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大猩猩也未能幸免.美国加州圣迭戈野生动物园内的几只西部低地大猩猩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有的已经出现咳嗽等症状.据称,它们可能是被动物园的野生动物护理团队传染上的,因为团队中此前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研究表明,非人灵长类动物也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这是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自然传播至类人猿的案例.猿类和人类有着极高的基因相似度(98%),导致它们容易感染人类的病毒和细菌.人们也担心,那些能被病毒感染的动物可能形成病毒池,病毒在其中变异、进化,最后变得更强,甚至传染给人类.  相似文献   

2.
前言禽流感给全世界大多数地区的人类和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禽流感可能传播的方式是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寻的问题。禽流感可能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目前野鸟几乎被公认为是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媒介,但是现在的研究表明,苍蝇也可能携带病毒。  相似文献   

3.
果子狸是一种中型野生哺乳动物,过去不大被人注意,前两年闹"非典",一下子出了名.广东等地从果子狸体内查到"非典"病毒,认为这种动物可能与非典传播有关,把它们看为传播"非典"的"嫌疑犯",一时名声大振.2003年春夏,深圳、香港两地专家组成的联合攻关小组发现果子狸体内有非典病毒.经基因全序列测定,其中从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出的两株SARS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99%以上同源性,可判断此种动物的SARS病毒为使人类致病的SARS病毒的前期病毒.专家认为广东的SARS病人85%是与接触动物有关,而果子狸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所以一个时期广东的餐馆禁止销售和食用果子狸等有关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发现一种巨型病毒,这种病毒比地球上所有细胞生物都古老,所以它可能是地球上所有细胞生命的祖先。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众多企业、单位都利用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以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但是我们在享受信息产业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我们的系统随时可能遭受病毒的感染、黑客的入侵,这都可以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从本质上来说,病毒都是很微小的。病毒通常由包裹在一个直径约100纳米的简单蛋白质壳中的DNA或RNA片断构成。科学界几乎不认为病毒是一种独立的生命形式,而认为所有病毒都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体”。但是,两年前在英格兰布拉德福德发现的一种病毒打破了这种概念。这种被科学家命名为“Mimivirus”的病毒个体巨大,直径达到了500纳米。如果从这种病毒带有绒毛的外表算起,这种病毒的直径为750纳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病毒不仅仅只是比所有其他病毒都大上几倍,而且比许多细菌都大。此外,这种病毒的基因组内的基因数量达到了惊人的911个。…  相似文献   

7.
<正>经常会有一些可怕的病毒在社会上流行,比如近几年曾经出现的SARS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都给人类社会带了严重的威胁。科学家最近的发现表明,我们可能低估了未知病毒的威胁。最近,科学家捕获了几百只果蝠,从它们身体上提取了样本进行分析。结果科学家找到了55种病毒,其中有50种病毒是以前从未发现的。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全国人民都被新型冠状病毒折腾得够呛。对于这种病毒的性质,媒体大都引用专家的话说: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一样都是喜寒怕热的。其实,所有的病毒都是喜寒怕热的。但是,病毒为什么喜寒怕热,却很少有人说到。本文就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而这要从病毒的结构说起。病毒的结构是什么?病毒的中间是一个遗传物质,即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外面是一些蛋白质分子。病毒只有找到了宿主,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众多企业都利用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以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我们在享受信息产业发展带给大家便利的同时,信息安全己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的系统随时可能遭受病毒的感染、黑客的入侵,这都可以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技术安全隐患,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创新》2011,(3):46-46
据报道,根据加拿大科学家的一项新理论,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来自于地外天体带来的已经死亡或已被灭活的病毒类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11.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1,(17):31-35
进入4月以来,新冠病毒所引发的疫情在印度大规模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分析印度疫情时指出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没有执行有效的隔离措施,二是新冠病毒发生变异. 双重变异病毒危险有多大 所有微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导致人们生病的病原体,如病毒和细菌的变异更是频繁而迅速.新冠病毒就是一种变异较快的病毒.现在究竟有多少种新冠病毒变异体,没有也不可能有确切的数字,研究人员估计有数千种.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部门都利用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以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但是在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结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的系统随时可能遭受病毒的感染、黑客的入侵,这都可以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主要对网络及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技术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去年这种病毒在刚果共和国爆发,在178名感染者中,有157名因出血热而死亡。埃博拉病毒在悬浮状态下具有超强的传染性,所以它与天花和炭疽同被看作最令人担忧的潜在生物武器。对这种病毒没有有效的疗法,但是最近的试验却发现,一种新的疫苗能够防止猴子发生感染。毋庸置疑的是,研究者决不可能故意让人类志愿者接触这种致命的病毒。  相似文献   

14.
寻找嗡嗡声的老窝 居民们和专家们都在推测着嗡嗡声的可能来源.有的人感觉,这种嗡嗡声好像在格兰德河的峡谷处更响一些,可能是峡谷的岩石表面被水冲刷所发出的声音吧.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印象里,软件遇到病毒,只能等待人类启动杀毒软件来救援。但现在,它们可以自己对付顽固的病毒了。美国犹他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软件,它能够通过感知计算机的操作错误,检测出隐藏的病毒和未知恶意程序,阻断病毒修复,防止感染再次发生,并修复计算机已被病毒改变的代码。但目前,这种软件仅被用于军事领域,暂时没有用于个人计算机的计划。现在的东西真是越来越智能了,连软件都能进行自我修复了。我  相似文献   

16.
正美洲大陆最危险寨卡病毒之所以能够走出非洲森林,主要因为该病毒通过伊蚊传播。最初很可能是从一只森林里的蚊子转移到了城市蚊子的身上,这为病毒打开了向都市人群传播的巨大空间。据统计有20多种伊蚊都会感染寨卡病毒。这些蚊子当中的两种被认为是当前疫情的主要传播媒介。一种是在热带地区分布很广的埃及伊蚊,它在南美洲是优势种;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17.
1.关闭乱码电话;2.尽量少从网上下载信息;3.注意短信息可能存在的病毒;4.对手机进行查杀病毒。目前应对手机病毒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两种:其一是通过无线网站对手机进行杀毒;其二是通过手机的IC接入口或红外传输口进行杀毒。大多数手机病毒在短期内还不会具备对手机硬件的破坏能力,因此用户在收到带毒的短信后也大可不必惊慌,只要删除该条带毒短信即可。手机如何防病毒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对影响人类的疾病了解越多,也就能越好地控制它们。但是,我们是否能够克服万千生灵都无法避免的痛苦——衰老?人类已经战胜的疾病数不胜数,包括脊髓灰质炎、伤寒、麻疹、破伤风、黄热病、天花、白喉以及水痘等,它们几乎在世界许多地方被完全消灭。疫苗和强大的药物使人类能够对抗可能杀死我们的细菌、寄生虫和病毒。但纵观历史,人类始终遭受着一种他们从来都未能逃脱的痛苦困扰——  相似文献   

19.
校园网及其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既可能来自校园内部,又可能来自校园外部.所有的入侵攻击都是从用户终端上发起的,往往利用被攻击系统的漏洞肆意进行破坏.本文分析了高校主要的网络攻击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神秘病毒现身最近一个月,法国人民过得有点糟心。一方面,在法国确诊的12位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已经有1人死亡,法国成了截至当时唯一一个有死亡病例的欧洲国家。与此同时,另外一种破坏力惊人的病毒也在法国悄悄冒了头。法新社2月19日的报道称,法国农业部在本周一宣布,法国最西部的菲尼斯泰尔省(Finistere)的番茄植株已经被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病毒污染,这种病毒可能导致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