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西临大西洋,沿海地带绵延着狭长而神奇的纳米布沙漠。它的降水方式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纳米布沙漠沿海岸150公里之内的地方年降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下,沿岸更是少到20毫米以下,已是最干旱沙漠气候的雨量。但是这里的景观  相似文献   

2.
《家教世界》2011,(5):45-45
加拿大渥太华5名徒步旅行的爱好者决定在非洲纳米布沙漠进行一次徒步旅行。 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沙漠,全长1900公里,宽80公里至130公里,以湿度大、多雾闻名全球。  相似文献   

3.
一种传奇〉〉沙漠里的生存之道 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占老、最干旱的沙漠之一,整个沙漠散发着无尽的恐惧与绝望。但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有无数小生命在死寂的沙漠上爬行——它们就是沙丘蚁。沙丘蚁的食物为天赐之物——沙漠中风裹挟着的动植物的残体,如一粒种子,一条干枯的蜘蛛腿乃至一片叶子。  相似文献   

4.
饮雾的植物     
神奇的千岁兰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植物之一,它形状矮小,生长在非洲的纳米布沙漠。纳米布差不多是地球最干旱的地方,年降水量只有10毫米,但是千岁兰却能在这里找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它的叶片长达2米,上面有一层厚厚的膜,可以反射阳光。天气炎热时,叶子便卷曲起来,防止水分流失。它的根须占地面积可达50平方米,并可达到5米深的地下。千岁兰最特殊的技能要算“饮雾”了。在纳米布沙漠,雾是很常见的,从南极带发源的孟加拉寒流到达炎热的非洲海岸后便蒸发成雾。大团大团的雾可以漂移到120公里以外的大漠深处,千岁兰则可以将它们截获。它的叶片两面有着…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3,(22):52-53
纳米比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形成于8000万年前,被认为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在本地语纳马语中,纳米比意味着"寸草不生的地方"——这一描述似乎是正确的。这片宽广的沙漠是纳米比亚最干燥最荒凉的地方。然而,这里绝不是了无生命。纳米比沙漠是数量繁多的野生动物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沙海之龙     
纳米布沙漠是非洲最古老的沙漠,广袤无垠,荒凉寂静,气温通常高达40摄氏度。在这里,只有行家里手才能生存,弱者是绝没有立足之地的。纳马夸变色龙便是这样一种动物,它们身材矮小,却永不放弃,永不屈服,是名副其实的沙海之龙。埃盆塔是一只青春十足的雌性纳马夸变色龙,天生一副匀  相似文献   

7.
纳米比亚的纳米布沙漠与非洲的其他沙漠不同。它位于大西洋的沿岸,所以全年中有100多个夜晚,这里都被浓雾所笼罩。  相似文献   

8.
<正>纳米比亚神秘的“仙女圈”:传说是神的脚印,至今科学仍无法解释。有人说它们是神的脚印,其他人则认为它们是不明飞行物的着陆地点,科学家们也有自己的理论,但事实是,没有人真正知道仙女圈是如何弥漫纳米布沿海沙漠的。仙女圈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纳米布的干旱草原中,当从空中看时,它们看起来就像织物上的圆点。  相似文献   

9.
蒋平 《科技文萃》2005,(12):106
在非洲纳米比亚很长的海岸线上,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等优美的滨海风光.而是一方长达1 600千米的纳米布大沙漠.形成了"一边是大海,一边是沙漠"的特殊景观.  相似文献   

10.
纳米布沙漠是如此干旱,几年都可能滴水不遇。但是在这里却生长着一种叫千岁兰的植物,没有水的几年中,红棕色坚韧的叶片会渐渐枯萎。但一沾雨水,生命便急速复苏,迅速变绿并再次萌发,它们能够靠湿润年份从土壤中汲取的水分生活若干年。在雨水极为稀少的地区,假如有浓雾从海岸吹向沙漠,植物便把雾滴收集在体内,赖以生存。几滴  相似文献   

11.
最近,美国的NBD Nano公司里诞生了一个绝妙发明——能自己灌(ɡuàn)满水的水壶。听上去是不是很神奇?神奇的背后是科学。这个水壶是仿照一种生物——纳米布沙漠甲虫的奇妙本领来制造的。这种甲虫背上的壳能从空气中收集水分,水分集成水滴(dī)后,就  相似文献   

