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鹰笛     
西风 《少年月刊》2010,(11):31-31
穿梭于青藏高原的城镇或牧场,随处可见翱翔在蓝天中矫健的雄鹰.随处可见藏民手执鹰笛神态专注、悠然自得吹奏的生动情形.鹰不但是天空中流动的音符.而且其坚硬的骨殖,还可以成为西藏民间最独特最有魅力的一种乐器。  相似文献   

2.
猎人与鹰     
猎人和一只鹰同时在一块林间草地上寻猎,鹰一抻利爪,抓住了窜出草丛中的兔子,飞走了。第二天,猎人用一根长绳把自己和老桦树拴上,踏着崖面溜向鹰巢。猎人一只手抓住其中的一个雏鹰,塞进敞开衣襟的胸间,雏鹰不会知道,这时告别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呵护和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3.
鹰的挣扎     
几天大雨,鹰一直都没有捕猎。看着阔加拜不悦的神情,我心里有些内疚,如果不放掉那只红狐,他就会有一大笔收入。但我却怜悯那只红狐,建议阔加拜把它放了。阔加拜还想再努力一下,争取这次出来不要一无所获。我们俩进入一片松林,很安静,似乎所有的动物都躲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鹰之死     
赵丽宏 《课外阅读》2009,(23):12-14
天是深蓝色的。坐飞机飞越太平洋时俯瞰海面,大海就是这种深蓝色,这无边无际的蓝色深沉得令人心头发颤发眩,想不出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它描绘它。只是由此联想到世界的浩瀚,想到宇宙的无穷,想到无穷之中包藏着不可思议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鹰与云雀     
在山丘一块突兀的岩石上,鹰与云雀相遇了。云雀招呼道:“先生,您早啊!”鹰睥睨(斜着眼睛看,形容高傲的样子)地看了它一眼,低声答了句:“你早!”云雀说:“祝您万事如意,先生!”鹰答道:“是啊!我是万事如意。不过,难道你不知道我是百鸟之王,我不先开口,你不能同我讲话吗?”云雀说  相似文献   

6.
两位驯鹰人     
王族 《初中生》2010,(9):70-72
在塔尔夏特,人们说起加纳别克,必说他驯鹰的一件事。这件事是他的光荣,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他就活在这件事中。  相似文献   

7.
杨同轩 《少年月刊》2010,(11):24-28
一只肥硕的兔子蹿出,阿林浑身的羽毛倒竖,“嘹嘹”地奋啼两声,铺翅敛尾地扑将下去,一伸刺爪.就将那兔子的脊梁抓穿。阿林一伸尖喙,一下子就啄住了兔子的脑袋,只一拧。“咯吧”一声.就折断了。  相似文献   

8.
小的时候.我见过一个奇妙的现象,不敢忘却,一直到现在,我已是垂暮之年了.仍还百思不得其解呢。  相似文献   

9.
鹰和蛇     
张前 《少年月刊》2010,(12):32-32
鹰是蛇的天敌,蛇一看见鹰就闻风丧胆,没有一点招架之力。但是,有一条蛇却决定向鹰挑战,为自己的家族报仇雪恨。  相似文献   

10.
熬鹰     
麦克 《初中生》2009,(7):28-29
熬鹰,是一次从肉体到心灵对鹰的彻底戕害。一个高傲、自由的灵魂,经过一番徒劳的挣扎后,最终会因悲愤、饥渴、疲劳、恐惧而无奈屈服,成为猎人逐兔叼雀的驯服工具。凡亲眼看过熬鹰那惨烈场景的,都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1.
    
  相似文献   

12.
【原文】 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一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神爽,殊绝常鹰。故为猎于云梦置网云布,烟烧张天,毛群羽族,争噬竞搏。此鹰轩颈瞪目,无搏噬之志。  相似文献   

13.
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者无不惊叹。问其技,日: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不听劝的鹰     
嫣然 《良师》2011,(12):15-15
鹰王和鹰后从遥远的地方飞到远离人类的森林。它们打算在密林深处定居下来,于是就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枝繁叶茂的橡树,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开始筑巢,准备夏天在这儿孵养后代。  相似文献   

15.
云雀     
靠窗边第三张桌子,每天傍晚六点钟到八点钟之间,是专为姜俊赫预留的。他偶尔带朋友—也许是员工— 一起来,但大部分时间他自己来,手里带着本杂志,在上菜之前读几页。他和春风每天都对话,但不外乎是她请他点菜,然后他报出菜名,以及“谢谢”、“不客气”之类的客套话。  相似文献   

16.
17.
背金子的鹰     
一只老鹰王很想建造一座金台,以此显示鹰族的强大和自己的丰功伟绩。一天,鹰王偶然得到一个消息,说在很远很远的海岛上发现了一座露天大金矿,那里遍地是裸露的金子。  相似文献   

18.
风浪     
吕金华 《良师》2010,(2):7-7
台风来了的时候,大船与小船都躲在避风港里休息。  相似文献   

19.
野鸡     
小新 《良师》2010,(3):50-50
有一位猎人捕捉到一只野鸡,准备将它杀掉作为全家的午餐。动手时,看到野鸡惊恐的可怜样,心里又有些不忍。正犹豫间,野鸡突然开口向猎人哀求道: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多角度理解本文的主题。 2.理解本文的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