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长,"2015年,在生源排名前15的来源国中,除了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五个国家,其他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①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的进展与经验表明,"一带一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建成。未来"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将极大考验中国对外战略的定力与耐力。这就像是一场新时代下中国与世界互动合作的马拉松,怎么把握跑的节奏感,如何应对沿路的各种内外困扰,首先取决于我们对这场超长距离跑的预期。由此,笔者尝试分析"一带一路"五年来中央决策设计与中外合作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加强对外交流、增强国力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于大学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且"一带一路"战略下,大学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可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相关概念出发,主要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意义,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与坚定文化自信的耦合协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将基于对"一带一路"倡议与坚定文化自信相互作用内容的分析,梳理"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理念、文化品牌、平台支撑与创新性继承和发扬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文化、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三方面的耦合关系,最后,从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支撑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二者耦合关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2 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期间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发展策略。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进一步强调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一带一路"为全球不同民族国家间的经济交流提供了契机,同时对于我国在新时期的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建构丰富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回望历史,早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文化的传播就为我国树立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作为横跨欧亚的世界大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认知、态度举措对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途经的中亚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因此,全面了解俄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模式,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情况、塑造逻辑,也可为优化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有益借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卫星社)成立于2014年,旗下拥有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国际共识,凝聚了全球智慧,彰显了国际影响力,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一带一路"既是经贸自由之路,也是文化交融之路。广播影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正发挥文化载体的独特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强大的文化力量推进民心相通,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和中国外交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极大的机遇和冲击,也将给国内不同省份和地区对外传播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一带一路"战略展示了伴随中国崛起的中国外交的大国雄心和高度自信。优势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战略,积极研判筹划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一战略。去年年底,重庆正式出台《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意见将重庆定位如下: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科学出版社2017年7月17日出版该书聚焦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维度,包括中国政府的目标和政策、丝绸之路沿线中外企业的战略、中国和北欧-波罗的海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欧亚大陆桥和物流、新丝绸之路对中亚经济的影响、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资金支持的新机构、新丝绸之路沿线的跨文化挑战和中外合资企业;评估了该倡议对如下经济领域的直接影响: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要,是为了更好地走向世界而提出的一项惠及全球的伟大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各异,我国为了将自身发展经验与更多国家共同分享,带动沿线各国共同发展,需要加强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关系,加强同沿线各国不同民族间的人文交流,构建文化生态,以此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以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为标志,国家软实力有了新的促进工具和抓手。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多名外国留学人员在中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校学习。~①2019年,中国入境旅游1.4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②这些都显示了当今中国在全球的巨大吸引力。留学生与国际游客是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传播的桥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探讨与考察"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成效,显得尤为重要。自美国学者约瑟夫·奈20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概念至今,经过大批学者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汉语热"持续升温。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汉语与"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关系,并结合"字说中国节传文脉""一带一路年度汉字"等具体的汉语传播案例探析"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汉语的创新传播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是中国面对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这一战略方针中,中华文化的传播占有独特地位,也是"一带一路"开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让熠熠生辉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如何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我们当前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将分析与探究"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的中华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巴基斯坦是中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和重要邻国,在中国外交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巩固和深化中巴友谊对中国和平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深入推进,中巴两国合作水平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但相对于两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高水平合作,两国在传媒领域的合作还相对滞后,与两国关系总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长期以来,在中国对巴传播问题上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中巴关系很铁无需  相似文献   

15.
正英国赫斯特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该书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这个时代最雄心勃勃的地缘政治战略,将有助于中国重塑世界经济,并使北京成为新的全球化中心。这一倡议将影响全球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航运到农业,从数字经济到旅游,从政治到文化。本书介绍了"一带一路"目前取得的成就,解析了"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6.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倡议,当年秋季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后来的学者将之称为"一带一路"。2014年,当时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在两国最高元首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实现顺利对接。由此完成了哈中两国战略合作的顶层设计,开启了哈中两国全面合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正尝试用战略传播来助推时代大势。广告、公共关系和传统的宣传技巧近来在中国政府发起的对外传播活动中被整合运用,形成对外的集中性战略传播活动。2015年9月下旬以来,中国以广告片形式,向世界发出共同发展和倡议"一带一路"的强音,向世界表明了中国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决心与信心。这是自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以国家全局视角对四川和成都对外开放提出明确要求,指示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近年来,成都抢抓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成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都市委外宣办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策划实施的"熊猫小记者"全球追访"一带一路"大型公益新闻接力行动,有效推进成都与"一带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该战略在赢得不少国外媒体高度赞誉的同时,也招致了不少误解和质疑。那么,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对外传播中,消除国际误解,寻求国际共识?本文在全面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面临的国际舆论形势和话语困境的基础上,对影响对外传播的制约因素及提升对外宣传实效性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构建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对外话语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外书情     
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18年3月出版作者邹磊(Zou Lei)是上海市委党校讲师,目前已出版了多部解读"一带一路"倡议的图书,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等,并主持了多项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课题,还承担中央电视台多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的撰稿工作。该书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