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与同时代及其前代诗人的创作相比,杜甫的口号诗的基本特点是:将时事打入创作当中,拓宽了口号诗题材领域,提高了口号诗的诗品,且数量多,多七绝。这些创作特色既与时代创作风尚有关,也体现了诗人自觉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2.
曹植是建安赋坛的代表人物,他以诗法入赋,丰富了赋的表现手法,解放了赋的题材,标志着抒情小赋的成熟。在动物赋中,将诗主抒情与赋主体物的特点融合在一起,使得赋体重获生机,为六朝赋的繁荣开拓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汉人以《诗》观赋,以《诗》论赋,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此一历史阶段之经学化了的《诗》学观,从汉赋中的一批引《诗》资料看,很多是藉称《诗》以宣讲儒道,张扬经学,但却有一部分则重在援引古诗原有的蕴义和诗文本身,或援用诗典,或化用诗意,或引用诗句,客观上已经具有了文学借鉴的意义,《诗》三百一经流传,就不断产生双向的影响,既是政治的,经学的,也是诗学的,文学的,汉人以《诗》观斌与引《诗》入赋,又于此提供了新的例证。  相似文献   

4.
杜甫善用虚词,他不仅一般地使用,还超越语法常规,使虚词成为诗之眼目,从而取得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杜诗以虚词为眼,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超过同时代诗人,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诗人极具个性的艺术特征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汉人以《诗》观赋、以《诗》论赋 ,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此一历史阶段之经学化了的《诗》学观。从汉赋中的一批引《诗》资料看 ,很多是藉称《诗》以宣讲儒道、张扬经学 ,但却有一部分则重在援引古诗原有的蕴义和诗文本身 ,或援用诗典 ,或化用诗意 ,或引用诗句 ,客观上已经具有了文学借鉴的意义。《诗》三百一经流传 ,就不断产生双向的影响 :既是政治的、经学的 ,也是诗学的、文学的 ;汉人以《诗》观赋与引《诗》入赋 ,又于此提供了新的例证。  相似文献   

6.
杜甫诗中数字不仅是他"诗史"的构建材料,而且是他"诗史"的重要支撑。杜甫的数字入诗,从时空的组合反映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有独特的修辞作用,是其诗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杜甫的草堂诗中很多描写到了饮酒,尤其在公元761年春天创作的诗歌作品中,饮酒诗大量出现。本文试从诗人心理、生活环境、交游情况、邻里关系四个方面分析饮酒诗于此时集中创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钟嵘为衡裁古今诗人之品第,采取“以赋诠诗”的方法,首先“以赋尊诗”,提高诗体的格调,然后在品举之中体现出了“以赋衡诗”的倾向,注重用赋法观照诗歌,并进而做出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杜甫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他在草堂时期创作的诗歌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文章试图对杜甫草堂诗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小结,以期为广大学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供参阅资料,从而便于建立学术增长点,更系统、准确地把握其人其作。  相似文献   

10.
闲适诗是指具有悠闲安适心理和审美特征的诗歌。通过对杜甫闲适诗的初步探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杜甫个人思想和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前人创作对其写作的影响,介绍了杜甫闲适诗的创作背景,从而为杜甫诗歌和闲适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坚强、乐观地面对现实本是杜甫人格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安史乱后唐王朝的风雨飘摇,万般无奈的杜甫只能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几乎都打发在巴蜀一带。随之而来的贫病、饥苦、流离以有寄人篱下的勉强过活使本非悲观主义的杜甫时常在诗歌中流露出悲苦的一面。夔州是杜甫离川东下潇湘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的一年零九个月,垂老的诗人唱出了自己生命最后的挽歌:思乡恋归、忆昔怀旧,苦心经营的夔州山水景物诗,还有部分作品中流露的希求栖身佛教的念头,都显示了经历太多磨难的杜甫在垂老之年沈厚的孤独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自传诗是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生动展示。杜甫在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时,始终与对亲人的深切关怀交结在一起;儒家“仁”的思想使杜甫把这种爱推向广大百姓,从而使他的自传诗具有一种“诗史”的性质;儒家的入世精神也激励着杜甫去建功立业,他的自我评价是以历代名臣自期,且对自己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13.
杜诗"高、大、深"艺术境界由语义蕴涵造成,其构建语义蕴涵方式有:利用词语多义性,形成"复义";取配对词语之一,构成相关联想;中断语流,形成语义蕴涵;锤炼语句结构,或使某些词语不定位,或使词语组合超常化;描写反常事象,透露言外之意;运用辞格,蕴涵语义。  相似文献   

14.
杜甫诗中的副词词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构词能力的不平衡性。附加构词法在杜甫时代乃至整个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是一种重要的副词复音化手段,曾经产生了一大批附加式副词,但只有一小部分保存到现代汉语里。对古汉语附加式副词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从两个方面对杜诗的用典艺术进行分析。一是类型分析,从典故与现实的关系分,有肯定性典故和否定性典故两种;从典故所影响的范围分,有整体性典故和局部性典故两种;从典故的来源分,有事典和语典两种。二是现实意义分析,借典故,讽刺当时时政;借典故,抒写自己情怀;借典故,评价他人功绩;借典故,以有效地避免潜在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了杜诗“描述性形容词置于句首”与“南迁近体诗”两个小题目进行思考。笔者认为“描述性形容词置于句首”是杜甫语言运用的一大创造,它突现了人们“感觉优先”的原则.它变动了常规语法结构;而“南迁近体诗”在组诗章法结构的缜密严整,强化诗歌的抒情性,以及遣词造句的壮丽和音韵节奏的抑扬亢堕等方面都堪称杰作。  相似文献   

17.
杜甫的形象不只是忧愤深广,也有喜悦的一面.杜诗言喜者,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为国而喜;为民而喜;因家人而喜;因友人而喜;因生活而喜.杜甫的"言喜诗"常常是悲喜交集,喜忧参半,反映出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诗在记录社会时代风云的同时,还时时反观自我、抒发自己的情怀,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从杜诗中可以看到青年杜甫的豪情壮志和老年杜甫的多病凄苦,读到他的理想、他的忧患以及他无可奈何的隐痛。可以说,杜诗不仅是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诗史”,也是一部表现诗人自我心路历程的“心史”。  相似文献   

19.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的思想笔触记录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辛酸苦难,从而显示出他的诗歌作为"诗史"的特殊的审美价值。同时,杜甫也写了为数不少的山水诗,透过杜甫山水诗那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借助文学和美学的双重视野,我们可以尝试去探索和体会深藏其后的诗人那丰富多彩的心灵境界。  相似文献   

20.
赵子栎是北宋的一个杜诗学者 ,曾编过《杜工部草堂诗年谱》。关于他是否注杜 ,历代均无文献记载。但南宋蔡梦弼的《草堂诗笺》却引有赵子栎注 1 9条。我们通过认真地比对、辨析 ,发现所有的“赵子栎注”均为北宋另一著名杜诗学者赵次公的注。清人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所引“赵子栎注” ,乃从蔡本转引 ,故亦不足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