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睿 《现代语文》2009,(7):54-56
动宾式惯用语的语法特征相当丰富,有的相当于词组,在句中作句法成分;有的相当于句子,单独成句,或充当复句里的分句;有的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  相似文献   

2.
:《屈赋》中除支配与被支配以外的几种动宾关系 ,即通常所说的使动、意动、处动、为动、对动、被动等 ,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些语法现象 ,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它 ,阅读古籍中遇到的许多疑难便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古汉语表达使动意义基本格式、结构语义分析和对比论证,认为使动意义发生在主语与动宾结构之间,而不在动词自身或动宾关系内部。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动宾之间的搭配除了双宾语式不外乎这样几种形式:1.动 宾式:反对霸权主义。2.动 宾宾式:拿出香烟和美酒。3.动动 宾式:分析和解决问题。4.动动 宾宾式:克服和改正弱点和错误。在这四种结构中,第一种形  相似文献   

5.
动宾关系体现在英语的基本的然而又是复杂多变的结构中。理解英语的动宾关系,有利于正确理解英语、有利于其语言实践以及英汉互译。本文想就英语中的动宾关系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写信时,人们通常要在信的末尾处写上“此致”,再另起一行写上“敬礼”; “此致”后面一般不加标点,而“敬礼”后面则要加感叹号。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写信格式。“敬礼”人们—般都懂, “此致”是什么意思呢?二者之间是动宾关系吗?在书信体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常有学生这样发问。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中,一般地说。动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如《楚辞·国殇》中“操吴戈兮被(披)犀甲”的“操”和“被”是直接支配“吴戈”和“犀甲”的,而“吴戈”和“犀甲”则受“操”和“被”的支配.这是容易理解的,然而有些动词.在后面紧跟着一个名词式代词,在形式上,这个名词或代词是作为它前面的动词宾语出现的,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这种动宾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十种形式.我们姑且把它们称为“特殊动宾关系”十式.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特殊述宾关系主要表现在述语和宾语的特殊功能及其组合关系上。这些特殊关系的形成,反映了民族心智特征,体现了汉语结构形式的整体性和模糊性。  相似文献   

9.
魏伟 《现代语文》2010,(1):62-65
动宾式复合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数量颇多,表现活跃,引发了众多学有对其相关问题的探讨和思考。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动宾式复合词的相关文献,对其语义结构、语法表现、生成及演变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惯用语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语言形式,它在各自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对比研究的角度分析日汉惯用语的异同,进而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动词的为动用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动宾关系角度,广泛运用历史古籍的语言材料,全面论述古代汉语动词的为动用法,力图深入阐释其义界、类型及其宾语的构成,进而分析其性质、探求其源流。  相似文献   

12.
惯用语初探     
惯用语作为与成语、谚语、歇后语平行的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语史上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虽然80年代,专家和学对惯用语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远未达到系统化、理论化的阶段。章试图从意义、来源、构成形式、结构关系和语体风格等几个方面对惯用语和成语进行比较,把惯用语从成语中区分开来。通过比较,进一步发现惯用语自身的个性特点,如惯用语的感情色彩、特殊来源、发展变化、及其特殊的修辞功能等。从而使我们对惯用语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中,一般地说,动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如《楚辞·国殇》中操吴戈兮被(披)犀甲的操和被是直接支配吴戈和犀甲的,而吴戈和犀甲则受操和被的支配,这是容易理解的,然而有些动词,在后面紧跟着一个名词式代词,在形式上,这个名词或代词是作为它前面的动词宾语出现的,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这种动宾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十种形式,我们姑且把它们称为特殊动宾关系十式。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存在双宾语句,但对双宾语句的认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双宾语句的核心问题是动宾关系以及两个宾语之间的关系,从这两个关系入手研究双宾语句,确定双宾语动词,找出谓词性直接宾语的双宾语句与兼语句、主谓宾语句的不同,有利于统一对双宾语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存在双宾语句,但对双宾语句的认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双宾语句的核心问题是动宾关系以及两个宾语之间的关系,从这两个关系入手研究双宾语句,确定双宾语动词,找出谓词性直接宾语的双宾语句与兼语句、主谓宾语句的不同,有利于统一对双宾语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由于汉语词语存在单双音节选择的问题,所以其动宾结构有四种可能的形式,即〔1+1〕、〔1+2〕、〔2+2〕和〔2+1〕,其中〔2+1〕式为不合语法的形式。但是,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2+1〕式却又是合乎语法的。本文从普遍语法的角度,总结出三条基本原则来对上述现象进行统一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
章从历时的角度对先秦至六朝汉语中用在及物动词及其宾语之间的“于”的语法性质,功能进行了辨析和考察,指出“于”的这种用法其性质是助词,主要用来舒缓语气,凑足音节,不具备将动宾关系转化为动补关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习惯语和惯用语是现代汉词汇中的两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二名称听起来相近,实则在范围、格式、用法上大相径庭,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的存在都大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的宝库。  相似文献   

19.
动词与名词之间可以加入“的”,构成“V的N”结构。“V的N”一般情况下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偏正 关系,但由于V与N复杂的语义关系,“V的N”结构也呈现出复杂性。动宾结构“VN”中一般可插入“的”,插 入“的”后,“V的矿有体词性和非体词性的功能区分。“V的N”功能适配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20.
语块(包括惯用语)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均表明中国大学生英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主要体现在某些语块过度使用或使用不足上,显性或隐性的不地道表达普遍存在。以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来分析中国大学生在写作中最常用的惯用语"every coin has two sides"在COCA语料库中的变异现象,剖析其背后的语法隐喻规律,通过分析试图表明惯用语也有其结构上的灵活性和意义上的丰富性,以突出隐喻思维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