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因方言所致,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z、c、s和zh、ch、sh时会遇到很大困难,具体表现为:z、c、s混为一体,z、c、s与zh、ch、sh分不清的情况时有发生,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以上几个声母的教学总结了点经验,与同仁们共同研讨:造成以上6个声母发音困难的原因有很多。首先,z、c、s与zh、ch、sh虽说都是舌音声母,但概念有所不同,z、c、s是舌尖前音,而zh、ch、sh是舌尖后音,教学z、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方音辨正是教学难点之一.如舌尖前音z、c、s与舌尖后音zh、ch、sh的分辨,这两组音在普通话里有明显区分,有分辨词义的作用,因此不能混用.而这两套声母在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及北方方言的次方言东北方言等方言区中混为一套:有舌尖前音z、c、s而没有舌尖后音zh、ch、sh.因此以上方言区的人要想依照普通话音系把一套声母分为两套  相似文献   

3.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是两组难以区分的声母。南方方言一般都没有舌尖后音zh、ch、sh,北方方言的有些地方虽然有舌尖后音,但所管的字数也不完全同普通话一致。如何辨认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字?通行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利用形声字偏旁对应类推。如以zh声母的代表字“正”类推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已在全省各类院校大规模地展开。通过测试,大家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福州地区的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一、声母方面: 1.z、c、s与zh、ch、sh 福州方言中没有舌尖后音zh、ch、sh,在学习普通话时常把zh、ch、sh读成z、c、s。要区别这两类音,关键在于把握好发音部位。发zh、ch、sh时,舌尖翘起(注意不是卷舌),顶住(发zh、ch时)或接近(发sh时)上牙床稍后的硬腭前端。注意舌的横向是展开的,不要聚拢成条状;舌的边缘与臼齿齿龈靠  相似文献   

5.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为 zh、ch、sh、r、z、c、s 的韵母,-“i”前短横线表示要前拼声母。“-i”表两个元音,用国际音标[l]和[ι]表示。[l]舌尖前不园唇元音;[ι]舌尖后不园唇元音,它们都是舌尖元音。[l]的音是发 z、c、s 的读音拖长后的音;[ι]的音是发 zh、ch、sh、r 的读音后拖长的音。  相似文献   

6.
一、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前元音(又称特别韵母)“=i”组成的整体认读音节zi、ci、si不能说是声母z、c、s和单韵母i(衣)拼成的。“-i”称舌尖前韵母,不单独发音。“-i”看成是声母延长的符号。z、c、s是声母,发音时轻短,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声音拖长些。二、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zh、ch、sh不是声母z、c、s和声母h(喝)组成的。因为zh、ch、sh不是拼来的,而是拼写规则的决定,“h”看成是翘舌符号。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不是声母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拼音中,zh、ch、sh、r和z、c、s属于两组完全不同的音,不论是写出来还是读出来都不一样,差别显而易见。一般人都是可以轻易掌握的。可是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生涯中,发现许多学生小学毕业好多年,上了中学甚至高中毕业了,依然分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呢?听一位教师讲zh、ch、sh、r和z、c、s这一组拼音的认读课,笔者发现了一点问题:教师在教完了两组拼音的认读后,对这两组拼音进行了归纳,告诉学生zh、ch、sh、r是翘舌音,z、c、s称作平舌音;并且详细地讲了两组音的发音特点,要求学生记住哪些是翘舌音,哪些是平舌音,强调"下节课要提问"。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吴语区的方言特点已形成习惯,反映在人们平时的语音表达中。我们在语音教学上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教学生区分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难点是存在的,但克服的方法也是可以找到的。  相似文献   

9.
天津话与普通话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从声母上讲,天津活里zh、ch、sh和z、c、s的音都有,但是,天津人往往把一部分声母是zh、ch、sh的字,读成声母是z、c、s的齿音字。如把“中”(zhōng)读成(zōng),把“插”(chā)读成(cā)等。对这些不合乎普通话语音规范的齿音字,我们应当教给学生纠正的方法,指导和督促学生认真纠正。纠正不合规范的齿音字,靠一个一个地死记硬背,不但费时间,而且效果不好。这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的声母中,舌尖前音z.c.s 与舌尖后音zh.ch.sh区分严格,但在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区中,就有六大方言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或虽有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但二者所领有汉字可任意归属等问题.比如:在闽方言中,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在赣方言与客家方言中,那些本应读舌尖后音的字,大部分被读成厂舌尖前音,另一部分被读成了舌尖中音d.t'在粤方言中,那些本应读舌尖后音的字大多被读成了舌叶  相似文献   

