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另类”女性创作产生于二十世纪末,以“新人类记事”为标榜,以“前卫”为指向,主要描写了当代青年“另类”生活方式,展示了当代上海、广州等大都市中青年一代的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大都市世纪末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状况。从后殖民的角度审视“另类”文学创作可以发现,“另类”女性创作中从人物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行为意识以及小说的语言和人物喜爱的艺术等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后殖民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说“靓”解“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对待外来词与言方词的吸收。“靓”与“酷”正是以其新鲜与海味投合世人尤其青年人的心理。实践证明:方言词“靓”已进入汉语普遍话,而单译词“酷”有待检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拉风     
《初中生》2011,(8):19-19
“拉风”一词自古有之,指人或其行为与众不同,有点独特。它是高硼硅等玻璃产品制造中的一个生产环节。当前,这个词算是应用得相当广泛的,有“酷、时尚、出色、前卫、性感……”等意思。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酷”一词越来越流行,诸如“你好酷哟”、“酷毙了”、“酷酷的”、“酷一下”之类的词成了十五六岁至二十来岁青年学生和上班族的口头禅。日常生活中凡娱乐性的广告、报纸、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也把这些词信手拈来,频频使用。很多人已经知道“酷”实际上是英语“cool”的音译。  相似文献   

5.
如今文艺界最流行的装束就是“一副酷样”。女明星许多都用一头凌乱的彩发、两片黑嘴唇、两手黑指甲和冷漠的目光来表现自己的所谓先锋和前卫。标新立异与反叛的装束装“酷”、扮“酷”、玩“酷”风气冲击着歌坛。“酷”是一个非常外表化的  相似文献   

6.
“另类词”是贴在处于教育情境下的一个儿童群体身上的标签,传统的智力观导致了这些“另类词”的存在;“另类词”的存在同当代科学研究成果相抵触,它应当也必须消亡;消亡“另类词”需要教育者树立科学的儿童学习观。  相似文献   

7.
“拉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盛行伊始,因其涵盖时尚、酷、炫、出色、前卫等诸多义项,赢得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各大媒体也相继出现“拉风”一词。究其滥觞。“拉风”与法国眼镜品牌“Lafont”有关。“Lafont”眼镜造型独特,惹人注目。台湾将“Lafont”译为“拉风”。  相似文献   

8.
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来解析,“另类播报”的真正涵义“就是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运用超出常规的、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播送、报道新闻及相关信息内容的活动”。“另类播报”具有不同凡响、时代感强、引领潮流、有悖主流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常利用“另类”主播、“另类”内容、“另类”符号、“另类”媒介和“另类”观念等大胆前卫的手段达到轰动的传播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另类播报”在定位时,必须考虑新闻资讯的价值,坚持高尚的文化导向;考虑受众和市场需求,保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传播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酷姐昊天     
听到昊天这名字,你是否有种酷的感觉?而这个名字用在一个女孩子身上,就显得更“酷”了。昊天是我班领导“酷潮”的“先锋人物”。她打扮前卫,常穿些稀奇怪异的服装,令你瞪目结舌。就拿今天来说吧,她理着“酷小子”式发型.一头今  相似文献   

10.
说“酷”     
“酷”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最早多见于港台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青春靓型或迷人风度。后来广东沿海地区报刊中多所“借用”,且一借不还,似乎有蔓延之势。如今内地青少年口语中也时见“引用”。“酷”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单独作为一个词使用,多用来作为构调的调素,如“冷酷”、“残酷”。在古代汉语中则可以做为单独的词使用,如“酷吏”。不过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酷”多是作为贬义词出现,之所以会有今天流行起来的作为襄义词的“酷”,大概是音译的产物,英语中cool[ku:]除了有冷的意思外,也有冷…  相似文献   

