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对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本体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三个维度来重新审视我国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然方向的分析具体表现在:研究者身份应由"看客"向"局内人"转变;研究方法应由"纸上谈兵"向"身临其境"过渡;研究结果应由"无结局的结局"到可行方案的落实,从而实实在在地建构我们的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2.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积淀,西方课程领导理论于近20年间日趋成熟,涌现了创造性课程领导、革新型课程领导、分享式课程领导和批判型课程领导四大代表性理论体系。与1990年之前的研究相比较,西方课程领导研究的逻辑基础与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转向:哲学基础由"现代"向"后现代"转换,课程基础由"开发范式"向"理解范式"递嬗,领导学基础从"古典理论"向"现代理论"延展,呈现出一个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课程语境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开辟了反传统的理论视野,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根据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后现代课程观理论,试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后现代课程观指导下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5.
受教育研究的殖民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研究缺乏民族性和本土性,长期以来试图发现万千变化的教育问题背后的一般规律,构建教育的"大同"理论。后现代认识论的介入,使文化认识论开始翻转"党同伐异"的倾向:他者理论、关注他者世界、容忍差异,等等。在教育研究中则体现为注重研究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体验哲学主张体验式的探究,构建情境性的意义。然而我们也要警惕后现代认识论的缺陷,防止教育研究倒向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网络课程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后现代主义对教育领域影响的日益扩大,在西方课程研究领域出现了向后现代转向。文章首先介绍了后现代课程观,并借鉴其中一些观点从网络课程系统开放性、内容呈现形式和学习环境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网络课程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为新时代的课程研究指明了方向。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研究呈现出四大特征:即从“依附”走向“独立”:课程研究意识更加自觉;从“静态化”到“动态化”:课程研究主题日益丰富;从“单一”走向“多元”:课程研究方法呈现综合化态势;超越“现代”与“后现代”:课程研究范式更加多样。课程研究中也凸显一些问题:课程研究主体规模较小,研究队伍有待扩大;课程实践具体问题受关注程度低,研究成果应用性较差;课程研究以理论阐释为主,实证研究缺乏;囿于“以外比中”的传统,课程研究缺乏本土理论创新等问题。在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研究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未来课程研究的路向。  相似文献   

8.
在考察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内涵的基础上,就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关系,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意义,后现代课程研究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试图围绕并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勾勒课程研究的发展思迹,揭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变,最张普我国当前的课程理论研究提供借鉴或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4R理论是由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首次提出。多尔4R理论即"关联性"(Relation)、"丰富性"(Richness)、"严密性"(Rigor)、"回归性"(Recursion)。该理论对基于化学史的化学课程具有指导作用,既要注重整体思路的把握,又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贯通。让学生掌握必备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引导了解科学家的发现历程,丰富自身的化学思想;让教师对课程本身进行理解和深挖,探究新的化学教学模式,进而加强教师的文化维度和认知维度。采用基于4R理论的化学史教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课程观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引发了教育领域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和变革,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首先分析了现代课程观及其局限,其次从思想渊源、理论观点等方面对后现代课程观进行了多元解读,最后就后现代课程目的、叙事方法论、课程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1.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引发了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引起了当代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巨大变化,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课程观涉及的内容极广,本文仅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对其予以评析,提出若干疑问,并阐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热点。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后现代教育进行研究,包括教育目的、课程教学、研究范式,到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等。从研究主题看,涉及到教育多个不同领域;从研究向度看,可以划分为"解构"与"建设"维度;从研究目的看,重点在"改进"现代教育;从研究趋势看,相关研究并不会消亡且将深刻影响我国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13.
李进 《现代企业教育》2010,(24):183-185
随着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不断冲击,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也受到了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幼儿园从后现代课程理论中吸取精华,在课程评价改革上进行了反思与重构,并概括出了后现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特征:多元性、动态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课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云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1):103-105,109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促进了各个理论领域的变革,课程领域也不例外。在其影响下,出现了后现代课程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多尔在分析现代范式的基础上,以自组织为核心概念,形成了他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框架。与现有的课程理论相比,后现代课程观有五个特征:反对权威和去中心化;多元化和差异性;合作与交流;鼓励自我意识和创造性;强调平等关系。后现代课程观给我国的课程实践带来了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课程观向现代课程观的转变.体现出从学科结构理论向社会改革理论的走向.从知识中心向学生发展中心的演变.形成学科结构、社会改革、学生发展三大理论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给课程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后现代课程观的出现.为解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7.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引发了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引起了当代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巨大变化,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课程观涉及的内容极广,本文仅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对其予以评析,提出若干疑问,并阐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现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后现代主义及其课程观念被引入我国并被大多数人所了解、接受,从而进入主流课程研究领域。人们有的在为后现代课程观所倡导的理念感到欣喜和鼓舞,而对于现代课程观多持贬低态度;有的打着后现代的旗帜却行着现代观的实践。我们认为其对现代与后现代课程关系的认识都有所偏颇,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本文将从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现代与后现代课程的联系与区别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现有后现代课程观的研究成果,体现了目标向过程的转向、多尔课程观的实践价值及在课程要素中的体现。分析当下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课程的影响,对反思的再反思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展开对后现代课程观的反思,从基于课程开发过程的维度转向基于课程传播方式的维度,试图提出后现代课程观的新解,即新的学习方式,如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新的学习环境变革,如在线课程的来袭等;新的文化危机,如对“课程消费文化”的抵御等。  相似文献   

20.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指"跑道"。后现代课程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视角,从课程的本质、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到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关系以及课程评价诸方面,都需要我们重新追问课程的内涵,对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