11.
舌尖前音声母z、c、s和舌尖后音声母zh、ch、sh在普通话里有辨义的作用,二者不能相混。汉中话里也有这两组声母,但却是以分混状态来辨义的。本文对此分混状态进行了深入全面细致的分析梳理,归纳出了与普通话的整齐的异同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2.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行为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具体实验观察,实际检验了行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操作性。通过实验,纠正了老年日本留学生发z,c,s,r,zh,ch,sh音的偏误。  相似文献   

13.
王川 《双语学习》2007,(9M):211-212
文章介绍了行为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具体实验观察,实际检验了行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操作性。通过实验,纠正了老年日本留学生发z,c,s,r,zh,ch,sh音的偏误。  相似文献   

14.
广东全省各地方言是很复杂的.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粤方言的广州话,闽南方言的潮汕话、海南话,客家方言的梅县话.本文所说方音的特点,指的是方音与北京语音对比时显现出来的某些主要特点.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标准语音北京语音对比来看,广州话、潮汕话、海南话、梅县话大体有下列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普通话有三套“塞擦音·擦音”声母:j q x,zh ch sh,z c s”.广东各地方言一般只有相应的一组声母.潮汕话、海南话、梅县话是舌尖齿背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sts‘s],广州话是舌叶齿龈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  t∫’∫](为了印刷方便,舌叶音也用z c s 来表示).  相似文献   

15.
按照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利用舌尖中音d、t与舌尖后音zh、ch、sh的"血源"关系就能判断近500个字是翘舌音。  相似文献   

16.
我区去年六年制语文第一册期终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按顺序写出声母:j____”结果在阅卷时,出现了两种答案:其一,j q x z c s zh chsh r;其二,j q x zh ch sh r z c s。为此,引起争论,有人认为第一种答案吻合教  相似文献   

17.
厚谢婉拒     
《红领巾》2008,(5):23-24
宋sòng朝cháo人rén刘liú温wēn臾yú在zài朝cháo中zhōng身shēn居jū要yào职zhí。一yí次cì,一yí个gè自zì称chēng他tā门mén生shēng的de人rén送sòng给gěi他tā一yì车chē粮liáng草cǎo。刘liú温wēn臾yú怎zěn么me也yě推tuī辞cí不bú掉diào,当dāng  相似文献   

18.
<正>一、苦聪人汉语学习中的问题1.苦聪人汉语学习中的语音问题苦聪语言和当地汉族方言差别相当大,而当地的汉族方言和普通话又有差别,这使苦聪人学汉语更加困难。目前大多数苦聪学生上学前会先学些当地汉族方言才送到学校,也有少部分苦聪学生是来到学校后汉族方言和普通话同时接触。因此碰到了许多语音方面的问题。(1)无舌尖前音苦聪话里没有舌尖前元音"z、c、s",在学习汉语中苦聪人大多会把舌尖音读为舌间后音"zh、ch、sh"。  相似文献   

19.
<正>黄河以北的豫北方言,属北方方言区的华北次方言,它的语音结构与普通话语音大体一致,但又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在方音辨正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豫北方音中突出的语音现象,归纳出豫北人学习普通话常遇的几个语音难点及纠正方法,力争在语音教学中有的放矢,也期望对热心学习普通话的同志有所帮助.一、平舌音与翘舌音普通话里有相应的平舌音z、c、s与翘舌音zh、ch、sh之分,而在豫北西部方音中,有下列两种读音情况:1、没有翘舌音zh、ch、sh.主要分布地区在安阳、鹤壁、汤阴、汲县、辉县、博爱、新乡、沁阳、延津等地,这些方言区语音中没有zh、ch、sh声母,把普通话中发zh、ch、sh声母的字全部归入了平舌音字中.例如:  相似文献   

20.
看地图     
这zhè是shì长chánɡ江jiānɡ,这zhè是shì黄huánɡ河hé,这zhè是shì城chénɡ市shì,这zhè是shì村cūn落luò,这zhè是shì我wǒ可kě爱ài的de家jiā乡xiānɡ,这zhè是shì我wǒ伟wěi大dà的de祖zǔ国ɡuó。看地图@赖松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