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002年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重新诠释经典作品《花鼓歌》。新剧在百老汇上演后,获得了各界一致的赞扬。纵观《花鼓歌》不同的版本,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理解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和发展之路。在新剧中,不论是人物还是剧作家,他们的身份认同均反映出:构建两种文化融合的混合身份认同;对族裔文化的态度由疏远走向亲近;对待华裔美国身份的理解,呈现出了辩证发展、离散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身份认同问题是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章着重从索绪尔、福柯等人的理论着手,论证身份认同的流动性特征,进而研究身份流动性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探讨身份认同的反本质论根源。  相似文献   

3.
亚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是当代亚裔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种族或族裔背景是身份认同的基础。亚裔在美国一个半世纪的开拓历程中,他们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以下几种变迁:暂居者(侨民)、族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和正在生成的一定程度的多数族或族裔美国人。而第一种身份认同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体现了亚裔美国人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接受和适应,也反映出美国多种族社会中复杂的族群认同现状。  相似文献   

4.
本依据西方第二语言获得理论和华人身份认同理论,对来华学习汉语和东南亚华裔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基于华人身份认同和对中华化的认同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是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对华裔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对中华化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化身份的探寻、中美两种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一直是美国华裔文学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伴随并推动了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赵健秀与汤婷婷之间的"赵汤论争",从侧面反映出华裔在思索自我身份、寻求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美国主流文化与少数族裔文化间的碰撞、冲突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这个访谈虽然语速较快,但说话人语言简单,表意清晰,理解上不会有太大困难。建议先脱离文字听一遍,再对照文字检验自己理解了多少。  相似文献   

7.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身份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文梳理了身份—认同(identity)概念的发展脉络。对目前关于身份—认同研究的重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教科书是华裔新生代语言文化习得与族群认同建构的重要场域,亦是公民意识形成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键场域,体现着认同塑造的复杂机制及多层级认同的冲突与并蓄。从互文性视角对现行最新版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各类科目教科书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教科书中大量的国家话语策略、高频率分布的核心概念与互文性复现的话语模式,强有力地塑造着华裔新生代“公民-国家”逻辑上的国家认同;华人的族群叙事在国家叙事背景下展开,其叙事主体、叙事结构、文化标记及话语路径都表明马来西亚华文教科书族群认同塑造的功能被强大的国家话语修辞力量所稀释。在教育场域,华裔新生代面临如何在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间求取平衡,以及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提高华人族群内在凝聚力、传承华人族群认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断层和文化错位之类社会现象的逐渐普及和日益深化,对于文化身份的各种认同问题业已构成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运用当代文化研究思潮中身份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骨》中两代人的文化经历和身份经验,并在对“身份危机”的多重意义进行深度解读的过程中,以鲜活的文学经验不断加深对于华裔身份杂体性的认知视角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0.
认同何种文化,对于美国华人来讲是自我身份界定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中对于中美文化的界定,探讨美国华裔作家群的文化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谭恩美的《喜福会》以母女两代人的矛盾冲突表现了美国华裔在两种文化下的迷惘。本文试图从美国华裔所处的边缘状态探讨其文化身份的确认足迹,并揭示两种异质文化融合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佚名  郑南 《英语沙龙》2009,(7):20-21
中国人姓在先,名在后;美国人名在先,姓在后。中国人寄信先写收信人地址,后写寄信人地址;美国人反之。中国人署年、月、日;美国人则署日、月、年。中、美语言习惯中的相反现象多不胜数。  相似文献   

13.
《查理大帝传》是中世纪一部杰出的史学作,其作艾因哈德(约770——840)是欧洲中世纪名的历史学家。他出生于法兰克东部莫因格维的一个封建主家庭之中,9岁就进人欧洲名的富尔达修道院办的学校,后因他的学习成绩优异,才智过人,20岁左右被修道院院长鲍古尔富斯荐送到宫廷供职。当时的法兰克在查理大帝的倡导下出现了一个研习古典化的高潮,史称“加洛林时代的艺复兴”。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关系将是21世纪世界事务的重大主题。在中美关系的视野中,美国华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在美国,根在中国,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华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16.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on school performance to provid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why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does not have as beneficial effects for Asian Americans as it does for European Americans. Over 500 adolescents of Chinese- (148 first and 176 second generation) and European-descent (208 primarily third generation or more) families from seven different high schools completed measures of (1) parenting style, (2) parent-adolescent closeness (cohesion subscale from the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nvironment Scales II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3) school performance. Positive effects of both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and relationship closeness on school performance were found for European Americans and, to some extent, second-generation Chinese, but not first-generation Chinese. These effects were also stronger for European Americans than first-generation Chinese. Th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among European American familie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are explained through relationship closeness.  相似文献   

17.
When we tend to analyz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eachers,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can be considered a significant method for analysis. In reality, there appears a phenomenon of overlapping identification in the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of teachers in China, which leads to plural selections in the identification manners of teachers’ identity. To some extent, it also makes the realistic living conditions of teachers in Chinese prominent. To be specific, teachers realize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interest-selec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美国女作家项美丽的传记作品《宋氏三姐妹》,生动地塑造了三姐妹的父亲宋查理的形象。在其他传记文本中,宋查理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身份,而在这部作品中,宋查理形象很大程度上被简化了,变成了一个中国人美国化的标本,成为项美丽本人和美国文化个性的投射。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宋查理形象的塑造比较成功,而从历史角度来看却是经不起推敲的。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导致了文化误读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无论就公众外交的区域层次还就其文明层次而言,都可把海外华人作为公众外交的客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形成是公众外交兴起的关键条件.从这两项条件出发,美国可以成为中国公众外交对象的一个典型.对美籍华人开展公众外交,应注意其指导原则、推进时机、操作方武和路线选择上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世界观的确不同,研究表明当这两个民族的人在注视图画时,他们使用眼神的方式截然不同。“如果人们的世界观的确不一样,我们认为他们用不同方式解释事物也就不足为奇了,”密执安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伯特说。在过去的10多年中由尼斯伯特和同事们进行的研究使社会科学界大吃一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西方人和东亚人的思维方式确实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