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辞书上说,“半”字有解:为二分之一,如:年已半百;二为极言其少,如:不值半文钱;三为不完全,如:半旧的房屋;四为犹言中,如:夜半,半路。然而和实际运用中,以上四种解释,远不能涵盖“半”字的意蕴。明代诗人梅鼎祚有首《水乡》诗云: “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  相似文献   

2.
有些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恰好相反,却误用了几千年。如:“牛”、“半”与“鱼”:“牛”字从形体上看只有半边一撇,本该读作“半”字;而“半”字头生双角,活像一头牛,本该读作“牛”字。有人却说“鱼”才是真正的“牛”字,理由是:头上有角,在田间劳作,有四只脚(“鱼”的繁体字为“魚”)。不是牛是什么?而“半”才是真正的“鱼”字,因为鱼有一条侧线,如果把它横着写“(?)”  相似文献   

3.
“半”这个字,辞典上解释说,一为“二分之一”,二为“在……中间”,三为“不完全”。若将它运用得当,那独特的涵义,却令人叫绝,以致有人把它称作“半”字文化。“半”字在古典诗词中,可谓俯拾即是。如自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照水,半江波光闪闪,半江红浪滚滚,多  相似文献   

4.
成语有“逐鹿中原”、“鹿死谁手”、“指鹿为马”等,可见此字源远流长。《汉语大字典》收了几个“鹿”(以下不加引号)的甲骨文字体,一看就知道是象形字,如《说文》言:“象头角四足之形。”上半原像鹿的头与角,突出其美丽的角;下半像鹿的脚。鹿的本义是“哺乳纲鹿科动物的通称”。本文侧重谈鹿  相似文献   

5.
成语也有三个字的?对呀!同学们最了解的可能是四字成语,其实,成语家族成员可多了!除了三字、四字成语,还有五字的,如“小巫见大巫”、“天下无难事”:有六字的,如“风马牛不相及”、“五十步笑百步”:有七字的,如“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八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有九字、十字甚至十字以上的。  相似文献   

6.
说“门榜”     
<正> 赣州和吉安地区,民间过去有这样一种习俗:厅堂大门顶上,粉以石灰,画一匾额,书之四字,名曰“门榜”(亦称“榜书”、“署书”),既作装饰用,又标志户主的身份人品。门榜所书四字,大有讲究,约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显示其姓氏之家风。如姓曾的则书写“三省传家”,说他们是春秋时曾参的后  相似文献   

7.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这就是错误乃是一种教训,能从反面给人以启发,每经历一次错误,也就聪明了一点,这便是“错”字带“金”的道理。我们所说的“失败乃成之母”和“吃一堑长一智”,是说“错误”有用,它能使人猛醒。从这一点上,也的确其价如金。让我们再看读书的“读”字。“读”这个字左侧为“言”,这好懂———书中的确有“言”。人们读书时,的确能读到不少“至理名言”。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漫话“一”     
张雁 《语文知识》2002,(10):13-13
“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却有十余种解法。 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数之始”。“一”有“纯一不杂”之意,如《管子·水地》:“故水一则人心正。”尹知章注: “一,谓不杂。”“一”作“全”“满”解,如李煜《清平乐》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当“一概”“都”讲,如《荀子·劝学》:“一可以为法则。”而《孙子·谋攻》里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中的“一胜一负”,只有理解为“或胜或负”才是准确的。杜甫《石壕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等学者的“一字重音”说不符合古代汉语实际,有商榷的必要,理由有四:1、比较原始的表意图象、甲骨文中的“合文”不能说明“一字重音”;2、“一字重音”说忽视了汉字记音是一字一音节的基本原则;3、“一字重音”说忽视了有些词是单音与双音异名同实的情况;4、记录合音词的字不读复音。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字慢读成两个字又只表示一个字的意义的字,叫做“慢声字”。这种字,现代汉语里也是有的,如北京话中把“有”说作“爷九”,吴语中把“一”说作“郁结”。不过,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例如:一个字慢读成两个字又只表示一个字的意义的字,叫做“慢声字”。这种字,现代汉语里也是有的,如北京话中把“有”说作“爷九”,吴语中把“一”说作“郁结”。不过,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例如: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答     
问:有些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常将去声字的声母加上调,如:“骂”字拼读为mǎ-à,这样对吗? (拱君如) 答:这个问题牵扯到天津人如何读准普通话的四种声调问题。普通话有四种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这四种声调也可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声调的读法,把字音的高度按“五度标记法”分成“低、半低、中、半高和高”(如图)。普通话阴平的读法是高而平,不升不降,是高平调。如,“中”zhǒng。阳平  相似文献   

