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典逻辑视野中的弗协调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斯塔弗协调逻辑系统的技术处理为依据来分析命题 与其弗协调否定 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知道弗协调矛盾和不矛盾律与经典逻辑矛盾和不矛盾律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由此可见科斯塔弗协调逻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弗协调逻辑,但是科斯塔弗协调逻辑作为非经典逻辑其理论意义是重大的,这正如非欧几何之与欧氏几何。  相似文献   

2.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可以容纳“矛盾”的非经典逻辑,其所容纳的“矛盾”被称为“真矛盾”。在弗协调逻辑看来,逻辑悖论就是一种“真矛盾”,是可以被弗协调逻辑系统所容纳的。在分析逻辑悖论语法表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弗协调逻辑消解悖论的逻辑机制。弗协调逻辑作为一种解悖方案,实际上是隔离了悖论对系统的不良影响,这种隔离意义上的悖论消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其相对于协调而区分出来的弗协调,也具有重要的逻辑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弗协调逻辑是以怀疑经典逻辑矛盾律的普遍有效性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逻辑理论,它通过对经典逻辑否定的修改,弱化经典逻辑的否定来达到对矛盾律的限制。关于弗协调逻辑的否定与矛盾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本文试图从国内关于这两点的一些分析及争论出发,探讨弗协调逻辑的否定与经典逻辑否定的关系,并进而分析弗协调逻辑所说的矛盾与经典逻辑的矛盾律是否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区别了关于逻辑的哲学与逻辑化的哲学,区别了关于哲学的逻辑与哲学化的逻辑.然后提出:1.逻辑哲学是关于逻辑的哲学.哲学逻辑是哲学化的逻辑,而逻辑化的哲学和关于哲学的逻辑是没有理论意义的;2.“逻辑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不是逻辑哲学问题,而是逻辑问题;3.逻辑本体论问题是逻辑哲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阐述理念以纯逻辑概念形式存在时,从最简单形式"存在"推演出复杂形式直至最高形式"绝对理念"的思辨逻辑,它由"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部分构成。客观逻辑是运动的逻辑,必然性的逻辑,主要内容是阐述事物因自身矛盾而运动的理路,基本理论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和矛盾规律,主观逻辑是"谋发展的逻辑",自由的逻辑,主要内容是阐述主体确定预期目的并通过掌控客体的矛盾运动实现预期目的从而谋现实世界发展的理路,基本理论是矛盾和解发展观和系统发展方法论。黑格尔是神学唯心主义者,在他的主观逻辑中,谋发展的主体自然不是现实的人,而是"绝对理念"即哲学化了的神,但是,他在神学唯心主义的框架中却为人类谋现实世界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并且给出了谋发展的宝贵"逻辑",因此我们有理由把黑格尔的主观逻辑解读成一种谋现实世界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正> 一、教育中的悖论现象悖论(paradox)按其本来意义是指一种逻辑矛盾的现象。《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1解释说:悖论“指由肯定它真,就推出它假,由肯定它假,就推出它真的一类命题。”用康德的哲学概念来说,就是二律背反(antinomies)。在教育理论中存在着普遍的悖论现象,但这种悖论,不是一种逻辑矛盾,而是辩证矛盾的反映,即教育本身  相似文献   

7.
以弗协调命题逻辑Cn(1≤n〈ω)为基础,采取逻辑分支相融合的方式,使用逻辑扩张的方法,可以将弗协调逻辑措施应用于多主体认知逻辑,建立一个弗协调逻辑与多主体逻辑的融合系统CnEmK(1≤n〈ω);CnEmK(1≤n〈ω)具有可靠性和完全性,并且是一个可以处理弗协调性的多主体认知逻辑系统;CnEmK(1≤n〈ω)也是一种基本的弗协调多主体认知逻辑系统,以之为基础可以进一步扩张得到关于公共知识、共同知识、协同知识的弗协调多主体认知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8.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悖论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仅与语句表达上的逻辑矛盾相关,而且还涉及到了非逻辑的辩证矛盾问题。因此,解决悖论问题需要从单一的逻辑形式的视域转向认识论的角度,即从与其相反的认识内容视域看悖论,探视悖论问题产生的哲学根源,以期从哲学层面对悖论问题做出统一处理。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就必须分清语言矛盾与实在矛盾、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广义矛盾与狭义矛盾的不同意义.并辨明矛盾与对立、否定、辩证法和系统论的关系。辩证矛盾在广义上讲,是任何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存在的否定或“自我背反”的性质及其表现.并由此造成系统的运动与变化,使同一变成不同一,对立变成不对立,一切皆向其反面转化。矛盾不是现成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是由否定造就对立与统一的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弗完全逻辑P1是一种允许一个命题及其否定可以同时都为假的逻辑系统,即在该逻辑系统中一般意义的排中律将不再有效。文章在给出的标准语法和语义的基础上,对弗完全否定的逻辑涵义进行了直观解释,并分析了其逻辑语义特征;给出了弗完全逻辑拟真值表的具体列法,表明了系统P1的可判定性;利用拟真值表方法,表明了一般意义排中律在P1中的失效;对弗完全逻辑P1可以容忍逻辑悖论的逻辑机制进行了解析,并就此将弗协调逻辑C1和P1进行了容忍能力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