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孩子教育放在第一位是正确、科学的,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建设者。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受教育的质量和程度,但家庭教育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表现出盲目、落后和不完整性等特征。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由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现实生活中主客观原因造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因此,对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研究极其重要。笔者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明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以及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缺失表现;其次,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最后,研究父母在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对策,从而强化父母的责任意识,建立起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2.
杨丽 《天中学刊》2007,22(6):139-140
父母的角色承担问题是家庭教育的根本,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角。别林斯基的家庭教育角色理论丰富了家庭教育理论,对于我国实现以人为本教育、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家庭教育贯穿于孩子生长生活的整个过程。父母作为孩子的表率和榜样,其一言一行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重对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父母言行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的相关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是我国法律对《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本土化表达。《家庭教育促进法》虽然在文本上未直接规定这一原则,但是其总纲中的第5条实质性体现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核心内容,由此限定了父母家庭教育权的行使。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的内容中,父母行使家庭教育权的方式是以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的形式呈现的,充分说明了父母的家庭教育权与家庭教育责任互为一体。基于此,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后,父母应当在依法行使家庭教育权的过程中,熟悉家庭教育责任并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不履行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做了多年的家庭教育工作,发现由于太敬业,以至于把关注点一直放在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忽视了父母与孩子是人,而不是机器这一事实。其实家庭教育不是父母对孩子的单一的关系,家庭教育的成功也不可能只是孩子的成功。成功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全家人的大丰收。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11个省级行政区的46所幼儿园选取近3000余名在园幼儿的父母为调查对象,通过"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对幼儿父母出生年代和独生状态对家庭教育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80后父母的家庭教育总体水平低于80前父母,80后非独生父母问题最大。学历层次、职业层次、收支状况和业余生活等处于劣势,可能是造成80后非独生父母家庭教育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最主要原因是家长的主观性教育和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成也父母,败也父母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学生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8.
浅释父母教育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健康发展。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父母的教育应成为家庭教育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一个儿童好像一块大理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6个雕塑家,第一个就是他们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无疑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当前,由于受升学、考试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子女的数学学习情况尤其受到父母的重视,进而数学家庭教育成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另辟蹊径,从父母在子女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出发,反映当前父母参与初中生数学家庭教育的现状。本次调查使用了修订的蔡金法(1999)开发的用于评估父母参与学生数学学习的“父母参与问卷(PIQ)”,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认知水平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妇联、村委会、家庭的协调配合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心理障碍家庭原因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长的主观性教育和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成也父母,败也父母"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学生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保护视阈下的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未成年人实现自身的权利,是父母应当履行的义务,这种义务随着孩子的出生而产生。并贯穿在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未成年人保护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漠视未成年人的权利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失误;唤醒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挖掘他们发展的潜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父母了解和认识儿童权利,转变观念、提高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能力,应当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孩子成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本文试图通过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和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幼儿家庭的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两国在家庭教育上的主要异同点。 一、家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比较 家庭教育的主体即教育者,主要是父母,客体主要是受教育者,即幼儿。中澳家庭教育的实践证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一般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而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作为新时期的家庭,父母应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应对。  相似文献   

15.
弗洛姆在其代表作《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了理想的家庭教育理念。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两种角色对孩子个性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个体的社会化都发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当前家庭教育领域出现了父母角色缺位、越位、错位的极端现象,严重阻碍了家庭教育的成效。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出发,借鉴于弗洛姆理想的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家庭教育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明确父母角色,实现优势互补;第二,父母双方要把握好爱的尺度;第三,完善父母人格,更好地担当教育之责。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7,(3)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称为"终身家庭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称为"学期家庭教育",古今中  相似文献   

17.
冉绍国 《考试周刊》2012,(7):188-188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审美情操等起着启蒙和培养作用。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由于大多数住校生一周才回家一次,与父母交流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父母更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健康,才能让孩子健康发展。可是有的父母完全依赖学校教育,这其实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早已不是仅仅局限在父母要管好自己的孩子这种单一的层面,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发展模式。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慧指出,现代家庭教育与传统家庭教育相比已经发生了五大转变。1.父母角色:从教育者到共同学习者的转变。从传统观念上看、父母是教育者,子女是受教育者。而现代家庭教育观念认为,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谁是教育者、谁是受教育者是在不断变化的。有的时候父母是教育者,有的时候子女是教育者,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形成互学互助的关系。2.亲子关系:从居高临下向平等民主的转变。传统的亲子观孩子只…  相似文献   

19.
官旭琼 《考试周刊》2009,(39):222-222
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幼儿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幼儿,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养育幼儿的过程,就是对幼儿启蒙教育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教育:从空间上来看,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其它教育所达不到的。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使家庭成为幼儿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许多年轻家长的重视。然而,要想使家庭教育卓有成效,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有些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虽然有失偏颇,但还是有些道理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将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个人认为应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公民。我曾在一所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现在教育出版社工作,还是一个七岁孩子的母亲,在本文中结合自身的经历谈几点家庭教育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