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洛阳在中国古都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时期的成周城,即西周成周城和东周成周城。营建西周成周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迁居"殷顽民",镇戍东土。然而由于王子朝发动叛乱,周敬王在晋国的支持和帮助下扩建新都,即东周成周城。其地望在今汉魏洛阳故城一带。  相似文献   

2.
根据文献的相关记载,结合考古发现,笔者统计考证,古代在洛阳所建的陪都计有商、新莽、后赵、北周、隋、唐、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等12个朝代,合计498年。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5,(6):13-16
从客车座椅设计的安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角度出发,仿真分析座椅总成静强度和靠背静强度,并针对客车座椅系统中疲劳破坏最早发生和应力值较大的调角器部位与座盆侧板连接部位进行实验,寻找出一组更合理的结构形式改进和材料优化方案:在车体前部受到撞击向后挤压变形时自动松开座椅的锁紧装置并推动座椅向后移动的结构形式改进,将调角器横管材料Q235和靠背连接处底部纵梁材料08Al优化为强度更高的SS490,为客车座椅的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中,首先要关注城市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特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所在。隋唐时期是洛阳都城发展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为洛阳城市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因此,在洛阳特色文化城市构建过程中,唐代风貌应该着力打造。应该依托洛阳现有的隋唐宫城、洛河、天津桥、洛南里坊区、白居易故居、定鼎门遗址、龙门石窟等历史遗迹和遗址,借助隋唐城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的建设,打造洛阳的隋唐历史文化和相关的文化产业,营造洛阳城市发展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文学创作中的“虚静”说本为一哲学命题,从《老子》的“涤除玄鉴”到《文心雕龙·物色》中的“入兴贵闲”,也就是“虚静”命题从哲学领域进入文艺美学领域的过程。由于在“虚静”状态下,文人与哲人会产生类似的思维活动,进入相同的精神状态,“虚静”的概念便被“采撷”到文苑中,并以其丰赡的内蕴逐渐成为一重要的美学命题。当主体达到“虚静”状态时,其身心必然处于一种空明澄静的境界,心境清明,思想集中,就可以达到创作佳境。  相似文献   

6.
洛阳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旅游业存在着三个优势和四个劣势,为了在中国入世后顺利发展,应做好一个规划,搞好两项改革,抓好七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洛阳作为我国奴隶制最后一个统治王朝东周的国都所在,当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然伴随着周王室政治、军事权威的丧失,以周王朝为标志的西周礼制、法制和文化制度迅速崩溃.诸侯为了"争霸"、"称雄"的需要,"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令诸侯",崛起的各诸侯国迅速填补了权力真空.这一点从洛阳出土的众多时代文物中得到佐证.  相似文献   

8.
与西汉相比,东汉的都城卫戍部队人数减少了,其代表北军虽拥有优越的装备补给和地位,但受制于种种因素,既没有切实履行卫戍职责,也没有发挥出野战效能.在都城的战略安全环境变化后,东汉政府未能妥善布置洛阳周围的防务,也没有保持足够的卫戍兵力,致使洛阳最终陷入浩劫,这是东汉留下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9.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周秦,唐代中期以后开始兴盛,逐渐超越陆上丝绸之路。洛阳虽处于中原腹地,但水运畅通,从东汉开始,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方商人和使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洛阳,隋代大运河开通以后,洛阳与海外的交通更加便利。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双方的交流与发展,对人民生活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洛阳与武则天的“颂”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则天的存诗中,"颂"的比重是最大的,共39首。她的《颂》诗,也就是说,她做为一名政治家所做的政治宣言,全是在洛阳发表的;大部分《颂》诗,用四言写成,具有帝王之气,也是在洛阳呈现的;诗境的开阔和气象的宏大即诗歌由初唐走向盛唐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从洛阳开始的。  相似文献   

11.
唐五代僧人与文人交往频繁,形式多样.唐五代僧人政治地位的提升,经济的独立,佛教文化的广播,僧人寡欲自守的追求,构成僧人与文人间频频交往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2.
唐诗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全唐诗》中描写洛阳生活、风物及意象的诗歌很多。北邙山、上阳宫、洛阳道、天津桥、金谷园等经过多位诗人品题赋咏,已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3.
洛阳出土唐褚庭询墓志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近年来新出土的褚庭询墓志,志主是唐玄宗授业恩师褚无量的长子,其人正史无传。通过墓志的记载,考证了褚庭询的家世、宦绩、吏治等方面的情况,也补正了文献中记载的疏误。  相似文献   

14.
唐宋时期,有部分僧、道宗教移民迁来湖湘之地,这部分宗教移民以僧人为主,南方之闽浙和北方之陕晋,都是主要迁出地,而湖南之衡山与潭州诸山是主要迁入地。在迁移时间上主要集中于唐中后期与北宋时期,迁徙原因主要与佛道之学传授有关。他们的到来对湖南宗教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郡望指郡姓所出之地,兼具地缘、血缘属性,是构成家族门第的要素之一。唐世重门第,故俗重郡望,同时唐代亦崇文,尚郡望与尚文学的观念必然交互影响,彰显着唐代文学的士族化特征。重郡望观念对文学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文本表达、文学思想等文学创作方面,也渗透到文人题名、文集编撰、文学集会、修谱立碑、干谒进文等各类文学活动中,在文人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洛阳新出裴向墓志记载裴向以家族势力为背景,以父亲裴遵庆的宰相地位为靠山,门荫入仕,仕宦长达62年,其中五任刺史,两历大理卿,颇著政绩。而其妻卢氏出身世族,礼教备身。归于裴府50年,奉上抚下。两方墓志记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门第观念。两《唐书》中裴向传记十分简略,新出裴向墓志凸显了证史、补史的功用。  相似文献   

17.
洛阳新近出土的《张具瞻墓志》记载了张具瞻生平仕宦的情况,事涉玄宗时期许多著名大臣,张的经历也对唐玄宗时期中外交流的史事有所反映。而结合洛阳邙山出土其家族其他成员的墓志,我们可以看到其文化背景在其家族繁衍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赋与唐传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传奇之所以能成为鲁讯所称许的“特绝之作”,与它多方接受各种文体的影响又能融汇百家、自铸伟辞有着密切的关系。赋在中国渊源悠久,地位颇高,“诗词歌赋”四种重要文体中,赋便占有一席之地,其滋养唐人传奇处颇多。本文试从赋和小说的历史渊源、叙事角度、文采、虚构几方面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19.
以《全唐诗》为语料库,根据词的得名之由把僧道衣服词分为七类对唐诗中的僧道衣服词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禅宗语录、唐宋文人笔记、元杂剧等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献中,使用的方言词语也较多,这些词语有些已经在现实语言中消失,完全成为古语词,例如"打剥""看客"等;有些依旧保留在人们的口头中,成为现代的方言词语,例如"喷""歇""?头""恶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