12.
在非洲纳米布沙漠里,生活着一种叫凯西的蜥蜴,这种蜥蜴长得很难看:从脖子到脊背,全身长着鳞甲,连腹部也有鳞甲,它还有一根能变粗也能变细的长尾巴。凯西属于爬行动物,它的前脚和后脚都非常有力,能帮助它挖洞。凯西挖洞是为了隐蔽,也是为了取暖。凯西是冷血动物,它必须依靠阳光摄取足够的热  相似文献   

13.
悲情沙龙兔     
沙龙兔的传说2004年8月的一天,我们一行三人骑着骆驼走进了纳米布沙漠,在一座巨大的沙崖下扎起帐篷露营。突然,一个很小的黑点在我们不远处出现,然后一晃而过。眼尖的法纳姆一跃而起,迅速追了过去。十几分钟后,他就抱着一只右腿受伤的兔子乐颠颠地跑回来了。这是南非沙漠里特有的一种兔子,叫沙龙兔,非常珍稀。因为沙漠里雨水稀少,每逢下雨的时候,都会有一只领头的成年沙龙兔不吃不喝地外出寻找水源,找到后就会昼夜不停地赶回巢穴通知其他的沙龙兔,然后带着它们往水源地赶,到达目的地后,那只领头的成年沙龙兔常常会因为精疲力竭而死去。但是…  相似文献   

14.
奇妙沙漠     
杨璨瑜 《新作文》2013,(6):10-11
2号车厢:广阔沙漠广阔无垠的沙漠风光令人陶醉,漫漫黄沙是我们对沙漠的印象,其实,沙漠还有很多种颜色。比如埃及的白色沙漠,这里的沙子是奶油一样的雪白色。而就在距白色沙漠不远的地方,还有个因火山喷发形成的黑色沙漠。纳米比亚的纳米比沙漠让人印象深刻,因为这里有红色的沙丘,还能在沙漠中见到大象。再比如澳大利亚的辛普森沙漠也是红色沙漠,在阳光照耀下就像一团火,特别壮丽。下面请进入2号车厢,和我们的小作者一起游沙漠。  相似文献   

15.
上一次,探险队好不容易穿越了纳米布沙漠,走出了菲什干河大峡谷,回忆起那段经历,大家都心有余悸,决定先回中国修养一阵子再说。"博士,我们都休息了好一阵子了,该出去走走了吧!"奇奇对博士说,"不然暑假都要结束了。""是时候出去走走了,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博士问大家。"博士,不如我们去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看看吧!"小路建议说。"好,就西双版纳,出发!"博士爽快地说。  相似文献   

16.
传说在浩瀚无际的沙漠深处,有一座埋藏着许多宝藏的古城。要想获取宝藏,必须穿越沙漠,战胜沿途数不清的机关和陷阱。很多人对沙漠古城里这样一批价值连城的财宝心向神往,却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去征服沙漠以及杀机四布的陷阱。这批珍贵的财宝,就这样在沙漠古城里埋藏了一年又一年。  相似文献   

17.
唐金龙 《师道》2005,(11):37-38
在非洲纳米比亚长长的海岸线上,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阳光、海滩、海浪、仙人掌等优美的滨海风光,而是一方长达1600公里的纳米布大沙漠,形成了“一边是大海,一边是沙漠”的奇特景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向沙漠进军》一文首句是:“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课后就此设置的练习是:“最”表示沙漠危害人类的程度怎样?“之一”能不能丢掉?在教学中稍加引导,学生便不难理解沙漠对人类危害程度之严重,  相似文献   

19.
发表在《福建文学》2002年第4期的《纳米布》,是杨少衡新近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作者塑造的霍建明是一个偏僻小镇镇长,此人身上充满痞子气、俗气,工作中盲目草率、无原则。《纳米布》塑造的人物,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揭露了当今官场上的一些歪风邪气,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最诱人的故事是发现宝藏,到了迪拜,在我的感觉中,最诱人的事情当属沙漠之行了。阿拉伯最诱人的故事是发现宝藏,到了迪拜,在我的感觉中,最诱人的事情当属沙漠之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