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80-180
5月26日,由上海市文联、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纪念摄影艺术家黄绍芬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在沪举行。活动包括纪念碑瞻仰、纪念大会、电影展映、学术研讨、图片展览、短片放映以及发放纪念册等。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为此发来致敬信。  相似文献   

2.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81-182
12月29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谢晋导演诞辰88周年活动一谢晋电影艺术论坛”在浙江上虞举行。谢晋遗孀徐大雯、导演张建亚、演员祝希娟、牛辑等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3.
王颖 《世界文化》2007,(4):10-11
在美国中部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城镇,那里的生物原本生活得很和谐。繁花似锦、果树成林,鸟儿鸣唱,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穿过原野,人们常常到小溪边捕鱼。但是,一片片从天而降的白色粉剂导致了一场瘟疫:植物枯萎了,鸟儿消失了,鱼儿死光了,母鸡孵不出小鸡,新生的猪仔活不了几天,花丛中没有蜜蜂,苹果花得不到授粉、也没有果实,大人和孩子得了奇怪的疾病。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春天,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05,(1):12-15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上海美术作品展览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联、上海市文化,“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于2004年8月19—23日在上海图书馆展出。这是上海美术界满怀对世纪伟人的真切怀念,以高度的热情,表达对邓小平的崇敬、爱戴、缅怀之情,对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的热情讴歌。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戏曲学校优秀的京剧梅派青衣教师。生于安徽桐城,少年时期就酷爱京剧,初学老生,入复旦大学就学后改学青衣,担任复旦大学京剧社的总干事,礼聘了当时富连成科班老前辈梁喜芳、律喜云来社任教。1928年他在学校体育馆初演“玉堂春”,因嗓音酷似梅兰芳,响堂和力度胜似尚小云,使内外行大为震惊。1930年毕业后,在南京盐务署任文职,1932年秋天与著名国画家谢稚柳联袂北上访梅,由同学引见,到北京梅宅拜访,梅兰芳与他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原名秦怡。上海嘉定人。民进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银行系。1949年前后历任《大美晚报》、《大英夜报》、《译报》编辑,上海持志学院、大夏大学讲师,中国通商银行衡阳分行文书主任,香港《文汇报》副刊部主任,集文出版社编辑,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文联委员。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秋海棠》、《危城记》、《梅宝》、《第十六桩离婚案》、《孽海花》、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80-181
3月31日,上海电影家协会联合中国电影资料馆、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了纪念电影艺术家孙瑜诞辰111周年系列活动。来自上海电影界的老中青艺术家、孙瑜生前的合作伙伴、好友、好友后人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相似文献   

8.
在周保中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大理州隆重举行周保中将军纪念馆改造提升开馆仪式和纪念周保中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研讨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深切缅怀这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民族杰出的抗日英雄、原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白族人民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文化人物     
王人艺(1912-1985,诞辰100周年)音乐教育家,小提琴家。原名王人蒸,原籍湖南浏阳,生于长沙,毛泽东主席授业恩师王正权之子。1928年,与其妹王人美(后成为电影表演艺术家)一同加入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社”学习,黎锦晖替他改名为王人艺,并拜奥地利提琴家普渡世卡为师专攻小提琴,  相似文献   

10.
丁言 《中国文化》2006,(2):170-171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在歷史名城南昌,勝友如雲,高朋滿座,一場隆重的紀念八大山人誕辰三百八十周年活動即將在這裏舉行。三百八十年前,是為明天啟六年,中國美術史上一位巨匠式的大師——八大山人,出生在南昌的寧王府。他一生經歷了明清之際的歷史巨變,國破家亡的遭際和出世入世的生涯,造成了他作為故國王孫獨特的人生道路,而他的藝術成  相似文献   

11.
艺术界有关张大千的书籍最多,销路最好也最受欢迎。盖因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传奇艺术家,大千有写不完的故事,取不尽的素材。张大千画艺过人,技法开派。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方面,尚无第二人者。早在上世纪20年代,张大千在中国画坛已崭露头角,30年代初闯荡北平便与溥心畲有“南张北溥”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