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通铁路沿线地区,国土资源十分丰富。集通铁路的兴建,为两侧沿线地区国土开发整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必将形成沿线地区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带动农业、畜牧业商品基地建设,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开发地带。通过时该区域的国土开发整治和生产力合理本局,可实现“两带一区”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荆江三角带:明日金三角──兼论长江中游开发战略彭攀,孙承浩,李海婴一近年来,长江流域的开放开发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上游地区也不甘落后。唯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中游地区却发展迟滞,“涛声依旧”,逐渐与沿...  相似文献   

3.
嘉陵江流域产业同一般区域产业相比表现出其发展的梯度性,即从上游至下游渐呈发达的趋势。实践上要求在该流域的上游地区选择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生态旅游业等作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流域经济欠发达的中游地区将轻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流域经济水平较高的下游地区,将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重点放在现代农业、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金融、保险、贸易等新兴服务业。建立流域开发管理组织,促进流域分工与合作,统筹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农牧业为主的劳动地域分工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多重制约,使得甘青川交接区域民族经济发展还十分落后。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规划“十一五”的背景下,筹划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应成为国家及相关省区着重考虑的一件大事。对此,论文就该区域经济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综合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其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始终是影响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在国家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定位下,协调好该地区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关系着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区域实践意义。研究尝试采用多要素综合的人地关系分析方法,对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总体评价,为实现该地区山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岷江上游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富足,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来发展本地区经济,继续发挥传统的交通枢纽功能,利用本区文化优势,做好旅游开发,限制开发水电,协调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水电开发、移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四大工程,是指在我国“十五”规划中,也是新世纪开始实施的、具重大意义的四项工程。(见下图)一、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主要在于解决黄淮平原、京津、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规划中的线路包括,东线:由江苏扬州市江都起,大致沿京杭大运河,至黄淮地区东部、山东、冀东和天津;中线:由丹江口水库起,沿京广线以西,至京、津、华北地区;西线:由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起,穿越分水岭,至黄河上游。南水北调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的论证,周密的设计,特别是要考虑到调水地区水资源状况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要把东、…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理论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先富到共富”的大政策、“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该理论的形成有着深刻理论基础,西部大开发是该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
“贡嘎山”彝语称为“俄定尔曲勃”,意为“雪地螺白山”;“安顺场”彝语称为“仅莫木”,意为“仅莫家人的居住处”。“大渡河”彝语称为“德薄亦莫”,意为德薄河。这些彝族地名和河名的形成均早于现代彝族迁居当地之前,为彝族古地名和河名。从贡嘎山、安顺场和大渡河这些彝族古地名的存在可看出:大渡河流域曾是古代彝族先民迁徙的重要线路之一。  相似文献   

10.
“毒药猫”信仰是岷江上游地区居民对身体的一种主观文化建构,它背后的社会文化情景是人们对“疾病”和“灵魂”的认识观念.以及更广泛意义上人们对“秩序”与“失序”,“疾病”与“健康”的认同与区分。对岷江上游“毒药猫”信仰案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人类自身的“身体”。  相似文献   

11.
川西高原氐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这无论在文献还是考古资料中都有据可证。氐、羌同源异流,原居西北甘青高原,后分化为两族。西羌分布极其广阔,除黄河上游甘青地区而外,还南及岷山之域。从考古学并结合历史文献考察,岷江上游石棺葬应是氐人的文化遗存,雅砻江、金沙江和大渡河流域的石棺葬,则应是羌人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2.
西藏加大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力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全区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据统计,全区主要城镇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含量都很低,主要江河、湖泊的水质均能达标,未出现过酸雨和放射性污染。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和异常独特的地理单元,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地区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上游流经地区,素有“江河源”、“生态源”之称。西藏由于受“高”、“寒”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 据自治区环保部门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大渡河上游的铅矿开发为案例,揭示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在促进中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灾难性"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经济发展成果所遮蔽,使当地人极难获得社会救济或补偿;另外,"灾难"也容易被原子化、资本化,为企业进一步操控地方资源提供合法性基础。本文认为"防灾减灾"的最佳路径不单单是为其提供经济救助,而应"赋予"当地人一套在经济上自我发展的自治权力,并为其提供一套公平协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岷江上游普遍流传着关于“毒药猫”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对这些乡土叙述文本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岷江上游地区独特的地方性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许多地方“土沃泽饶,可渔可耕”。占我国国土面积60y,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匾乏等诸多环境问题,成为困扰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如何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个生态环境恶化的西部,绝不可能成为繁荣昌盛的西部。再现山川秀美的西部既是开发建设西部的前提,也是目的。党中央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角,这…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的旨在缩小东部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西部大开发中 ,地处中原的河南 ,既得东部发达地区经济辐射之利 ,又肩负策应西部开发的重任 ,因此 ,“东引西进”战略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加快实施“东引西进”战略 ,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所赋予河南的诸多发展机遇 ,用足、用好、用活中央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关政策 ,既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 ,又在参与西部开发中实现河南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乐山城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经 103°46′—103°44′,北纬 29°35′-29°32′.东距内江200公里,南距新市镇181公里,西距雅安160公里,北距成都165公里.处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会合处.是水路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乐山的开发历史已有:3000多年,建置已有2600多年,史书有:“蜀王开明故治”的记载.筑城1440多年,周保定初(公元561年)在乐山设平羌郡治.后郡徙,仍为平羌县治,这是现在可以肯定的最早设“治”(一个地区政治中心)的情况.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作为武阳、南安二县辖地时兴、时废,隋以后,乐山作为“治”从未间断,直至今.它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古代主要是水路).作为这样一重要城市,有必要探讨它的近代化问题,本文拟从明代以来城墙的修拆论及.  相似文献   

18.
新疆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源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是资源富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现实选择。文章以新疆为例,通过对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升级、资源开发中的主观意志与市场导向、资源转换中的开发与开放、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等重要关系的解读,研究资源型经济区突破“资源陷阱”的路径与选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长江流域频繁的洪水灾害,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极大损失。反思洪灾形成,人类长期以来对上游地区森林资源的滥砍乱伐加剧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是重要原因之一。长江上游地区地势陡峭,气候温暖多雨,地貌破碎,极易引发水土流失。该地区经济落后,但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在水土保持,发展本地区经济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地理、资源、生态、经济等多角度论证了林业作为长江上游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的战略意义;同时指出,要发挥林业在地区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必须改革传统林业弊端,加快现代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流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应当着眼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尤其应当注重流域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不仅要廓清其理论概念,阐明补偿的实质、原则、分类、方式,而且需要研制可操作性强的补偿机制和对该机制的监督保障体系。及时有效地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域下游发达地区对上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达到既可以保护上游生态环境,提高上游人民生活水平,又能促进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