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十分突出,人口安全形势严峻.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直接原因是B超等胎儿性别检测技术的普及.文章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探求了解决这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女性的就业处境愈加困难.解决女性就业难的问题,实质是一个争取男女权利和机会平等的问题.鉴于男女就业不平等背后深藏的文化因素,要实现男女平等就业,必须加强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08,(2):5-5
引言人类是由性别人组成的,性别文化无疑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先进的性别文化指的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性别平等、公正、和谐发展的文化。它的核心内涵是男女平等,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4.
由于女大学生社会问题的增多,引发媒体对女大学生负面新闻的过度报道,这种有别于客观真实的过度再现,直接导致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异化,也造成了女大学生社会角色的畸形,强化了传统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审视当代大众传媒,如何找到被男权媒介所遮蔽的女性话语权的表达方式,不仅是新闻媒体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生态平衡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5.
《中性》是美国知名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代表作,获得了2003年的普利策小说奖。作者从中性人卡尔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一段希腊裔祖孙三代的家族史,将性与性别的主题贯穿整部小说,直面乱伦、性别混杂、身份危机等伦理和现实问题。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女性主义中的性别理论分析这部作品,围绕性和性别两方面,对人物伦理身份的构建的影响展开讨论,并由此挖掘作者在小说中渗透的浓厚的人文道德关怀和文学教诲。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学术关于传统、现代以及后现代的反思,并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尴尬。文本针对汉语言文学中的性别隐喻问题,从概述性别隐喻的含义和分析文本中的权利隐喻,分析研究二十世纪汉语言文学中性别隐喻的中西关系,并探析关于对话与寻求性别的自立关系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析出一条良好的中西文化交流路途。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关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被淹没在阶级斗争、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和土地纠纷中。在学术界,年鉴学派等更加关注社会阶层,如弱势阶级和边缘阶级,但往往忽视了针对妇女和性别的研究。时至今日,社会性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和领域。它已被视为与民族、区域、国家以及政府等同等级别的重要议题。社会性别观和性别维度在历史研究中是清晰可见的,而如何更好地阐释,则需要更多的视角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看待性别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东玉 《文化学刊》2009,(3):124-127
“男女”这对性别概念,在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流程中,贯穿始终,直至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追究其起源,同样是在先秦时期就已固定形成,是当时人习用常见的性别词汇。  相似文献   

9.
《他们眼望上苍》(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是非裔美国女作家左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 Hurston)的长篇代表作品,讲述了主人公珍妮·克劳福德(Janie Crawford)从年少到近中年二十多年追寻爱情的人生历程。性别问题是旅行书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不同性别的主体性建构。美国少数裔女作家笔下的旅行书写就是通过凸显女性经历,诠释女主人公的女性自我重构历程。该文从旅行书写视角探讨《他们眼望上苍》中主人公女性身份建构的历程,为该部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拓展方向,从而为挖掘美国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这部经典作品的新价值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长期遭受奴役的悲惨命运、种族歧视和性别偏见带来的不平等待遇,决定了黑人女性戏剧创作的身份探寻和自我认同的主题基调。身处父权文化和种族偏见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中,美国黑人女性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是处在族裔和性别边缘的"他者"。吉布森《重聚》讲述的便是种族和性别歧视下的黑人女性的痛苦经历和精神困惑。本文意在探讨黑人女性颠覆"他者"身份,改变边缘处境,构建自我文化身份认同有关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性别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东西方现代性发生时所面对的文化传统、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可整合的思想资源不同,尊重女性主体性观念在东西方文化现代性追求中所占据的地位也不同从中国现代文化自身的内在逻辑出发,性别意识状况必须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考察的范围。在创作实际层面上,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一直呈现出现代性的正面价值前现代性价值、现代性追求的异化状态并存的复杂局面。