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凡有经验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会精心选择一个巧妙的教学切入点。钱梦龙先生说:“努力在每一篇章中找到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选择出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就等于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就会新颖别致,就会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引发其思考,进而在轻松愉悦中把握本内容,理解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相似文献   

2.
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有机整体,许多时候,其中的奥妙往往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作为教师,要把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展现在学生面前.切入口实际就是突破口,只有找准了这个突破口,才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见全豹",使学生凭借这把钥匙去探究整篇文章的奥秘.如何去寻找这个突破口?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了一点探索,现在简单地介绍一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抓住文章的切入点进行提问不仅能使学生领会文意,把握文章主旨思路,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去读书、去涵泳文字、去"勤悟道",引导学生进行生生和师生的对话交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和检测功能,使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落实教学目标,寻找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平台。一、恰当切入语文教师在谈及阅读教学时,常常会提到切入角度的问题。的确,切入角度选择得恰当,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切入是指在讲析一篇课文时,要选择一个角度,并从这个角度入手,对全文进行分析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整体感知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切入点有很多,其中,从标题切入进行整体感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从文章的标题切入进行整体感知的教学策略具体有:替换标题;扩展标题;添加副标题;叩问标题。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把对话理念引入到了阅读教学,认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知道,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提问是使学生参与对话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对话教学理论关照下,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态。然而作为阅读课堂中的一个重要形式--课堂提问,也必然要呈现出新的姿态。本文探讨的就是在对话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文本选择、材料处理、阅读方法、教学方法等操作方式和教学基本技能的探索,很少从学生自身的阅读需要、阅读情感、阅读兴趣、阅读心理等方面开展分析与研究,鉴于此,本文欲从阅读主体的阅读动因出发,以探讨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探寻诱发学生阅读需要、愿望和动机的途径,寻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拥有极其精炼的语言以及如梦似幻的意境。在小学阶段,鼓励学生品鉴古诗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吸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古诗文阅读教学足够的重视。引领学生走入古诗文的意境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而让学生爱上语文古诗文,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鉴赏美好事物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加有效地进行古诗文课堂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9.
文艺 《湖南教育》2004,(17):27-27
小学文言文教学不要提太高的要求,重在让学生自主参与,增强好奇和兴趣,初步感受古代语言的精辟和精练。教师要创设一种故事性、趣味性强的情境,拉近古代生活和现实生活、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的距离,让学生能够穿越时空和古人作近距离的阅读对话。  相似文献   

10.
俞雷 《现代语文》2006,(11):82-82
如果我们选准了理解章的突破口,也就是找到了恰当的切入点,课教起来就顺手,学生学得也投入,整堂课生动活泼,效率也高。好的切入点因为角度巧妙,点的新异,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抓住章的切入点呢?在语教学实践中,笔总结了一些寻找课切入点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根据相关文本的特征,引导学生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口;或一个能启发思维的问题支点;或一条引人入胜的情感脉络;或一句耐人寻味的语句……直奔主题,对准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带给学生思维的理想途径,使既定的教学目标有机整合,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一直是教师关注思考的问题。一堂好课离不开合适的切入点,要让阅读教学见成效关键在于找准好的教学切入点。好的切入点能让学生聚焦于此,品读探究,往往起到牵一发而动全篇的作用。课文题目、关键语句、写作思路、课文细节等,往往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教师只有准确找到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才能促使阅读教学任务完成得更加快速、高效,借此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基于此,应该确保优秀切入点的位置、角度、方法具备准确、巧妙和精当特性。此类切入点除了可以让教师以最简单的教学过程获取最高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之外,还能促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得以全面提升,进而提升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将学生带入一种别样的境界。可以说,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够为我们打开智慧阅读的大门。所谓切入点,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1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不同“教学条件”,摸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学生保持自由开放和积极探究的阅读心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语文阅读教学开辟出广阔的空间。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用“五读法”指导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教者、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富有诗意、水乳交融的生命活动,对话、开放、活力、民主、成长、创造、激情、个性、多元,  相似文献   

18.
19.
李永强 《甘肃教育》2001,(10):28-28
一、顺藤摸瓜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贯穿全诗的“藤”便是爱国之情。然而抓住这条“藤”,理清思路仅仅是理解诗歌内涵的第一步,要真正“识斯真”,还需顺着诗人“爱国之情”这条“藤”,从“不自哀”摸到“卧听风吹雨”,最后摸到“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个“瓜”方可。然则这个“瓜”其味如何诗人因为常想着守卫边疆、报效祖国,虽年老体衰,仍不感到悲伤。夜深人静之时,他不能入睡,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声雨声,这是…  相似文献   

20.
杨晓铭 《云南教育》2001,(20):31-31
一堂课蕴含精湛的艺术,教师点拨得法就会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生疑、质疑、释疑,勤于动脑善于思维,把同学们带进一个好学、乐学的胜境。启发式阅读就是通过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活起来、动起来成为阅读的主人。我上阅读课时遇到一些容易读错的字我不注音,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如课文《扁鹊见蔡桓公》的“桓”容易读成“恒”,《论语》的“论”lún会读成lùn,默而识之的识zhì会读成认识的识shí。教学时先让同学们读,读错时让同学们从注释中找出正确读音,并表扬说:“同学们的眼睛像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