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子政府信息公开隐私权保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信息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但有时政府信息公开又在无形中侵害公民隐私权。公民既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免受他人获取、公开和传播隐私信息,又希望政府信息全面公开,以充分保障自己的知情权。尤其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数字时代。因此,政府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的同时,如何能够做到既合理公开政府信息又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就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各地法院先后受理并审理了多起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但是从案件的受理、审判到结案,各个环节都显示出法官们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认识上的分歧.因此,从理论上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予以梳理,统一认识,以指导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与审判是非常必要的.但限于篇幅,作者仅以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原则作一分析与探讨.作者认为,基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价值取向,从保护公民知情权、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权保护原则、利益衡量原则、及时原则以及不公开审查原则.  相似文献   

3.
张晋平  孟锦 《现代情报》2008,28(6):221-223
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经历了一个漫长历程,是政治民主与法制健全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通过分析中外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趋势,对我们加快政府信息资源公开步伐,打造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政府信息公开的案例分析为基础,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阶位低,法律体系不完善,信息公开范围不明确,责任追充机制不健全;介绍了美国、日本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状况;提出了从立法保障、机制保障等方面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建议,特别强调应将公民知情权纳入宪法、尽快促成更高阶位的立法、继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细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信息公开的例外范围、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救济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资源其享、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以及保障公民的知情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政府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带来的积极变化,为进一步发展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信息公开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制度形态,是政治民主和法治条件下的产物,在我国又可称为政府信息公开或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透明政府的必要条件之一,信息公开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适应加强廉洁政府的建设需要,我国积极建立了一系列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实施办法。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不是十分的稳定和完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可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不断满足,但同时公民隐私权被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两者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内涵、保护制度,两者冲突的探讨,指出平衡两者利益,协调两者冲突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国家政府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对树立政府形象,保障公民知情权,维护媒体采访权,促进政府媒体公民在公共治理中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作用更为突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科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公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面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通过发达的网络媒体接收掌握信息的速度加快,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人民日益要求政府信息公开,以满足自身的知情权,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监督政府行政。在政府不断推进信息公开和职能转变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与新闻媒体形成良好互动,如何借助媒体及新闻发布制度塑造政府形象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视野中的工作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全胜 《情报科学》2006,24(10):1473-1476,1500
工作秘密就是各级国家机关在其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中产生的不属于国家秘密而又不宜对外公开的事项,工作秘密范围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导致了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界限不清,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就必须对我国的工作秘密进行严格界定与限制。  相似文献   

10.
知情权应是一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公民知情权实现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政务公开特别是行政信息公开的方式。目前我国公民知情权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建立以统一的行政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行政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全胜 《软科学》2004,18(5):69-70,88
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机制在于公众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政府所掌握的公共信息。当政府有义务公开而不公开的情形时,公众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救济。公众申请公开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当公众要求公开政府的信息得不到满足时,可以通过向信息员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途径来保障其权利。  相似文献   

12.
闫霏 《情报科学》2012,(3):450-454,475
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可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更需要与其他相关法律的良好配合以共同界定、处理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我国,目前与政府信息公开联系比较紧密的相关法律主要有《保密法》,《档案法》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到隐私方面的法律法规,本文将分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律之间的兼容性,同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韩、新加坡等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现状作比较分析,以对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活动做进一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知情权利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 《现代情报》2010,30(4):158-16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要解决农民主体法律地位问题。知情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人权,而且是一项基础性权利,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目前农民权益的赋予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法律保障,其根本原因是农民知情权的保障措施不到位。在总结农民知情权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和农民这两个主体分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农民知情权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从政府、传媒和社会等层面来保障农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4.
信息构建理论在政府门户网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结合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的实际。指出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构建要达到清晰化和可理解。以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和网上信息处理的目标。为实现此目标需要构建起以科学合理的信息组织系统、规范标准的信息标引系统、完善的信息导航系统和多样全面的信息检索系统为核心的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构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调整对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是政府机关,权利主体是社会公众,其客体是政府公共信息,法律应明确界定政府信息公开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6.
Most firms use secrecy to protect their knowledge from potential imitators. However,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secrecy have not been well explored. We extend knowledge protection literature and propose theoretical mechanisms explaining how information visibility influences the importance of secrecy as a knowledge protection instrument. Building on mechanisms from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signaling theory, we postulate that secrecy is more important for protecting knowledge for firms that have legal requirements to reveal information to shareholders. Furthermore, we argue that this effect is contingent on the location in a technological cluster, on a firm’s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and on a firm’s pas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e test our hypotheses using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683 firms in Germany between 2005 and 2013.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moderation effect of a technological cluster and a firm’s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Our findings inform both academics and managers on how firms balanc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with the use of secrecy as a knowledge protection instrument.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6-2014年科技活动相关数据,构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绘制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因果关系图,仿真模拟分析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企业R D经费投入和R D人员投入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应制定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加企业R D投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等针对性措施,以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筛选了2007-2015年间国家颁布的227条光伏产业政策,提出了光伏产业政策评估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政策协同度模型,探讨了政策措施协同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并对2011年前后的产业政策措施实施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光伏产业政策措施协同度不断上升的同时,政策力度呈下降趋势,但光伏产业政策措施协同并非越强越好,不同政策措施协同对产业绩效影响具有方向性差异;政府在使用财政税收措施时应当首先考虑监管保障措施而非规范措施的协同使用,而实施金融措施时,则应强化引导措施的协同使用,适度弱化过多的监管保障和规范措施;此外,从政策梳理看,“外围技术包围”的技术突破路径无法改变我国光伏领域低端技术锁定局面,适当增强科技部门话语权,走“核心技术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