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校修读学分是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而探索的一种新的高校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缓解高校师资不足的压力,降低办学成本。同时,还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此推进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实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要实现其公平理论的有效应用,针对目前教师感到不公平的原因展开分析,保障高校管理模式的更新,教师结构的有效优化,满足高校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教师不断进行认真培训,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总结经验,展望未来,高校师资培训应掌握求实、公平、效率、规划等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4.
卢静 《教育与职业》2012,(21):150-151
运用云技术思想管理高校教育资源,建立依托云技术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能够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师资资源,并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的数据共享、应用共享和服务共享,对资源教学进行标准化处理、协调调度和统一管理,解决资源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促进高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校地教学共同体是指高校与地方中小学校在教师培养关键环节上,为了实现合作共赢,双方本着自愿互利原则,共同构建校地教师教育资源共享的组织群体。地方院校师范教育肩负着为地方中小学校输送合格师资的重任,但在培养师资的关键环节——教育实习上存在许多问题。通过稳步推进,完善校地教学共同体;加强合作,重构民族师资培养方案;强化管理,发挥高校带队指导老师的作用;大胆实行双导师制,促进师范生做好教育实习的准备;优化教育实习工作运行机制等途径,促进地方院校教育实习工作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牡丹江市四中学区在资源整合优化、统筹规划管理过程中,实现师资配置均衡、生源规模均衡以及学区内学校资源共享、共建,促进优质资源的快速扩充,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教育均衡是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石,均衡发展的教育一定是公平的教育。因此,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为消除教育不公平而提出的一种教育发展的理想态势。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在经费投入、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均衡。因此,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可采取以下多种措施:完善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政策,均衡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改变以县为主的经费投入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合理调整和规划区域内学校的布局,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相似文献   

8.
打造教育扶贫服务社会新名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进程中,大学应自觉承担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积极扮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角色,投身教育扶贫事业,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针对革命老区和北京远郊区县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偏低,英语师资培训体系不健全的现状,北京外国语大学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提出了践行高校服务社会使命的具体行动。学校领导把提高革命老区和北京远郊区县英语师资水平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切入点,开展了有特色的教育扶贫工作。通过系统的师资培训和教学指导,学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支教帮扶,促进了革命老区和北京远郊区县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的数量增长相对落后于学生的增长速度,于是出现了高校师资严重短缺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积极的探索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途径。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实施师资共享的必要性,同时根据近年来许多高校实施师资共享的好思路、好做法,提出了实施师资共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是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主要障碍。为实现和促进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应树立科学的教育公平发展观,努力营造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文化氛围;完善地方教育法规和制度,构建有效保障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体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加快西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变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张艾利 《教育评论》2020,(3):132-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因国家建设的需要,全国进行了院系调整,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随之普遍展开。福建高校通过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开展师资培训及提倡科学研究等方式,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学及科研水平,但也存在教学改革不当、教师主导地位缺失及师资培养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建高校师资问题进行研究,对当今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十分重视对"教学型"教职的制度设计及师资培养,一是为了突破长期存在的"重学术,轻教学"的困境;二是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参与晋升"教学型"教职的教师需要在教育领导力、教学创新以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严格的晋升制度审查决定着教师能否成功晋升这一职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教师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要充分重视教职设置的科学性,通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教育领导力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获得,以此促进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校“师资共享”过程出现了刺目的裂痕:教师教学水平暴露出另类低能;师资供求矛盾尖锐,补给线窘迫;教学研究严重“抛荒”。弥合这些裂痕的基本思路是:在普通高校形成尊重兼职授课劳动的氛围;从学术认同上释放高校师资潜力;注意在高校教师中培植平民教育情怀;通过调整经费结构激励孱弱的成人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河南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国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办学条件的承载力已接近饱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减少,高校师资严重短缺,生均图书和生均校舍面积有较大幅度下降。必须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实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以美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为研究对象,总结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主要有系主任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及教师自我评级等类型。并通过对美国教师教学评价类型的分析,得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主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的。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精髓,结合我国教育现状,为我国高教所用。  相似文献   

16.
施莉 《青海教育》2023,(Z2):54-55
教师教学表现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通过对城乡物理教师教学表现评价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资源共享,达到教学互通,为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的主体和未来,其专业发展水平对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学术的提出,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教学学术视角来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其教学学术水平。通过提升教学学术水平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教师自身需立足自主发展,即树立教学学术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研究中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强化教学培训、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为青年教师创设良好的激励氛围。  相似文献   

18.
张兰芳 《陕西教育》2020,(5):74-74,80
近年来,MOOC这种开放式的线上课程最大限度地促进了资源共享、教育公平,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革新与发展。例如,某公司创办的"VIP陪练",联合全国100所高校开展教学培训,围绕器乐教学的特殊性,利用网络整合各区域的优秀师资,组成了一支分工明确又团结的团队,为全国乃至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在线教学服务,以助于学生在上课之余也能有效练习。线上钢琴陪练的成功证明了在线陪练教师辅导对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性作用。线上陪练在整合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先天优势,但还需在基础条件重构、优化师资力量、优化网络平台等方面深入研究,并努力在其他网络课程方面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方云端 《文教资料》2013,(24):140-142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需要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共享是深入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更是推进高校信息化教育的核心.本文在明确高校教学资源区域共享的意义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策略,以期有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质量工程”要求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资源共享,加强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基于远程教育中交互作用和独立学习平衡论、学习共同体理论和教师专业化理论.本文探讨了通过网络教学持续对高校教师进行精品课程师资培训的模式及其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