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孔     
■陈虬:创办利济医学堂我国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陈虬还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中医师,是我国最早的新式中医学校创办人。1884年,他在《医院议》一文里提出建立中医医院和中医学堂的方案。1885年,他与陈黻宸、陈宝善、  相似文献   

2.
陈虬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改良思想家。他精通多门学问,著作颇丰,尤以《治平通议》为代表的社会改革思想最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陈虬的生平及其《治平通议》作一简要介绍。 一、生平事略 陈虬,字志三,号蛰庐,1851年出生于浙江瑞安。他祖籍浙江乐清,先人在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做瑞安三港幕吏,遂迁居瑞安,至陈虬已历十世,而他仍自称“乐清陈虬”。父亲陈振荣,以军功议叙六品衔。母亲邱氏,育有五子一女,陈虬排行第三。他们兄弟五人,友爱亲睦,又都有才学,“自相师友,皆薄有时望”,号称“五凤”。陈虬虽非书香门第,“祖父三代无知书者”,但兄弟之间互为师友的家庭气氛使得他自幼酷爱读书。13岁时父亲去世,仍未荒废学业,继续博览群籍。 1867年,17岁的陈虬参加县试,才华初露。礼部左侍郎徐树铭督学浙江,认为陈虬的答卷“恢怪奇  相似文献   

3.
孙诒让所著《契文举例》是学界公认的第一部甲骨文研究著作,其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虽有谬误和不足之处,然其甲骨文字考释方法却极为科学和周详。在书中,孙诒让主要运用了以《说文解字》释字、比较金文释字、偏旁分析法释字、义近形旁通用释字、音考字以及与古文献相考证等方法。孙氏之后的甲骨文研究方法虽然林林总总,但均可从《契文举例》中探寻其根源,足可见孙氏甲骨文研究考释方法影响之深之远。《契文举例》是甲骨文研究的开山之作,其学术成就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晚清学者孙诒让的诗文集<经微室遗集>中的诗歌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解读文本来挖掘孙诒让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情感构成孙诒让诗歌情感世界的主旋律,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伟大学者的人品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三家诗遗说考》历时数十年始得修成,饱含陈寿祺、陈乔枞两代学人的心血。该书由陈寿祺编定体例,但生前辑录未成,又经二十余年,才由其子陈乔枞踵事增华,最终成书。而其流传的过程颇为曲折,陈寿祺生前曾将自己的部分著述刊刻行世。寿祺殁后,陈乔枞又曾合刊父子二人的部分著作,其中就包括鲁、齐、韩《三家诗遗说考》。关于作者的问题也多有争议,唯清刻《左海续集》本把《三家诗遗说考》的作者署名为"陈寿祺撰,陈乔枞述",这是很公允的,从父子二人的辑佚来源的对比中便可看出。  相似文献   

6.
正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到来,一线的思想品德教师为了让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顺利通过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考试,为了让学生考出自己的实力甚至超水平发挥,为了证明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实力,更加努力、认真、负责,细心地指导学生复习,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笔者作为一名从事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指导学生复习中考十二年的教师,在复习指导中积累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孙诒让与戴望的交谊,前人很少论及。以孙诒让为中心,钩稽史料,大致勾勒出二人交游的基本轮廓:同治九年十二月初晤金陵,同治十一年十月以后交往日益密切;二人交往的基础,在于学术交流,尤其是对于金文之学志趣相投;二人交往的主导方面,乃是戴望对孙诒让的积极影响。考察二人交游,从历史与心理的角度勾划出二人思想侧影,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孙、戴二人之学术思想,亦可展示晚清地域性经学圈之间学人互动之风貌,并藉此探索晚清学术发展与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8.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浙江瑞安人,清末著名的经学大师和教育家。甲午战争以后孙诒让在温州、处州(今丽水)两府先后创办了各级各类学校三百余所,被当时学界公推为浙江新式教育的开创之人。  相似文献   

9.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载陈逖为贞明年间状元,但未指明具体年份,清·徐松《登科记考》卷二五也认为他是状元,将他置于贞明四年(918年)戊寅科,并注明:“附此俟考”,并无佐证,笔者认为放在本年是对的。有一条佐证:《潘湖俊儒》一书提到泉州另一状元黄仁颖明经及第于贞明四年,而这年恰好陈逖于进士考试中夺魁,《记考》卷二五转引《太平广记》所引《稽神录》也说:“贞明中”陈逖中状元,同年黄仁颖明经及第。不过,也有可能是循环论证,即《潘湖俊儒》在这个问题上依据的是《记考》。 关于陈逖的字号、生平、仕历等,《谈荟…  相似文献   

