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读书的女儿突然抬起头来问:瓦是什么样子的?我有些惊讶,奇怪女儿怎么会不知道瓦的形状。但随即就醒悟过来,城市里现在高楼大厦是不用瓦的,瓦在农村。于是双休日我带女儿回了趟农村老家,想让她见识见识什么是瓦。但我失望了,农村里到处都是平房,还有许多两层三层的小楼,作用水泥墁顶(方便晒粮食)。父亲说,现在盖房子已没有人用瓦,连砖瓦厂都只烧砖不再烧瓦了。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书生     
近日,偶读池莉所写的一篇文章。其中讲了她上小学的女儿期末考试语文得了99分,被扣一分之缘由是,把填空题中“青青的瓦”误填作“清清”二字。她问其错误根源何在,女儿的回答是:什么是瓦?作者顿时无言以对——毕竟不能责怪  相似文献   

3.
正在读书的女儿突然抬起头来问:瓦是什么样子的?我有些惊讶,奇怪女儿怎么会不知道瓦的形状。但随即就醒悟过来,城市里现在高楼大厦是不用瓦的,瓦在农村。于是双休日我带女儿回了趟农村老家,想让她见识见识什么是瓦。但我失望了。农村里到处都是平房,还有许多两层三层的小楼,全用水泥墁顶(方便晒粮食)。父亲说,现在盖房子已没有人用瓦,连砖瓦厂都只烧砖不再烧瓦了。想起小时候见过的瓦。瓦分大瓦和小瓦,小瓦看上去造型简单,是一种弧形的灰色陶片,约30厘米长宽,苫顶时交错成行放置,形成瓦垄,讲究的人家在檐水处还要放上锲着花纹的瓦当。屋子盖…  相似文献   

4.
小学四年级的张青青问妈妈:“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青青的妈妈受过高等教育,一向很关注青青的成长。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她愣住了,但又马上领悟到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性教育问题。于是,她尽量用适合小学四年级儿童能理解的语言,讲述了关于十月怀胎,关于新生儿出生,关于女儿是如何成为现在这么活泼漂亮的。但是,女儿到最后还是不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种情况,可能许多做父母的都  相似文献   

5.
爱心门诊     
孩子颈部左侧的疙瘩是淋巴结吗天津市童郁读者问:我的女儿4岁,在她1岁时我们就发现她的颈部左侧有个蚕豆大小的疙瘩,到现在都没有下去。听别人说这个疙瘩是淋巴结,等孩子长大以后就会下去。请问,这个疙瘩真的会下去吗?对孩子的身体会不会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  相似文献   

7.
《父母必读》2010,(4):63-63
我女儿现在2岁3个月了,她出生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她阴道的地方长了一小块东两,呈长形,条状的,一点点,样子有点像小蝌蚪,看样子没有什么不适,孩子的尿道和外阴形状也是正常的。我们当时没有太在意,但是现在孩子长大了,那个“小蝌蚪”也随之长大了一些。请问这个“小蝌蚪”到底是什么?用不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暑假里我经常带孩子上幼儿园玩,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我的熏陶之下,孩子对幼儿园非常向往,经常问:“妈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学?”每当此时,我总为我的做法感到得意洋洋。有一天,突然朋友问我:“你女儿不想上幼儿园了?”“谁说的?”“我刚才问她的。她说:‘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听话、不吃饭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是不喜欢的。我就不去!’”我听后惊呆了。这不是我平时对女儿说的吗?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还记得挺牢的。朋友继续问女儿:“你是听话…  相似文献   

9.
女儿的家规     
一个10岁的孩子竟给父母制定了一份家规,这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但此事千真万确,这个孩子不是别人,就是我女儿,她今年才上小学五年级。最近我经常上网,有时一上就是几个钟头。妻子看到我坐在电脑前一边悠然自得地“吞云吐雾”,一边优哉优哉地与网友闲聊,她心里意见可不小,便唠叨了起来,而且喋喋不休。这样一来,我们彼此有点不愉快。女儿向来是妻子的“同盟者”,晚饭时我叫女儿出来,女儿竟没有理我。我用眼神向妻子求助,于是妻子起身走进女儿的房间叫她。可女儿大声说:“你们先吃,我还有事没做完。”“什么事情这么重要?”我有点吃惊。女儿向来…  相似文献   

