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目漱石在《爱情三部曲》及《心》小说中,以儒学主体意识,对西方文明的核心———个人主义进行了系统性的反思,在如何处理好个人权利和义务上,小说演绎了一场道德忏悔剧。这种反思,由小说表现的矛盾、痛苦,又形象地反映了明治时代儒学精英对人性的解剖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夏目漱石与禅结缘以及他的两次参禅经历。重点分析《我是猫》《草枕》《门》等作品中的禅语与禅宗典故,解读其汉诗中的禅语与禅境。禅宗思想对夏目漱石的人生与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增加其作品的思想性。晚年的夏目漱石明确表示想要通过修行来得悟,可以说,夏目漱石是一个虔诚的禅修行者。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心》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该小说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走上近代国家道路中的国权论为代表的国家主义与以民权论文为代表的个人主义两种思潮的矛盾斗争。本论文通过分析一般民众的死和知识分子的死,分析了明治时代的国权论和民权论在当时日本国民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夏目漱石终其一生追求余裕美、和谐美和悲剧美,其“和”的审美理想历经了从“非人情”到“则天去私”的转变。这些美学思想在其小说《草枕》和《心》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漱石美学的形成,最初是缘于漱石反对自然主义滥觞、弘扬日本民族文化的初衷。此外,国外美学和日本文化对漱石美学的影响,亦不可低估。当然,夏目漱石的审美观并非完美无缺,反恩其思想,可以发现它也存在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5.
夏目漱石的《心》这部作品揭示了明治时期文明开化与传统伦理道德间矛盾冲突下知识分子内心的孤独、纠结和痛苦。在日本盲目的近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重视国家利益的国权论思想和排斥国家主义,重视个性和自由的民权论思想。这部作品中的"我"的叔父、"我"的父亲和"先生"、"K"分别是这两种对立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本文将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来探究《心》中人物形象的对立,加深对其"明治精神"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梦十夜》是夏目漱石1908年在《朝日新闻》上连载的作品,也是夏目漱石少有的幻想性文学著作之一。其中《第一夜》《第五夜》《第九夜》以梦境的方式分别讲述了三个不同的爱情故事,在控诉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夏目漱石对爱情的诠释。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三个梦境来展示夏目漱石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7.
《心》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漱石将笔锋指向人的内心,发掘近代日本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不安。使人们痛切地感受到,我们需要爱,追求爱,却也必须承认通往爱的路途是艰辛坎坷的。通过分析四种感情,突现了以"先生"为代表的近代日本知识分子对爱的渴望与追求,在寻求爱的路上却陷入绝望的深渊,搀杂了个人主义的爱必然会伤到他人,同时也会伤及自我。但是漱石还是相信爱的存在与可能,给人们留以爱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以他具有鲜明个性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才能,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夏目漱石对所处的时代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心》是他后期的三部曲之一,后期作品与前期作品相比,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对现实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梦十夜》都存在“悟”的问题.鲁迅和夏目漱石一生都拒绝物质享受,简朴生活;他们的思想可以看做是对人生思想的批判继承.他们虽然都没有达到人生“悟”的境界,但也显示他们都己看透人生本相.看透人生本相赋予鲁迅“战士”的性格,赋予鲁迅不为名利所动的坚定立场、看穿一切的洞察力以及独特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0.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作家,被日本人民称为"国民大作家"。在文明开化与自我苦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夏目漱石,就其思想变化历程而言,是十分痛苦的。绮想缤纷、诡异唯美的《梦十夜》便以一种看似不着边际的构思和精妙的语言反映了夏目漱石对本土文化的深沉热爱与绝不舍弃之情,以及对盲目全盘西化的批判。在彷徨与苦闷的文字中,寄托了作者期盼近代化的成功和对本土文化的坚守。  相似文献   

