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道德经》视野下分析哈代短篇小说《西波利村探险记》中蕴含的老子教育思想,探讨哈代与老子共同的有关世人修身养德的教育思想。研究发现,哈代在小说中塑造了主人公斯蒂夫在探险过程中成长为"唯道是从"的英雄人物,并将"与道同德"的圣人形象具体化为人物"失败者",以体现圣人对世人的引导作用。哈代在这部儿童小说中所表达的道德教育寓意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
正《道德经》是道家学派和道教的经典,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道"虽不仅限于道家,却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整个哲学系统都是随着"道"而展开的。本文借鉴观念史研究方法,考察"道"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接受流变,以此为个案剖析国学话语海外传播的途径与效果。一、God/Creator——基督教神学的借体重生《道德经》初入英语世界之际,由于语言的隔阂和传  相似文献   

3.
老子《道德经》中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很少,其中的"音声相和"可认为是老子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音乐观。史学界和音乐学界对"‘音声相和’即强调音乐是和谐与审美的高度统一"这一观点是基本认同的,但对"音""声"的概念及"和"的方式各有说辞、见仁见智。要想了解老子的音乐观,首先要摆脱惯常的逻辑和推理,对《道德经》进行系统研读,如此方能解读其真义。从"音声相和"一词逆推出预设结论,再以儒家孔子音乐观之相互比较,得出老子音乐观所具有的高度哲学内涵及对当下音乐发展的意向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段俊平 《职业圈》2014,(10):2-2
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被大多中国人所熟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都有正反两个属性,看待一个事物要辩证地看它的正反两面,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一部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大成,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反复揭示了两种对立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甄海娟 《文化学刊》2022,(12):175-178
《道德经》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而在这部著作当中,老子将自己的“得失观”划分为辩证存在的关系,认为“得”与“失”既是对立的,又存在相互依存、制衡的关系。在老子看来,人生在世的“得”与“失”并不是绝对的,而如何看待一时的“得失”,关键在于人的“心态”。他也尝试通过疏导和引领,帮助人们摆脱内心短暂的困惑,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用平和的眼光看待“得失”。老子《道德经》中表现出的“得失观”不仅在当时具备超前性,即使是在辗转千年的现代,对于人们也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老子《道德经》中的“得失观”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当代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详细分析了《道德经》中“得失观”对当代人的启示,旨在从思想和心态上帮助当代人解开疑惑,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6.
老子思想中的“一二三”理论贯穿整部《道德经》,其各个成分是抽象难懂的。电影《大闹天宫》提供了语用意义平台,在故事叙述、视觉刺激、言语分析和感情共鸣方面展开对老子的一二三理论的体验认知,从而肯定《大闹天宫》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7.
《老子》也叫《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却包括了自然哲学、人生哲学、宇宙论、人生论、认识论、养生论,政治论、军事论等深广的内容。是两千多年来注家最多、解说不一,争论最多的古典名著。也是世界上各种文字翻译最多的中国书籍。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中,注家之多,首推《老子》。元朝大德乙已年(公元1305年),天师张与才在杜道坚《道德经原旨》序中说:“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家”。这个数字今天已难确考。明代焦竑《老子翼、附录》中记载了唐代杜光庭笺注《老子》六十余家的书名。宋代董(卜回辶)作《广川藏书志》,发现十四种注本不著录于新旧唐书艺文志。他指出:“志所著录犹有未尽,惜乎名存而书亡者,十盖八,九也!”历史上见于著录的注本在宋代已十有八、九散失。而未曾著录却早已亡佚的又不知有多少。保守一些估计,古代注解《老子》的至少一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道德经》的剖析,力图阐释老子所宗尚的"道"实乃"自然之道",或者说一定程度上二者确有同一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老子"自然之道"美学内涵的三个主要特征:以烘云托月的反衬手法揭示"道体"所推崇的"真";以正反两种态度强调与"大道""规律"同一即为"善",反之即为"恶";通过倡导"朴""拙""啬"等观念,突显其反对人为矫饰、扭捏造作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屈原《离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道德经》)  相似文献   

10.
宋欣 《职业圈》2013,(25):105-105
老子《道德经》,只有五千字,却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它被道教尊为该教的最高宝典,也是历代的思想家、理论家眼中的圣典之一,就是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哲学界,奉为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第一部系统、科学的哲学圣典。这充分说明《道德经》这部经典自身的价值与魅力。  相似文献   

