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形式虽然有订单式、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引厂入校等多种形式,但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企业积极性不高、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难以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工学结合.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企业和学校等多个层面,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工学结合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然而在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中,目前人们主要聚焦在校企合作机制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宏观管理层面。事实上,在中观和  相似文献   

3.
针对如何建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问题,本文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各种政策制度和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是指导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作者对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单轨制和美国普通教育制度中典型的工学结合方式进行了描述、比较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需要在制度层面对工学结合进行理解和改革,不同结合模式和市场经济有着不同的关系,工学结合的模式和学科专业的性质有着极大的关联性。这是我们在推进工学结合,制定工学结合政策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从愿望到制度、从制度到行动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各职业院校应在工学互动中实施全面的学业促进行动,重视工学结合实践中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从基础层面、实践层面促进半工半读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工学结合的内涵与现状,结合工作实际与课题研究,从企业资源和高职院校自身资源两个层面,就高职院校多层次、全方位挖掘工学结合教育资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陈丽 《宁夏教育》2014,(8):22-2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以市场和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建立高职工学结合教育体系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建立工学结合约束和管理机制、拓展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三个层面提出构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对策,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是涉及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建设的系统工程,必须整体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实施,将工学结合渗透到教学实施、管理、改革的各个层面,才能收到显著成效,真正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核心概念及"天津模式"的本质特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被提到国家政策、制度层面,相关文件多次提及。温总理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写入:"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上述要求和任务,《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学校和企业三个层次分析并提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思路,以及适合我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方法和建议,力图为我国职教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总结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为了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实施“双证书”制及与中职、高中的较好衔接,提出了高职院校在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学院管理层面要做的工作和系级操作层面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属性。学习领域课程是实现微观层面上工学结合的最好载体。从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构建和教学实施探析工学结合属性,深刻理解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内涵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2.
工学四合:工学结合的深化与系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模式"判断的基础上,介绍了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四合"的理念与实践,即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认为该模式是职业学校层面工学结合模式的深化和系统化,对于指导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由于制度层面的原因,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要创新思路,在深刻理解"工学结合"内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工学结合"的路径.文章从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一种育人模式,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就《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而言,课程改革应当结合实际,坚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完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重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明显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障碍,本文从政府、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学生四个层面阐述工学结合实践中出现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学科型大学的基本属性.学习领域课程是实现微观层面上工学结合的最好载体.本文从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构建和教学实施探析工学结合属性,深刻理解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内涵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微观层面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探索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要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层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在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抓手,紧扣地方经济和产业、行业发展的脉搏,实现了校企的深度融合,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多方联动、全位合作,深度融合"的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9.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认识不到位和实践层面遇到的问题,阐述了工学结合的内涵和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意义。结合近年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上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以人才需求调研为依据,整体设计专业教学标准;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结构;创设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在完成任务中完成学习;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工学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模式的理念与实践偏差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存在理论和实践偏差,总结国内外经验,可以从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来完善现有的"工学结合"体制。政府层面,应提供宏观的政策支持;学校层面,应进行相应的教学与管理改革;企业层面,应参与到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的组织与信息平台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