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苍凉美是张爱玲的悲剧意识在其小说文本中的审美表现。它是东方的,也是女性的。张爱玲在创作上强调文学作品要表现人生安稳的一面,她说:“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①。“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  相似文献   

2.
金顺淼 《文化学刊》2022,(6):219-222
在白居易留存下的近三千首诗歌中,“雪”意象共出现148次,在“雪”意象的运用中,最令人所熟知的便是借“雪”来营造闲适、孤寂、悲凉等意境,但其中也有不少暗含着对人生路途充满着艰难与险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促的哀叹,白居易诗歌中的“雪”意象,可以通过对当时诗人所处的生活背景的分析,来探究其不同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意境论中所谈到的"意境"存在于中国古代文论及美学核心范畴中,被称之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灵魂",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式文论语言。本文就以意境论为视角探讨了当下意象表现主义油画的各种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4.
该篇文章主要对"月""酒"这两种意象在苏轼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月""酒"这两类意象在苏轼词作当中应用的特点,立足于写作背景将其与苏轼本人思想情感相结合,从中体味苏轼对自然、社会乃至人生的思考和态度,尤其是苏轼旷达处世的情怀.通过对苏词中"月""酒"意象的解读,该文认为其几乎到了与苏轼本人的品行及人生态度相契...  相似文献   

5.
春分北来,秋分南去,燕子是与人同住的候鸟,专在有人居住屋梁上垒巢,给民居之家营造出一种安详平静的氛围。在中国历史上燕子与氏族历史、时令变化、家庭安居、家世兴衰多有联系,所以也常常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吟咏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文化意象是古诗词的基本文化艺术细胞,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通过对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古诗词深层次内涵,为此提出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解读。论述了文化意象在古诗词中存在的必然性,表述了古诗词文化意象的界定与种类,在此基础上从植物、动物、自然景象、地点、器物、时间6个方向出发对古诗词中文化意象进行解读,分析不同文化意象所表示的寓意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一从宋代以来层出不穷的诗话、词话,到今天举目可见的辞典、专书,我国的诗歌鉴赏可谓源远流长,蔚为大观,加之近十余年诗学专著的日渐其多,古典诗歌的研究和接受仿佛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然而透过这繁荣的表面,人们却不难看到它的不足和危机。我认为,在如许多的诗学研究中,少有将审美鉴赏和学术研究有机融合者,当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的确,像前辈学者闻一多、朱光潜,海外学人叶维廉、叶嘉莹那样富有韵致和学理的论著,在今天已然是凤毛麟角了。危机在于:有不少的文学专家和正在奔向专家之路的硕士、博士们,其艺术素养的贫乏和审美神经的麻木,已…  相似文献   

8.
英国18世纪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歌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主题鲜明,意象丰富,思想内涵深邃。在《伦敦》中,诗人运用多种意象,描写工业革命背景下伦敦黑暗的一面,揭示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凄惨、悲伤、绝望的画面。本文从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和色彩意象三个层面,赏析《伦敦》的意象特点及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融融 《文化学刊》2022,(9):208-211
影视片名不仅具有较强的导视作用,还是实现观众与异域文化有效交流的关键。在开展影视片名翻译工作时,翻译者除了要关注语言转换以外,还要重视文化意象的传递,旨在通过影视片名的翻译更好地适应目的语文化环境,并取得较好的影视文化传播效果。本文联系影视片名翻译需要遵循的原则,对影视片名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常见方法进行细致阐述,并尝试从文化意象补充、文化意象润饰、文化意象重构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影视片名翻译文化意象处理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龚柏茂 《职业圈》2007,(11):70-70
在设计素描中意象的表达,是形象的抽象再现,或是视觉形象的意象表达,也是从视觉感觉到知觉反映.它着重反映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设计素描不是简单的描摹对象,而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和意象表述.设计素描中的这种意象观有助于指导设计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龚柏茂 《职业圈》2007,(6S):70-70,72
在设计素描中意象的表达,是形象的抽象再现,或是视觉形象的意象表达,也是从视觉感觉到知觉反映。它着重反映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设计素描不是简单的描摹对象,而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和意象表述。设计素描中的这种意象观有助于指导设计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13.
魏晋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山水诗、山水题材的画作等,代表着山水审美意识在这一时期的觉醒,并促进山水意象的审美意蕴进一步发展,对后来山水审美活动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开辟了独立发展的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新里程。本文以诗歌为例,从魏晋文学走向审美之路谈起,阐述魏晋文学通过与山水对话,使山水景物走进了审美范畴,并对追求山水意象的审美意蕴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魏晋文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设计素描中意象的表达,是形象的抽象再现,或是视觉形象的意象表达,也是从视觉感觉到知觉反映。它着重反映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设计素描不是简单的描摹对象,而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和意象表述。设计素描中的这种意象观有助于指导设计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的小说以意象丰富著称,在她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金锁记》中,月亮作为审美意象反复出现,并与人物的内在情感世界产生种种关联。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从三十年前的月亮、下弦月、模糊缺月、明亮而狰狞的月等多种月亮形象分析《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运用,探究月亮意象在张爱玲笔下的承袭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五杜甫咏画诗 (包括咏书法诗 )计有 2 1首。咏物往往是咏有生命的“画”,咏画则是咏经过心灵过滤、选择和升华的物。物—画—诗之间 ,存在着审美的直接间接之异以及幻觉的双重性。画作为总体意象有它的特殊性 ,所画可能是一物 ,所画也可能是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画境可以是写实  相似文献   

17.
李煜身处唐末五代十国的大动乱时期,早期是南唐的国君,后期又成了北宋的阶下囚,身份的急遽转换使李煜的词作带有时代的烙印,更具独特性,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有价值的借鉴素材。创作者的作品往往都是创作者的内心表达。李煜的词也是如此,它深刻反映了李煜当时的内心情绪和时代背景,而这些又构成了词作中丰富的意象。在阅读李煜的词作时,我们不难看出,李煜孤独、悲凉的情感表达,且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发人深省。笔者结合个人多年所学知识,在文中重点分析了李煜词中意象与情感的关系,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早期的珠玉崇拜和水崇拜联系在一起。神话中的珠意象往往伴随出现水及水族动物 ,索珠、赠珠神话的神灵角色都是水神。早期的玉神话和水崇拜密不可分 ,玉和水的渊源极深 ,玉神话突出表现水的润物功能。早期珠玉神话沿着优美的方向发展 ,出现众多女性神灵。到了后来 ,珠玉出现阴阳之分 ,受到传统哲学的影响。神话中的珠玉意象往往寄托先民的长生之想 ,而珠玉作为美饰意象则是后来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松柏题材常见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其底蕴厚重,文化内容丰富,已经成为我国理想人格的符号。文本针对松柏题材与意象关联性,简要概述松柏题材在我国古代文字中作为意象的繁盛原因及发展过程,主要从墓地松柏题材、连理松柏题材、涧底松柏题材以及怪、老、枯、病松柏题材四个层面探析其与意象的关联性,旨在充分挖掘松柏题材的文化内蕴与比德内涵。  相似文献   

20.
自汉魏六朝始,"庭院"作为文学意象出现在了诗中,但作品并不多;至晚唐时期,受时代背景影响,"庭院"意象在诗中的运用多了起来。在五代词中"庭院"意象出现的频率则更高。一方面是花间词人写女性的闺阁生活,离不开"庭院"意象的运用;另一方面是南唐两位词人赋予了"庭院"意象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庭院"意象在词中形成的意境更为深远,且使词的题材更为广阔,为后世诗人、词人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