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是信用风险量化管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新协议在衡量信用风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监管框架,其中的重点就是内部评级法的提出。然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无论从经验上还是技术上都比较落后,距离新协议的IRB法的要求也尚有较大距离。要实现尽快建立符合新协议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这一目标,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基于IRB法的框架建设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诞生,对全球金融业风险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风险的定义从原协议的单纯的信用风险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对于原协议还没彻底完成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关于银行风险分类与测度的阐述,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如何通过强化风险管理来逐步适应并最终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巴塞尔新协议中信用风险条款以及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作了介绍,尤其对其中的内部评级法进行分析,并就我国银行业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最后指出新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评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金融与经济活动中,信用缺失已成为困扰和制约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信用关系的扭曲和信用体系的混乱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极大的信用风险.本文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出发,分析中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之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如何有效地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本文在研究现有商业银行、资信评估机构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构建了这套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杨子刚 《华章》2007,(10):10-10
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下,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决定了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又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因此,如何利用新型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研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信用风险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正式实施,对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度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本文对商业银行中常用的信用风险模型—Credit Metrics和KMV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并针对两种模型各自特点给出了在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着手,探析改进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资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成长具有约束作用,决定了资本管理在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我国银行业2006年底已开始全面开放,要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的银行业也必须遵守国际银行业的"游戏规则",特别是按照公认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管理原则和标准方法来进行经营管理.新巴塞尔协议下有关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规则对我国银行业无疑将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并阐述了商业银行资本金充足性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新巴塞尔协议有关此方面内容的要求与特点,并针对目前在我国推行新巴塞尔协议存在的问题与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中多目标决策的复杂性,建立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风险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为评判准则,提出了一种评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新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内部评级法的要求,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努力做好系统设计的建设,分析了非零售客户评级系统的设计思路,并按照软件工程原则,用现代软件技术设计了系统逻辑架构。最后探讨了IRBS系统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指出,操作风险正上升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首要风险,因此操作风险的控制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长期战略,内部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管理行为,二者必然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基于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翔实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结构方程分析中的全模型验证方法,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活动、操作风险控制活动所组成的运作系统进行微观传导机制上的经验性解析,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操作风险的控制能力、改善内部控制的效率及深入挖掘信息化建设的潜力等前沿性管理行为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业银行所面对的金融风险 ,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也包含来自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非对称性 ,银行资产规模的大而不强 ,持续的低效运行弱化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按照国际上的统一规则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是商业银行进行经营风险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经济资本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是虚拟的、与商业银行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颁布与实施,使经济资本概念开始全面引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西方国家,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跨国商业银行已经全面推行经济资本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也已经引入了经济资本管理,但各个银行情况不平衡,大多停留在理念引入的状态。我国商业银行要以经济资本为核心,完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5.
巴塞尔委员会第三次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收集项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与生俱来的风险,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操作风险已经成为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外部监管和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08年的LDCE项目(损失数据收集练习)是由巴塞尔委员会下属的标准实施组操作风险小组组织进行的,17个国家的121家银行参与了此次项目。本文对巴塞尔委员会2008年LDCE项目的参与机构、损失事件次数和损失金额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本文以风险管理之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问题,完整地剖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容及其产生原因,并从信贷风险预测的路径入手,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对策,这对探索中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0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该改革方案主要涉及最低资本要求水平和过渡期安排。着重确保了一级资本金比率,以应对金融风险。本文重点分析《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得出其对全球商业银行的影响,据此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巴塞尔协议》实施至今已近5年,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仍不容乐观。本文从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中的欺诈问题入手,通过对2000年至今发生的部分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总结出内部欺诈与外部欺诈事件的发生成因,认为可通过完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架构、打造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的措施来提高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