11.
正"贫而无谄",语出《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关于"贱而有耻",古人亦多有论及。如:"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辱,莫大于不耻"(《文中子·关朗》);"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贾谊《新语·本行》);云云。将"贫而无谄"与"贱而有耻"合语"贫而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第一章的"无"奥妙无穷。老子的一些名词和概念都有实在的指向,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抽象到抽象,陷入到神秘的迷雾中。一个概念或思想有了真实的所指后,它才会有意义和价值。追问的是永恒,指向的是无,说的是无中生有,有、无之玄同为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13.
西出函谷关     
公元前478年,一位白发老人骑着一头青牛孤独地从鹿邑向西行进,他就是老子。身后是沦陷了的故国,楚国军队正在陈国土地上耀武扬威。脚下是危机四伏的中原大地,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即将来临。为避乱世,93岁的老人颠沛流离,这是时代的悲剧。但因此而留下5000言《道德经》,却是接受老子思想遗产的后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远超从前,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从前的但求温饱的年代早已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和对养生的高度重视。养,即保养、调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之意。中医养生的方式有许多,其中不乏坚持运动、食疗养生、针灸理疗、中药调理,等等。但究其根源,万病皆由心生,因此养生必先养心。老子《道德经》中蕴藏了丰富的养生思想,指出要在顺应自然的同时尊重规律,要学会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等。本文将对《道德经》中涉及养生观的部分作简要分析,以求从圣人老子的典籍中收获一二。  相似文献   

15.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短短五千字,却意蕴深厚,涵盖丰富的伦理思想:道法自然的自然之道;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少私寡欲的修身之道。于自然层面,倡导尊重自然、按需消费;于国家层面,讴歌无为而治,提高执政能力;于个人层面,劝诫少私寡欲,常省自身。深刻理解老子的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悦读     
《职业圈》2010,(34):96-96
老子《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创业之道将如何演绎?创业必须的八大板块,你最欠缺哪块?商机在哪里?怎样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网?怎样获得启动资金?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如何让新生的企业避免失败的厄运?  相似文献   

17.
叶建华 《职业圈》2010,(13):54-55
老子作为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领域的一座丰碑。《道德经》道尽了自然、人生、政治、军事、经济的真谛。尤其是他的“无为而治”思想,2000多年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甚至含垢蒙尘。今天的炎黄子孙不仅要给“无为而治”思想正本清源,而且应当弘扬光大,让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升华为“无为效应”,使其造福华夏,福泽寰宇。  相似文献   

18.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开宗明义:"治大国,若烹小鲜。"古往今来,对这句话的理解五花八门,见仁见智。其中比较具代表性的解释有:治理国家要像煮小鱼一样,得把握好火候,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要轻易翻搅(不折腾),要无为,等等。掩卷深思:大道果真至简至易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大国和小鲜之间究竟有何相似性呢?民以食为天。小鲜,作为食的代表,若大国,也自有其  相似文献   

19.
老子作为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领域的一座丰碑.<道德经>道尽了自然、人生、政治、军事、经济的真谛.尤其是他的"无为而治"思想,2000多年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甚至含垢蒙尘.今天的炎黄子孙不仅要给"无为而治"思想正本清源,而且应当弘扬光大,让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升华为"无为效应",使其造福华夏,福泽寰宇.  相似文献   

20.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关于“梦”与“觉”之层层推阐的精采辩说,而后紧接着便指出:“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所谓“吊诡”者,异常之思辩,其竟暖昧玄奥,非具特殊智慧者不能索解,而如此之智慧,《庄子》显然承自《老子》,在这个意义上,《老子》实可谓“吊诡”之本源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向来被视为玄妙无穷的哲学思维,在未经后人再阐的《老子》那里,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换言之,当人们习惯于用来自兵家的诡道诡术来分析《老子》之特殊的辩证思维时,或者,当人们习惯于用道家无为之旨去界定《老子》之特殊的观念体系时,能否真正把握其固有的哲学真谛呢?我看,未必。于是,就有一个重新认识《老子》哲学的课题。尽管对《老子》的研究已在世人的思想认识中形成了厚厚的积淀层,但重新开始的工作依然十分必要,甚至不妨这样说,正因为积淀层太厚,所以更需要穿透学术史而直探《老子》之本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