12.
张志达 《学语文》2002,(4):48-48
《登泰山记》是桐城派作家姚鼐的一篇游记精品。文中有这么一句:“望晚日照城郭,汉水、徂徕如画”,《教师教学用书》的释译是:“远望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宛如一幅画。”笔者认为,译文总体上符合原意,可是对前半句的解释不够准确,把其中的“望”字释为“远望”有值得商榷之处,释为“临近、接近”更合适些。“望”有“临近、接近”的含义,如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句中“望秋”即为“临近秋天”之意。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3.
1.形象比拟法。所谓形象比拟法,就是根据字形特点,将生字比拟成某种具体事物,使之形象化。如“竹”字的教学“:竹”字是一对双胞胎,哥哥和弟弟的模样差不多,只是弟弟调皮,翘起了一只脚。“伞”字的教学“:伞”字就像一把伞“,人”是伞面“,”是伞撑“,一”是伞卡“,|”是伞把。2.杜撰会意法。此法古已有之,如《左传》中的“止戈为武”,王安石的“波为水之皮”等,都是对汉字随心所欲的解释。这类解释虽不合字的本意,但作为一种识记汉字的手段,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用这种方法可以把“臭”字说成“自大一点,就是臭”。又如“裕”字,教师可让学…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很喜欢虞世南的书法。有一次,他临写了虞世南的一幅字,其中有一个“戬”字,因“戈”旁写不好,就空着那个“戈”旁,叫虞世南补上。写完后,唐太宗拿给魏征看,让他品评。魏征细细看了一会儿说:“皇上的书作,只有半个字像虞世南。”唐太宗说:“哪半个字?”魏征回答说:“只有‘戬’字的‘戈’法最像。”唐太宗听了感叹不已。——见(宋)无名氏《宣和书谱》  相似文献   

15.
百“然”图     
徐峰 《语文知识》2001,(9):52-53
汉语中有一种带“然”字的四字词组,这类词组前两个字为“形容词十后缀‘然’”结构,通常充当状语。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四字结构,大多数为成语。笔者留意三年,收集该类词组一百余条,称之为“百‘然’图”。如下:屹然而立断然拒绝寂然无声溘然长逝了然于心迥然不同奋然前行轩然大波戛然而止凛然不屈茫然四顾怅然若失贸然从事蔚然成风翩然而至慨然俯允蔼然可亲飘然而去  相似文献   

16.
教材《勾践灭吴》一文有这样两句话:“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灭吴”。人教版教参对两个“遂”字分别解释为:“副词,终于”;“连词,于是”。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遂”是多义词:①作连词时为“于是、就”,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如《左传·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宋史·种世  相似文献   

17.
说“自”     
何天禄 《语文知识》2000,(12):24-24
“自”字在古文字中是人鼻子的象形。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的“自”,都是有鼻梁、鼻翼和鼻孔。隶书把鼻翼拉直了,鼻孔封口了,成了现在的形体。《说文》:“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属皆从自。”就是说凡是与鼻子相关的字都是由“自”构成的。如“臭、息、辠、鼻”等。“臭”是“嗅”的本字,故音  相似文献   

18.
细节不细     
一次给二年级的学生教古诗《咏柳》,不经意间发现这样一个细节:有个学生抄写这首诗的第一个字“碧”时,竟然看了三次才抄完。我便静下心来,对全班学生作了一次抄写观察,于是有了如下一个观察结果:一类学生,看一眼抄一句,如抄写“碧玉妆成一树高,”只看了一次,有12人。二类学生,看一眼抄一个词,如“碧玉”“、妆成”“、一树”“、高”共有四个词,抄这一句看了四次,有18人。三类学生,看一眼抄一个字,如抄第一句时,一共看了7次,每看一眼抄一个字,有13人。四类学生,抄一个字要看几次,如抄写“碧”“、妆”“、树”等字,每字要看三次,抄完全句一共看了14次,有9人。一类学生抄完全诗花时2分钟,四类学生抄完全诗花时5—6分钟。用时相差近三倍。再一琢磨,又发现一个新情况:那些抄写速度快的,学习状况大都比较好;而那些抄写速度很慢的,学习状况大都比较差。虽说抄写只是一个细节,可是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细节不细啊!抄写速度为什么影响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质量呢?我想,抄写速度慢,可能产生以下连锁反应:(1)妨碍学习新内容。课堂上抄写速度慢,别的学生已开始学习新内容,他还在忙着抄写,就会跟不上学习进度。(2)妨碍参与其他活动。别人半...  相似文献   

19.
王红 《文教资料》2007,(1):60-61
“东”字本义自古至今有两种观点:一是许慎为代表的“日木说”,二是现代语言学家提出的“囊橐说”。本文考查文献,从中国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角度出发,认同《说文》中一说,并认为“东”字本义及其现代汉语中主要引申意义均和“日”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不少学生在写作文中的人物对话时,在“说”字后总会千篇一律地用上冒号和引号,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对话情境和内容,在“说”后活用标点。例如:1“.说”前直接引用人物原话的,在“说”字后面加句号。如,“国家困难时,提倡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老师告诉我们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