本文对此展开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是未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农村女性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更关系到农村的性别公平﹑教育和谐与新农村建设。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外有关女性教育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思潮,其次阐述了我国农村女性教育在实体﹑意识﹑政策三个层面的缺失现状,最后分析了公共政策选择的四重困境,揭示问题,共同寻求变革与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对外汉语教材作为实现汉语课程的重要工具,承担着传递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重任。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常通过是设置虚拟人物的日常对话,或讲述真实人物故事两种方式展开课文内容。这些人物具有不同的社会职业或家庭角色,并通过各自的言语行为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该文通过数据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式,统计、分类和分析《HSK标准教程》中的人物性别角色,发现教材在人物塑造和选取方面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和性别刻板印象的问题,性别刻板印象可能给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带来负面的影响。由此,对未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李红燕 《文化学刊》2014,(6):112-116
通婚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个人身份地位"进步"的阶梯。任璧莲的小说不仅反映了通婚的政治功能,还揭示了通婚所导致的社会性别身份错位和遗传基因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说明一代人的通婚并不能帮助华裔重构种族身份,表达了作家对华裔在当代美国的种族身份地位和政治诉求的理性审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性别理论的演变和性别角色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玉 《文化学刊》2010,(1):140-145
性别理论的出现,与横亘于19世纪至21世纪的女性/女权主义思潮运动的出现和嬗变有着直接的关联。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社会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这一领域日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由于性别理论的前后变化,西方学者对性别角色的概念界定也大体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我们认为,性别角色是生理差异、文化期待和历史积淀等多重元素互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是未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农村女性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更关系到农村的性别公平、教育和谐与新农村建设.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外有关女性教育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思潮,其次阐述了我国农村女性教育在实体、意识、政策三个层面的缺失现状,最后分析了公共政策选择的四重困境,揭示问题,共同寻求变革与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建立"教育—职业"的二元分析框架分析职业结构中性别分层的形成及职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并讨论了布迪厄理论的局限及有关教育概念的分歧。研究认为,教育是理解职业结构及性别分层关系的重要中介变量;职业结构中性别分层的形成经过两个阶段:入学前传统文化的筛选机制和学校教育场域的再生产机制,前者给男性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后者通过教育机制对性别文化和职业阶级进行再生产,形成男性职业阶级整体高于女性的分层体系,最终导致女性职业流动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代表性著作。笔者根据恩格斯对婚姻家庭的划分,论述在群婚制、对偶制、专偶制中妇女地位的变迁,探寻妇女地位的变迁和原因,并基于此提出解放妇女思想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契约制指导下,构建和谐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19.
《性政治》:颠覆、对抗的视角及其他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隽隽 《文化学刊》2013,(6):107-114
性政治作为一个性别对另一个性别的支配和统治是无处不在的,凯特·米利特在《性政治》一书中从八个方面界定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方式,梳理了性革命及其反动的历史,并分析了几位男性作家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建构性别压迫。“性政治”这一概念有着后现代的解构特征,揭示了男权制度建构的性别神话的不合理之处,因此富于战斗性,但在制度层面的平等已经基本实现之后,改变存在于精神结构中的更为隐蔽的不平等这一目标更为艰难,无论是激进的还是温和的方式,都有各自的不足和积极意义。最后,对抗式的阅读方式也并不是唯一的,女性可以通过积极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意义生产,表达自身的欲望。总之,在米利特的对抗和颠覆的革命姿态之外,渐进和协商的方式,也是女性主义实现最终目标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20.
传统性别文化推崇把料理家政、生儿育女及相父教子当做女性人生的最高价值,其实质就是要形塑她们的依附型人格。即便在现代社会,传统性别文化仍通过各种途径对妇女的人生价值取向施加影响,并且由此而影响和支配她们的生育意愿。传统性别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商业性结合与"新儒家"文化融合后,向现实家庭生活的悄然渗透与现实性别发展差距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加强,诱使一些妇女生育意愿中的男孩偏好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