教材;二是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三是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完成从"平面教学"到"立体教学"的转换;四是要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拓展"纲要"课程学习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8.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生 活化指明了方向 (一)按照"三维一体"的目标要求推进教学 生活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以下 简称《纲要》)指出: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 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是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利用校外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这明确地告诉我们:生活实践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此,开发生活资源、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一直以来深深地影响着当前幼教课程改革的思潮,他从"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有关课程内容的全新思考。《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样的语言表述也正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体现。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一方面注重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即课程内容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更注重生活课程化,即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课程。  相似文献   

11.
严伟 《考试周刊》2010,(45):163-164
课堂是物理教学的主阵地,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的关键就要抓好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实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赵学华 《中国教师》2008,(11):22-24
<正>"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应让知识生活化","教学主导的课堂应是学科生活化","重组教材,实现课堂的生活化整合",应"日益重视课堂的生活化……而相对淡化课堂的知识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施  相似文献   

13.
生活化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在《纲要》中反复强调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它既体现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课程的组织上。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幼儿园教育生活化,课程的组织上则更多是指"寓教育  相似文献   

14.
鲁敏 《教师》2013,(12):103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一日生活、游戏之中"。教师在实施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追随幼儿的已有经验,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生活化的教育内容,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教材内容生活化有利于幼儿建构新的经验课程内容生活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基本精神,“增强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提出的要求。本次活动教师从幼儿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时下,虽然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生活化教学”,然而,这种生活化却又止于课堂,仍然忽视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忽视在实际生活中的品德提升。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效。新课程实施以来,生活化课堂得到很大的推广和使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倾向,这值得我们注意。错误倾向一:重视外在形式,忽视教学实效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只注重课程生活化的形式,而忽视其内涵。课程生活化是为了降低思维难度,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解读《纲要》,不禁令人思考:我们处于美丽的江南,这里不仅有中国江南水乡美景、景致典雅的古代园林建筑,这里更有着历史悠久的民风民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教学中,数学教学过多地注重纯粹的知识传输,忽视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生活化"在数学课堂、教材和试题中随处可见,"生活化"因此也成为数学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认识和理解的偏差,在不经意间我们又走进一些"生活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框架中,人们往往只是单纯地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多加积累、感悟,加强语文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有用的语文"。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我们要将语文生活化,以生活化的视角去看待语文学习,让学生能够利用语文课堂所学内容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下面笔者结合具体课例,简要谈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