10.
<正>一提班主任工作,自然与"烦琐"相关,甚至与"劳而未必有功"相关。事实果真如此?也不尽然。总有一些名班主任四两拨千斤,将班主任工作做得风生水起。近二十年的班主任经验让我明白,这些名师其实是抓住了班主任工作的"核心驱动点"。"核心驱动点"就是工作的关键支点。班主任抓住了它,就能化繁为简、化无效或微效为有效甚至高效。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认识到"合作学习"就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支点。这是因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孙诒让的学术渊源时,只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经古文学家或晚清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均是不可取的。孙诒让的思想与学术渊源相当复杂。他治学取永嘉经制之学与乾嘉义法结合之路径,且秉承清初顾炎武的经世精神与小学方法,借鉴浙东史家章学诚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晚年更是受到近代西学的影响,最终形成博通经史、精邃小学、兼采汉宋、融汇西学的学术特色。因社会变革的激荡与近代西学的影响,晚清学术思想界的图景凸显纷繁复杂,学者们的学术与思想渊源也驳杂多元,故要求在研究晚清学者与晚清学术时,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教二十年,既教过语文也教过数学,感慨最深的就是:语文难教! 记得自己上小学时语数经常都是九十多,进入初中语文一般便只能考七八十分了。尤其是后来的中考,我一直喜欢并自认为是自己强项的语文居然只考了六十九分,折合百分制只有五十七点五分,也就是说不及格!那时便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语文难学更难考!  相似文献   

13.
反 意 疑 问 句 不 仅 是 初 二 英 语 的 难 点 , 也 是 初 中 英 语 的 一 个 比 较 重 要 的 语 法 项 目 。 因 此 , 反 意 疑 问 句 经 常 出 现 在 各 类 考 试 甚 至 中 考 中 。 现 将 反 意 疑 问 句 的 有 关 知 识 点 归 纳 一 下 。   反 意 疑 问 句 表 示 的 是 提 问 者 的 看 法 , 但 把 握 不 大 , 希 望 得 到 对 方 印 证 。   反 意 疑 问 句 是 由 陈 述 部 分 加 上 附 加 问 句 构 成 的 。 陈 述 部 分 是 对 事 物 的 陈 述 , 而 附 加 问 句 是 对 事 物 提 问 。 陈 述 句 与 附 加 问 句 之 间 要 …  相似文献   

14.
留学的决策     
《中国教师》2013,(8):11-12
<正>近年来,许多家庭宁愿花巨资送孩子留学也不愿参加国内高考。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高考弃考人数为84万,2010年高考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因留学而弃考的学生高达21.1%。2010年以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放弃高考选择留学的学生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统计,2012年,北京高考统考人数为70857人,实考人数为6.8万多人,近2000名学生放弃高考[3]。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1981年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辽宁三市一省试点、1984年逐步向全国各省推开,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二十多年来,自学考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每年有近千万人报考、有数十万人毕业的规模宏大的国家教育考试。自学考试开考二十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清朝末年,学术界流传过年青的孙诒让写《札迻》与年迈的俞樾为《札迻》写序的佳话。《札迻》是孙诒让的一部处女作。当他把《札迻》送给俞樾看的时候,俞樾已是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孙诒让在《札迻》自序中的口气非常大,说《札迻》“必有谊据”,而绝无“孤证肊说”。对于前辈朴学家,他推崇和钦佩的只是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两人,认为“其余诸家,得失间出。”谈到俞樾时,只说他“论著尤众”;从上下文看,明明是把俞樾放在“得失间出”的“其余诸家”当中。在《札迻》中,跟俞樾驳辩的地方也不少,直接指出俞樾著作中“非是”、“非”的就有数十处。  相似文献   

17.
一百多年前,温州中学就诞生在秀丽的浙南大地上。从那一刻起,她就奔涌着独特的文化血脉。被章太炎赞誉为“三百年绝等双”的国学大师孙诒让先生为了开启民智、富强国家.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撰《孟浩然首次入京考》和《孟浩然二次入京考》两篇小文,提出浩然曾于玄宗开元八年(720) 左右首次入京(时浩然三十二岁左右)和开元二十年冬或二十一年春二次入京(时浩然四十四或四十五岁)求仕的论点(分见《河南师大学报》81年3期、《洛阳师专学报》83年2期)事过数年,觉得对浩然首次入京事言有未尽,因作补考。  相似文献   

19.
突破狭隘传统观念束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李家祥我国大规模经济体制改革已历时近二十年,在取得了举世公认成绩的同时也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攻坚阶段”。这不仅由于深化改革所面临的都是长期未决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而且因为推进改革的举措受到了来自狭隘传统观念和陈...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哲学对其书学的渗透 康有为的书学与他的哲学思想几乎都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形成的。1891年,在陈千秋、梁启超的协助下,刻成《新学伪经考》,次年又刻成《孔子改制考》。这两部书是康有为思想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