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士生教育要努力适应知识创新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总书记对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等所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博士生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对进一步明确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博士生教育要树立有利于知识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要改进培养方式,把对博士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要创造有利于博士生知识创新的机制、环境和文化;注重博士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博士生的培养要着眼于创造知识高等学校的任务,既要传授知识,同时也要创造知识。如果说大学生的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主,那么博士生的教育就应该是以要求创造知识为主。至于硕士生则是为了向博士生过渡,要求他们懂得如何创造知识,并对创造知识有一个初步训练。  相似文献   

3.
也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创造力是一种集合能力,要提高博士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从培养与创造力有关的多种能力入手。文章强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博士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创造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博士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同时还不可忽视博士生良好的创造个性特征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士教育的质量标准、教育目标,博士生的身份定位、培养方式,博士论文写作等基本问题和博士教育质量的提高、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群体的出现息息相关。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廓清,有助于拓宽博士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在制定博士教育政策时,应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论述博士生的品质因素对发挥创造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博士生的现实表现分析了品质因素与博士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模式3知识生产对世界各国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日本政府继“博士生教育课程引领计划”初步实现革新博士生培养机制的目标后,将模式3知识生产的核心要义融入新一轮博士生教育改革——“卓越大学院计划”。该计划以具备卓越知识创造和应用创新能力、能够应对和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高水准博士为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多元知识生产主体共同参与的入学选拔机制,制定需求导向、协同培养、分层提升的复合型培养方案,实施不同知识生产部门与多学科教师协作参与的导师制度,建立基于多元学术评价机制的学位授予制度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进而稳固并提升日本的科技竞争力。在优化博士生培养目标、构建开放性的博士生培养机制、建立多维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法国博士生教育职业化改革以“博士生教育作为一种研究型职业经历”和“基于学术能力基础上的可迁移技能”为逻辑起点,在实践中采取注重博士生可迁移能力培养,构建博士生院的博士生职业化培训机制,加强博士生培养的计划与落实,促进博士生与企业双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等具体举措来推进博士生职业化改革。这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博士生培养模式、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启示:政府应加强博士生教育顶层战略规划及相应的政策引领与保障;博士生教育机构需重申博士生培养理念,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博士生要加强自身专业理论自信,提高可持续发展和可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遵从北欧国家“福利社会”模式下,挪威采取了引进新博士学位、建立博士生招生和培养制度、推动北欧区域合作、实现培养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创建博士生院、实施博士生培养经费激励政策以及先进水平项目等博士生教育改革措施,实现了博士生培养制度标准化、确立了博士生教育的资源战略地位、博士学位完成率提高、攻读博士学位时间缩短、博士留学生人数增长、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认可等改革成效。挪威博士生教育改革仍在继续,出现了关注博士生教育在传统优势行业学术研究影响力的提升、博士生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相结合、推进博士生教育数据一体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9.
再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张文修白永毅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能力的硬件部分,即创造方法论,或创造工程学,它是关于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二是创造能力的软件部分,即创造意识,或创造欲望,它是关于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方法论和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改革教育博士生培养模式的背景,阐述了学校基于新知识生产理论和混合课程理论,构建并实施的“杏坛名家工作站”教育博士生培养新模式,说明了该模式在提高教育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服务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期望能为深化教育博士生培养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建构专业学位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博士生的招生培养现状,比较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并就博士生的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探索了推进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创新,以及保障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创造学"教学为切入点,对高等学校创造教育教学体系和创造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是对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新时期高等教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中的重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青年教师四个层次的创造教育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创造实践的支撑体系,指导学生的课外科研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教师创造教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与创新:法,英,德,美博士生培养模式演变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演变考察法、英、德、美四国的博士生教育,并对影响各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因素、各国博士生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就法、英、德、美四国博士生教育对中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启示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博士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形势下,如何培养并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博士生创新能力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一批拔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使我国博士生教育尽快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保持博士生教育本色、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大、效果不够明显。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创新能力是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什么是博士生教育质量,如何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的  相似文献   

16.
博士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获取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博士生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高度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首先探讨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然后分析国内现有博士生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依托国际合作的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美德三国博士生(医学科研型)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现行的宝塔形教育结构中,博士生教育处于最顶端,是向国家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保证。作者拟通过中国与美、德两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比较,了解这两个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借鉴他们经验,构建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博士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博士生培养内容是确保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对中关博士生培养内容的比较与分析,为我国博士生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博士生培养模式对保障博士生教育质量、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自中世纪开始,英国便以“精英式”高等教育享誉全球。然而,英国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滞后于大多数欧美国家,精致的“学徒制”被当作博士生培养的主要模式。随着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内部诉求与外部问责,英国政府逐步意识到传统“学徒制”模式不再适用新时代博士生培养,开始积极探索新型博士生培养模式。目前,英国政府、大学、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形成博士生培养共同体。一方面,英国依托完备的政策制度、成熟的组织体系与充足的资金保障,搭建起稳固坚实的博士生育人“场”;另一方面,英国通过贯通型协同培养、高精度课程整合、导师共享型指导与交往参与式活动,营造了动态灵活的博士生培养“景”。可以说,英国初步构建了助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场景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不断造就大批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博士生是我国新世纪高层次人才 ,其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下面谈谈我们培养博士生工作的一些体会。一、博士生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途径面临新世纪综合国力的部分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博士生不仅在学习期间及毕业时应有优秀的成绩及成果 ,更重要的是应在取得学位后能主动顺应时代、社会和形势的要求 ,能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因此 ,对博士生还应具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应具有再学习能力 ,即善于汲取新知识、学习新本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