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岳东 《语文知识》2001,(11):30-31
众多名著中,大师们对人物称谓这一细节往往是精心设计,决不以“小堆的乱石”,有损于“大山的壮观”(秦牧)。如在巴尔扎克的巨著《欧也妮·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中,作者除了直呼葛朗台其名外,还运用了“老头儿”(或老家伙)、“箍桶匠”这两种称谓。“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  相似文献   

2.
潜台词是戏剧、影视中人物的表演技巧术语,语文教材中这样对它进行了诠释:台词含蓄的意思.具体地说,潜台词是指角色的内在实质,包括其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明晰潜台词的内在意义有助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本文分析了语文教材中的潜台词.  相似文献   

3.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的名篇,是—篇代表孙犁先生独特艺术价值和艺术追求的短篇小说。以往对《荷花淀》的解读,无一例外都偏重于小说中鲜明的人物个性,微妙的心理活动以及明丽恬静的自然景色,而忽略了在这之后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4.
潜台词是戏剧、影视中人物的表演技巧术语,语文教材中这样对它进行了诠释:台词含蓄的意思。具体地说,潜台词是指角色的内在实质,包括其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在戏剧、影视等作品中,人物的意志、情感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5.
“吃”的基本义是“把食物放在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按说它所带的宾语应该是可以吃的东西,如米饭、水果等。但实际上“吃”所带的宾语却非常复杂,有能吃的,也有不能吃的,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例如:吃饭吃鸭蛋吃花生米吃药吃豆腐吃豹子胆吃醋吃白饭吃大锅饭吃苦吃螃蟹吃天鹅肉吃香吃秤砣吃闭门羹  相似文献   

6.
“叩”和“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敦雨 《语文知识》2001,(12):19-19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叩关”,人教社和上海 H版课本都注释为“攻打函谷关”;“延”,课文均未加注,配套的人教社教参把“开关延敌”翻译为  相似文献   

7.
范仲淹、欧阳修同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但透过《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我们却发现他们两人有显著不同。范仲淹可谓之“仁人”,欧阳修可谓之“达人”。在范仲淹的笔下,景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则“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春和景明,  相似文献   

8.
刘禹锡的《陋室铭》,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中“陋室”的意思似乎不成问题,“陋室”就是“简陋、狭小的屋子”。“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来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语文教科书备课手册》第三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第4版,563页),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不少工具书也是这样解释的,然而查《古汉语常用字字  相似文献   

9.
10.
在古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临别时对焦仲卿的妹妹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为什么称丈夫的妹妹为“小姑”?这先得从“姑”的称呼说起。新石器时代,妇女在社会上处于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母权制为特点的氏族社会”。(《中国史纲要》翦伯赞)这时人类尚处于群婚状态,  相似文献   

11.
“怒发冲冠”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冠指帽子,谓盛怒之下,其发上指,冠直往上冲。原文写“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日:‘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后来便以“怒发冲冠”比喻怒不可遏。蔺相如的冲冠一怒完全是被秦王的背盟无信  相似文献   

12.
钱辉 《语文知识》2003,(4):38-39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陶渊明为县令八十余日就毅然解印弃官,归隐田园,此举历来为人称道。  相似文献   

13.
[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 ,如何结合网络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学会主动地利用网络为我服务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网络的信息。以课文为“原点” ,通过研读《荷花淀》 ,让学生感性鉴赏“诗体小说”的艺术美 ,由此引发对作者孙犁的了解兴趣 ,对“诗体小说”的探究兴趣。这时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 ,针对以上内容 ,上网查询 ,将查询到的相关信息 ,进行筛选、下载和整理 ,然后 ,以研究小组为单位 ,全班进行共享和交流。由此 ,由“原点”进行“辐射” ,学生对“诗体小说”特点的理解和鉴赏由课内转向课外。[教学目的 ]一、认识白…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8—9期刊发的刘兴桥老师《(胡同文化)的“文化”究竟作何解》(以下简称“刘文”)一文对“文化”一词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刘老师能看到“众人未见之处”,敢于质疑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刘老师认为,《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含义不同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说“迎取”     
赵运普 《语文知识》2000,(12):38-40
《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也常省作《焦仲卿妻》),这是中等学校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照一般情况说,文字注释该没有什么大疑问了,然而问题并不很简单。就拿焦仲卿迫于母命不得不遣送刘兰芝之时,与刘兰芝相约“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迎取”来说,就很值得探讨一  相似文献   

16.
“青”字确实容易让人上当,其实,在不同语言场合,“青”字表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比如,“青青河边草”,这里的“青”指翠绿色无疑;韩愈的“青天白日映楼台”,“青天“显然是指蓝天;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当理解为黑色;此外,“青”还可指白色呢,如“鸡叫头遍,天已发青”。  相似文献   

17.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课文注“靡”为“倒下”。这种说法颇为流行,连《辞海》也是如此。对此,似可商榷。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齐师败绩”溃逃的情景:车轮滚滚、杀声震天,在鲁军凌厉的攻势下,齐军士卒鬼哭狼嚎、亡命奔跑,肩扛大旗的士卒如将旗子倒下、拖着大旗逃跑,后面的士卒定会踩上大旗,扛旗的士卒欲走不能,更增添混乱,加大  相似文献   

18.
舒广袖 《语文知识》2001,(10):15-17
姚鼐《登泰山记》说:“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戊申”在这里采用的是干支纪日法。干支搭配可以用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日。那么,“戊申”这一日的后面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晦”字呢?反之,“晦”这一日一定是“戊申”日吗?要说清什么叫“晦”,还得从月亮和月相讲起。我们的祖先通过对月相的长期观测,发现月亮圆缺是有规律性的。在一个太阳年中,月亮大致圆缺十二次,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就是这个道理。但不尽人意的是:月亮圆缺十二次仅得354天,比一个太阳年少十一天还多。这个缺陷,人们只得采取闰月的方法加以补救。这样,阴历(以月亮圆缺为依据的记历)和阳历(以太阳环黄道一周为依据的记历)就是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成为我们祖先长期使用的“阴阳台历”。  相似文献   

19.
20.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王必无人”一句,教材将其中的“必”解释为“一定、实在”,我认为这一解释欠妥,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