11.
语文     
怪咖 在台语中。“咖”指“角”。就是“角色”的意思。因此.“怪咖”有“怪胎…‘另类…‘怪人”的意思。而在台湾娱乐节目中我们常听到的“大咖”一词,就是指大角色.“A咖”通常指一线的大牌。  相似文献   

12.
我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终而至于成了所谓“另类”。不久前,市电视台“有话好说”栏目甚至以“另类教师”为题,对我进行了专门介绍。我自己自然知道,“另类”一词,在过去,在现在,总不是什么好称谓。然而,有什么法子呢?按常理,人生在世,总得按左右的看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此这般,既稳妥又快捷,可我偏苦于不能。“我与我周旋久,  相似文献   

13.
从表示“江河湖海”的“江湖”,到表示“时尚前卫”的“很江湖”,“江湖”一词的意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本文简述了“江湖”一词意义的发展,并简要分析其意义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扮酷记     
不知从何时起,“酷”风开始吹遍大江南北,成了一些前卫人士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人们言必说酷,穿必装酷,行必扮酷,似乎不和酷沾边,生活就缺少了许多味道。  相似文献   

15.
扮酷记     
不知从何时起,“酷”风开始吹遍大江南北,成了一些前卫人士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人们言必说酷,穿必装酷,行必扮酷,似乎不和酷沾边,生活就缺少了许多味道。“酷”字原本好像并不是个美好的字眼,它往往与别的字搭配,给人一种怪可怕的感觉,如“冷  相似文献   

16.
    
“酷”是一个有许多含义的词。它最初的意思是温度低,但随着世界的改变,这个词也有了许多不同的意思。“酷”可以表示对各种事物感兴趣。当你看到街上的一辆名车,你也许就会说:“真酷!”当你看到你喜欢的足球运动员,你会想:“太酷了!”我们把“酷”这个词的意思扩大了。你会用“酷”,而不用“新的”、“令人吃惊的”这些词。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可以说明“酷”这个词的用途。一位教师要学生们描写一下他们参观过的瀑布,一个学生只在纸上写了一句话:“太酷了!”也许他认为这是表达他所见所感的最好方式。但是,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词汇的贫乏…  相似文献   

17.
盘点“炫”     
韩志湘 《现代语文》2006,(8):110-110
可以说,近二十年关于“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词汇的更替,如同电脑升级、手机换代一样,频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当你还在以为自己是个紧跟时代潮流的人,整天念叨“酷”“秀”等词时,其实你已经“out”了。时下最“in”的词,是“炫”。(说到这里,我也有点心虚,说不定我已经“out”了。好在我是在对“炫”进行总结,奇怪它为什么没有向其他词那样生命短暂,还没有“out”。)  相似文献   

18.
《辽宁教育》2000,(9):26-26
最近公布的一项中学生文化调查显示。中学生时尚生活的基本出发点是:我要“酷”。由零点调查公司和北汽福田公司在北京、保定、上海、苏州、广州、佛山进行的这项中学生文化研究显示,中学生所认为的酷的主要含义是:一种勇气、一种能力,是个性的一种充分张扬,而不是简单的追随与模仿。调查显示,近7成的学生想酷。叵并没有按照酷的标准去实践。调查列出的前卫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任珊 《学语文》2004,(5):46-46
时下,不管是漫步街头,还是浏览互联网,阅读报刊杂志,这样一个词总会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吸引大家的眼球,它就是“量贩”。《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都没有这个词。它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外来词。“量贩”源自日本,是日本商业用语,指一种群体的、批量的、薄利的消费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经销策略。1983年“量  相似文献   

20.
再说“酷”     
丁加勇 《语文知识》2000,(12):26-28
汉语中词语的流行真快。前几年还流行说“爽”,近两年却流行说“酷”了。记得牛群和冯巩在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说的相声《老板和老板儿》,有一句“坐车的感觉真爽!爽!”其中的“爽”字给人印象颇深,让人叫好。这个相声还没有用“酷”,因为当时“酷”还没有流行开来。时过一两年,二人在1999年的相声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