11.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作家,被日本人民称为“国民大作家”。在文明开化与自我苦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夏目漱石,就其思想变化历程而言,是十分痛苦的。绮想缤纷、诡异唯美的《梦十夜》便以一种看似不着边际的构思和精妙的语言反映了夏目漱石对本土文化的深沉热爱与绝不舍弃之情,以及对盲目全盘西化的批判。在彷徨与苦闷的文字中,寄托了作者期盼近代化的成功和对本土文化的坚守。  相似文献   

12.
《我是猫》与《狂人日记》表现手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与鲁迅的《狂人日记》这两部作品在艺术构思、批判现实主义、叙述者的选择三方面的相似比较,又通过对鲁迅对整个外国文学的态度进行历史性、概括性的考察,以及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前是否读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考察,从而提出鲁迅在写《狂人日记》时,在艺术构思、批判现实主义及叙述者的选择上是很有可能受到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影响与启发。  相似文献   

13.
鲁迅和夏目漱石是20世纪中国和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家,他们分别是中日两国现代文学象征性的存在,尽管两位身处异国,并素未谋面,但他们借助文学表达国民性改造、启蒙民众的理想与初衷是一致的. 以鲁迅的《阿Q正传》和夏目漱石的《哥儿》为代表性文本,通过对二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文本细致研析,挖掘出其隐匿的丰富思想内涵,找寻出两位文学巨匠在创作上的异同,从而完成鲁迅和夏目漱石在跨越国界基础上的精神链接.  相似文献   

14.
明治时期的西式教育较之以前有显著不同,这种从事实出发的教育为国民个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夏目漱石主要从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问题上谈个人主义,形成“自我本位”思想.夏目漱石认为发展自己个性,同时尊重他人的个性;使用属于自己的权力,同时记住相伴而来的义务;显示自己的财力,同时重视相伴而来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高尚人格的体面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党的教育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坚持学习了毛主席著作。特別是反复学习了《纪念白求恩》,使我逐步克服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一学《紀念白求恩》小学工作安了心 1961年,我从奉节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奉节城关和平路小学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和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夏目漱石《门》和《心》的研究,向来以前者宗教性和后者精神性伦理性研究居多。对于两者的比较研究,则多以共同性为纽带。特别是其共有的“罪意识”。两作品各作为夏目漱石两个时期三部代表作的终篇,在总结对比两时期的作家意识转变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门》之后的修善寺大患,经历死亡边缘的徘徊,作家人生观及写作理念上均产生了新变化。通过精神分析与文本分析比较,考察两部作品中有关“罚”“罪”意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夏目漱石《门》和《心》的研究,向来以前者的宗教性和后者的精神性伦理性研究居多。对于两者的比较研究,则多以共同性为纽带。特别是其共有的"罪意识"。两作品各作为夏目漱石两个时期三部代表作的终篇,在总结对比两时期的作家意识转变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关于〈门〉与〈心〉的"罚""罪"意识》中,讨论过"罚"、"罪"意识的问题。基于此,通过精神分析与物象分析,进而讨论两部作品中"罚""罪"意识所透露的告白性。  相似文献   

18.
吕铎 《黑河学院学报》2022,(12):101-103+134
日本夏目漱石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深远,其早期短篇小说《梦十夜》,标志着其作品开始由初期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战后日本学界掀起了对于《梦十夜》的研究热潮,随后中国学术界也开始了对《梦十夜》的相关研究。其中,第三夜以明治时期为创作背景,表达了夏目漱石对日本盲目西化的批判,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矛盾心理。以吴鸿春译本、张秋明译本和李正伦、李华合译本为例,评价夏目漱石《梦十夜》第三夜的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19.
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不是无条件的,而是道义上的个人主义.要求一个人在发展自我的同时,必须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必须公正地处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必须用人格、义务和责任等社会观念来约束自己.  相似文献   

20.
写文章常常要用修饰限制语。毛泽东在其气势磅礴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批评了“民主个人主义者”,有这样一段妙语: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这个长句如果压缩而抽出主干,即是:《伯夷颂》颂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