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传》虽为《春秋》三传之一,然最初各自成书,未尝求附于经。自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明言“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亦以官学加持,经传合并定为一尊,以为皆为编年之体,《左传》记事之连珠贯串,遂不可得而见。《左传》征引《诗》《书》《易》《礼》,无所不备,事详始末,自成首尾。学者欲穷究《左传》叙事体例,必当原始要终,求其本末。故自宋以来,学者仿效袁枢纪事本末体,依事类排比连贯,凸显事件的发展脉络,使端绪分明。如宋章冲《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马《左传事纬》等,均为其中较著者。本文欲从《左传》与纪事本末体二者,探究其发展转变之关系;并从文本变化的角度,分析《左传》与纪事本末体的《左传》,彼此之间承袭或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对于春秋时期息夫人的事迹,《左传》《吕氏春秋》《列女传》中有三种不同的记载。其中,《左传》的记载较为符合历史原貌,《吕氏春秋》中的相关片断属于传闻异辞,《列女传》中的论述则是经学话语背景下的产物。依照《左传》所载,息夫人被虏入楚,与楚王共育二子却始终"未言"。后世的阐释者对于"未言"二字给出了各种解释,从而建构起了各自不同的叙事文本,息夫人的形象也有所差别。历代歌咏息夫人的诗歌,虽然大多都基于《左传》,但诗人也表现出同情、谴责、嘲讽三种不同的主观态度。  相似文献   

3.
《国语》和《左传》两部作品都大量地引用了《诗经》的文字,两书的用《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霸道和王道思维的差异。根据《左传》,《诗经》引用必须要符合本意,即赋诗必类;但礼崩乐坏以后,出现了断章取义,随意使用的情形,一般以为这是赋诗断章的开始。根据《国语》,赋诗一开始就有断章引用情况存在。通过对《国语》和《左传》引用《诗经》进行比较发现,《国语》用的是晋国版本,而《左传》用的是鲁国版本,二者和今本《诗经》皆有一些差别。《国语》以晋国为中心,记载了天子治国和曾经称霸过的诸侯国的相关语说,代表了霸道时代人们的历史文化态度,和《左传》的王道思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左传》不仅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优秀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郑庄公是《左传》中的重要人物,本文结合《左传》中对郑庄公的相关叙述,以政治家的角度为切入点,对郑庄公的这一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穷尽式排比分析了《左传》等古籍中的岁星纪事材料,在发现岁星纪事实测位和记载位不相吻合的“岁星纪事之谜”之后,大胆假设,作出五级逻辑推理,得出《左传》等岁星纪事记载位系由未识岁星超辰之战国时人以前365年为标准的元始甲寅年推步嵌入,《左传》恐成书于前340至350年前后的结论。洪诚曾撰文揭示出新城的重大错误,可惜未能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洪先生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新城错误产生的逻辑机理,对新城岁星周期误差的论证起点和三项逻辑预设均进行了驳斥;并对由岁星纪事推证《左传》等著作年代,乃至由天文星象论证古籍成书年代方法之可信度作出了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6.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叙及周武王克商之事,引用了部分诗句,有“其卒章”“其三”和“其六”。荆州王家嘴楚简《诗经》中有“其二”“其三”等分章的标注,据此,《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引诗中的“其三”和“其六”亦应是《武》篇的分章标示。类似王家嘴楚简《诗经》中有分章标示的抄本,至迟在春秋中期楚庄王时就已在楚地开始流传。  相似文献   

7.
刘师培继承承家学,治《春秋左氏传》,颇有家法。但刘师培没有续成家族《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的编纂工作,而董理汉儒旧注而成的《春秋古经旧注疏证》,偏离了家学传统;刘师培在家学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左传学礼、事、义三大课题,分别是对家学的传承、拓新与偏离;刘师培对《左传》义例的研究,尤其偏离了家学中不杂今文学说的根本宗旨。刘师培对家学传统的承继与偏离,反映了晚清古文经学对乾嘉传统古文经学的深化与变革。  相似文献   

