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的对华政策面临三种可能的选择。但美国当局最终选择一方面援助国民党在中国确立其权力,一方面鼓励国共双方从事协商,尽力避免内战的发生。结果,错误的前提导致错误的结果。美国对华政策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2.
李明海 《考试》2010,(10):36-37
一、选择题 1.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针对当时报纸上对他的谩骂,杰斐逊说:“我情愿将自己捐献出来,作一次伟大实验的对象……,以证明所谓舆论自由与治理有方的政府互不相容这一借口的欺骗性”。这最能表明杰斐逊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了继续维护它在远东的利益,在中国问题上执行了一种"扶蒋压共、避免内战"的政策,即支持国民党政府,抑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避免中国发生内战。然而,美国的这一政策最终失败。历史证明,任何与人民的意志对抗、野蛮干涉别国内政的企图注定是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4.
台湾问题一直是影响乃至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核心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首先是以中美关系的状况作为其考量依据的。然而,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又有着对整个远东战略格局的通盘考虑。鉴于此,本文将战后初期的美国对台政策置于其更高的远东战略的框架下来进行思考,以探讨台湾在美国远东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价值,以及美国远东整体战略部署对其台湾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战后初期美国的红色恐慌有三个特征:一、美国人开始从实力角度感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二、美国人对共产党"第五纵队"的恐惧日益高涨,由此导致对持激进的自由主义观点的所谓"共产党同路人"越来越严厉的迫害;三、对共产党及其同路人的搜捕与美国国内共和党和民主党,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的斗争搅在一起.尼克松作为一个在当时环境下成长起来并以反共主义起家的政治家,他的思想深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同时反过来也用他的行动推动了战后初期美国反共思潮的高涨.战后初期美国红色恐慌在尼克松内政外交观点中的表现,正体现出政治家和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战后以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援助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这一政策是在战目紧张的冷战形势下形成的。其实质是通过这种经济的手段拉拢发展中国家,引导其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而达到遏制共产主义影响扩大的目的。这一研究对于理解和分析为什么美国自冷战形势缓和后减少发展援助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制定对国民党政府援助政策,提供了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最终援助失败。美国对国民党政府援助政策的失败,是美国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确定其外交政策的冷战思维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美国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这些有利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因素都对美国妇女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及其经济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和不同教育水平的妇女的就业状况的论述,指出战后美国妇女的就业的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地位的提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南北战争的最后阶段,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已经明显地越来越悬殊。南军的失败,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当时的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对这一点已经深信不疑。可是,他们担心剩下的几万南军会化整为零,融合到广袤的南方丛林,进行一场无休无止的“保家卫国”的游击战。那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军人对平民的战争暴力,从而在所有美国人中间.积累起仇恨和报复,形成恶性循环。南北双方的美国同胞,都将遭受长期的痛苦和牺牲。  相似文献   

10.
战后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在其主导下对日本进行了改革,随着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全面展开,美国对日政策由抑制改为扶植,减轻对日惩罚,对日改革半途而废,可以说美国的战后政策与日本右翼势力泛起密不可分;日本右翼势力再度泛起,对亚太和平特别是东北亚区域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战后,美国的政策设计者和决策者打出了"多边主义"旗帜,提出了多边自由贸易的思想,试图通过所谓的"开明"贸易政策实现西欧的经济复兴.然而,美国倡导的多边贸易政策存在着极大的脆弱性.一旦牵涉到美国的自身利益,美国人就会毫不犹豫地退回去,置自己的承诺和国际贸易原则于不顾.在战后美欧不对称的贸易伙伴关系条件下,经济上强大的美国与经济上弱小的西欧国家谈"自由贸易",谈"机会均等",都是不现实的.多边主义实际上成了美国谋求自身经济利益和全球经济霸权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对印度尼西亚(下称印尼)独立运动前后迥异的态度开启了美国对印尼外交政策的探索。美国对印尼政策的形成确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5—1949年,这是美国对印尼政策的起源时期。第二阶段1950-1955年则是美国的印尼政策的最终确立时期。确立的标志就是1955年5月NSC5518号文件的最终出台。至此,美国的印尼认识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判断,服从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冷战战略,遏制印尼走向共产主义是整个政策的核心,该文件也成为苏加诺执政时期美国构筑印尼政策的蓝本。  相似文献   

13.
战后初期,美国为实现其远东战略,将中国东北作为其情报战的重要场所,派出大量情报人员,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建立起间谍网络。美国在东北的情报活动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专业情报组织派遣专业情报人员进行活动;其二是由美国外交人员进行情报的搜集与报告。这一时期美国获取情报的主要目标是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活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美国制定对苏政策、对华政策提供依据,服务于冷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美军军事观察组是二战后期美国与中共交往的一种方式,也是双方第一次直接对话和合作。美方派出观察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美方服务于自己的战时需要和战后需要,有助于其对中国政治和军事等情况的认识。对观察组的历史评价存在一些争议,总的来说,观察组成员大多对中共形成了较好的印象,有利于中共向外界展示自身和争取较好的政治和舆论环境,合作过程也是中共外交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积累了一定的对外交往经验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西点军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他们把树立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行为文化,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形成了特色鲜明、指向明确的校园文化建设传统,对于我军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条件下美军院校军事人才培养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军院校在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探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最突出的是:培养方式具有开放性,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教学环境具有目的性。这三性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美军院校人才培养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军院校不妨借鉴美军院校的成功经验。一是加大开放式办学力度,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特别是发达国家知名军事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以借鉴其先进教学经验;二是准确把握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规律和信息技术发展脉络,及时将信息技术、信息化战争、一体化联合作战等方面的思想、观点、技能纳入院校课程内容体系;三是有目的地营造适合培养信息化联合作战人才的教学环境,使学员始终徜徉在既美丽,又富有军事特色和人文气息,同时具备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review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military training regimes, which might include some degree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sleep–wake schedules. We report a 4-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sleep patterns of cadets at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an extension of sleep from 6 to 8 hr per night at the United States Navy's Recruit Training Command. These studie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observe sleep in a college-age population and also to record sleep patterns over an entire 4-year college experience, adding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es in sleep patterns over the life span.  相似文献   

19.
安迪 《高中生》2011,(34):40-41
"我并不能说自己真正了解西点军校,但是我对它知道得越多,就越爱它。"2010年5月22日,碧空如洗。1000多名2010届西点军校毕业生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草坪上,聆听三军总司令、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在讲话中,奥巴马笑着宣布,2010年获得西点毕业生最高荣誉的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