10.
Q余姚读者新宇来电问“:我的孩子做事只想着自己,不管别人。我们知道这不好,可是,怎样帮助孩子改正这个缺点呢?”A主持:一些独生子女不习惯关心他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来看看,杭州市文三街小学的部分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帮助别人的吧。观点1让孩子体验到助人的快乐。我的女儿佳佳在我教的班级里学习。刚入学时,我让她做什么,她动不动就说“:我不会。”而另一个女学生云云热爱劳动,做事认真。为了帮助女儿,在值日时,我故意把云云和她编在同一组,任务是擦瓷砖,为云云提供关心和帮助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卡乎 《教师博览》2014,(5):40-41
<正>女儿坐到餐桌前,我问她洗手了没有,她回答说洗过了。我没有看见她去洗手,但还是说:好的,先洗手再吃饭,就不会生病,是吧?女儿笑着说:哈,我没洗手。我说:没关系,现在去洗也可以。于是她去洗了手,然后回来吃饭。有一些别的孩子很熟悉的概念,4岁的女儿都不太理解。我问她什么叫挨打,她说就是一个小朋友打另外一个小朋友。她无法想象大人打小  相似文献   

12.
女儿就要离开家,到遥远的城市去了。接到女儿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这当妈妈的心中不知是喜是忧……女儿18岁了,还一刻不曾离开过我的身边,就在昨晚她还和爸爸妈妈挤在一个床上撒娇,可现在她要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城市去上大学了。一想到这儿,就止不住泪如泉涌。朋友们看着不理解,在一边不停地劝:“孩子上大学是喜事,哭什么?”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好像孩子不是去上大学,而是去老山前线一样……  相似文献   

13.
“这个孩子浑啊,她出了国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以前她可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当记者看见花甲之年的周女士和她86岁高龄的老母亲时,周女士因为女儿旭旭的事情泣不成声。周女士告诉记者:“和女儿的关系闹到现在的样子,我怎么也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14.
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感叹:唉,现在的学生,没有一点人情味!教他几年,操碎了心,一离开这个学校见到你像不认识一样,谈何师徒如父子。作为一名教师,心中无时不装着自己的学生,今天小强的作业潦草吗?贝贝是否又打人了?青青的脚好了吗?缺了几天的课了……诸如此类的事常常从白日里一直带入梦乡,扰你昼夜不得安宁。试问我们对学生的爱少吗?可为什么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呢?直到我的女儿快满一岁时,我恍然顿悟。当女儿刚在我的肚子里动的时候,我就不厌其烦地对着肚子说:“宝宝,我爱你!”孩子出生后,我每次亲她的小脸时都会对她说:“妈妈喜欢你!”每次女…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2009,(7):13-13
我和我先生是双职工,单位里工作也挺忙的,现在孩子放了暑假,我们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她,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吧,担心她的安全问题,又觉得这样孩子太孤单了。这不,还没开始过暑假,孩子已经嚷嚷开了:“妈妈,我暑假也要和西西(女儿幼儿园的同学)一起玩,我不要一个人,一个人好没意思的。”我很理解女儿的心情,但想要让女儿这个暑假不孤单好像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6.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  相似文献   

17.
暑假到了,我家的信箱里又塞满了写作、绘画、书法等各种培训班的招生广告。我征求女儿的意见,这个暑假去学啥,她不乐意地噘起小嘴说:“放假了也不让人好好玩。”老公问她:“送你回乡下奶奶家玩个痛快,好不好?”女儿欢呼雀跃:“好耶!爸爸伟大。”我有些迟疑:“谁不是趁假期送孩子‘充电’——琴棋书画无所不学,你把她下放到农村学插秧啊?”老公说:“农村是城市孩子最好的第二课堂,女儿一定要补上这一课。”就这样,女儿被送回了200千米外的乡下。我回来后隐隐不安,担心在我们庇护下娇生惯养的女儿能否适应农村的生活。老公说:“我像她这么大时…  相似文献   

18.
多年没进电影院了,一部号称“教子十年,不如携子一观”的电影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笔者有一个正读小学五年级的10岁女儿,周末晚上,我与妻携女儿前去观赏。电影讲述的故事的确感人,我与妻子唏嘘不已。侧目一看,宝贝女儿正埋头于各种零食之间,吃得眉开眼笑。我问她:“你怎么不感动呀?”她头也不回地回答:“电影是编的,哪有这样的事?”我再问她:“电影里的妈妈病死了,两个孩子哭得惊天动地,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哇?”她把嘴一撇:“反正是演员演的……”旁边的孩子也在或大吃、或嬉闹,无一进入角色,回家后,我不由得担忧——孩子们怎么就不会“…  相似文献   

19.
“妈妈,我是怎么到你们家来的?”这是一年来女儿第三次问我这个问题了。女儿一天天长大,她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问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奥”。女儿快3岁的时候,第一次问我这个问题。当时,她正在看动画片《葫芦娃》,看着看着,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我:妈妈,我是怎么到你们家来的?  相似文献   

20.
女儿的疑惑     
一天,女儿问我她是从哪里生出来的,正巧被我母亲听到了,母亲立即制止说:“小孩子不要问!”女儿一脸的疑惑和不服:“为什么?为什么?”大有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很显然,制止女儿提问是行不通的,既然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孩子又有所发现,为什么要禁止谈论呢?其实女儿的这种好奇与问“天为什么要下雨”又有什么两样呢?我认为,在孩子提出这类问题时,家长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