8.
《西厢记》是元代杂剧的瑰宝,王实甫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塑造了几个情感饱满、极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使《西厢记》充满了感情色彩和矛盾冲突。本文试对该剧中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块瑰宝,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里,芳官作为一个小人物,却焕发着不一样的光彩。芳官为十二女伶之一,于戏曲表演时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芳官的人物形象和芳官扮演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芳官在戏曲中扮演的人物切入来描绘芳官的人物轮廓,可以让芳官的人物形象更为具体,也可在了解芳官的过程中更加明白《红楼梦》一书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虞舜是孟子非常推崇的一位上古圣王。孟子将虞舜塑造为一位躬行孝道的"百世之师"。《孟子》中的虞舜行孝的故事根源于《尚书》的《尧典》、《舜典》等篇章,但并非完全忠实于历史文献,而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文学演绎。在虞舜形象文学化的过程中,孟子提出了自己的道德伦理主张,并成功地塑造出舜和其弟象这两位经典的正反面角色。在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孟子借用历史经典事件和人物作为原型,使得故事内涵更为丰富,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并且在其中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山河故人》号称是贾樟柯最贴近观众的一部影片,在影片风格、情感表达、人物形象和主题呈现上,该片也与贾樟柯之前的影片有很大的不同。在人物形象上,影片中人物的身份、气质、命运等都呈现出与以往影片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是贾樟柯创作转型的艺术追求,也是其影片对时代变化的呼应。  相似文献   

12.
郑庄公作为《左传》中记载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国君,从古至今,人们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也正是庄公形象的复杂性吸引学者不断去讨论、去分析。本文对庄公作为君、臣、父、子、兄的多重身份进行探讨,以勾勒庄公的完整形象。  相似文献   

13.
张莉莉 《文化学刊》2022,(11):117-121
周代饮至礼内容丰富,包括告庙、饮至、策勋等一系列仪节程式,是古代重要礼制之一。学者对饮至礼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出发,包括传世文献、金文文献和清华简《耆夜》。传世文献主要以《诗经》《左传》为主;金文文献主要以方鼎、虢季子白盘和小盂鼎为主;清华简《耆夜》的披露为饮至礼研究提供重要依据,补充饮至礼施行细节。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有关饮至礼记载相互结合能够使我们清晰地了解饮至典礼的具体实施情况与周代礼乐制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多达97个,这些人物个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特别是主人公郭靖更是个性突出。本文将从郭靖的形象入手,具体分析文本塑造郭靖这一人物形象的手法,探究郭靖形象折射的内容及内涵,肯定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并思考其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镜子:假与真     
有关“镜子”的传统形式 小说《红楼梦》五个不同书名中的一个就叫做《风月宝鉴》。这种早就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镜子”是拆解《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首次提及铜镜的,是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左传》。书中既已提及,生活中想必早就有了。文学中的镜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意义,它既可让人认识自身也可认识他人,既可表现爱情也可表现死亡;它可以象征自我认识和自我欺骗,也可象征尘世和死后的另一世界。  相似文献   

16.
《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珠儿是学者讨论的一个热门人物。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珠儿这个形象的象征意义。本文梳理了珠儿这个人物形象的研究现状,发现多数学者都认为她是反衬邪恶的化身,是三位成年形象(海斯特、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沃斯)的救赎者,也代表了霍桑对清教主义的反叛与厌恶。但是,较少有人从"隐含作者"这个角度出发,分析霍桑在珠儿身上投射的理想追求,这为国内对《红字》人物形象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骆驼祥子》与《无名的裘德》,分别作为中国与英国著名的小说代表,以当时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借助艺术的笔法,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并对当时社会的婚姻观、价值观进行评判。这两部小说在社会选材以及人物刻画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对《骆驼祥子》与《无名的裘德》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期为今后的阅读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斯琴高娃,一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 字,一个在中国女演员中大家公认的最会演戏的一位。 高娃是蒙古语,译成汉语就是美丽的意思。这位内蒙古大草原的优秀女儿朴素无华而又旷达雍容,从《归心似箭》的刘玉贞、《骆驼祥子》的虎妞、《香魂女》的小店老板娘、《天国逆子》杀死丈夫的慈母、《党员二楞妈》中的二楞妈,到《大宅门》的白二奶奶、《康熙王朝》的孝庄皇后、《老人与狗》中追求幸福的叫花子,再到《绝对权力》中的反派女市长赵芬芳等等,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奠定了斯琴高娃作为中国影坛实力派佼佼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悲剧,是《诗学》探讨的核心,其中情节更是悲剧的关键所在。“突转”与“发现”是悲剧情节的重要手段,以此突出悲剧的人物形象和主题要旨。《俄狄浦斯王》是古代希腊悲剧的代表,《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悲剧的范本。该文通过诗学的视角分析《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的情节设计,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力图反映“突转”与“发现”对于悲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从正面接过由《金瓶梅》传来的通过一个家的腐败生活以揭露社会阴暗的传统,又从反面吸取了才子佳人派小说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公式化的教训。并且继承了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小说的注重塑造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注重人物语言个性化的传统,为文学创作的借鉴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值得探讨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