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则是美与教育的有机渗透、融合而产生的。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美育者应用美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实际上,在古代虽然尚未提出美育的概念和体系,但是,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却早已存在,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孔子、荀子等,  相似文献   

2.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治感情为目的者也."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决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语言美、篇章美、艺术美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然而,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12)
崇尚美育者,培养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之能力品质也,崇尚美育,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内容。郭沫若同志早就指出:"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感情教育、美的教育着手。"学生的审美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世界观的形成,而语文是一门充满了美  相似文献   

4.
《辽宁教育》2012,(12):46-47
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诚然,美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忘我,超脱功利;可以去掉恶习,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从而美化人生。近年来,我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校园文化已经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5.
<正>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是人追求的最高境界,美的本质等于生命的本质。一个真正的人,应是求真、向善、唯美的君子,这也正是教育应当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把林州市第三小学建设成为一所尚美的学校,欲美求真,欲美向善,就是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从读书开始如何做才能让"求美"的愿望真正落地?就在  相似文献   

6.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很重要又非常特殊的作用。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的集大成者。他对美育的性质、特点和目的都作了明确的说明。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的主要特点是"毗于情感"。"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美育可以使人超脱利害,减少占有的冲动,获得精神的自由,激发创造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决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语言美、篇章美、艺术美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然而,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8.
李红霞 《辅导员》2010,(14):98-98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要全面发展,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蔡元培先生也在其《教育文选》中提到:"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而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这样解释美育:"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至今对学校美育仍有重要启示,如确立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美育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发展,通过美育认识人生价值等。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历任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他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10.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凯洛夫  相似文献   

11.
韩佳亮 《山东教育》2007,(11):20-21
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简称为美育。它和通常的知识教育有所不同,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审美教育的思想和实施,占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美学家都作了论述并用于实践活动中。近代教育史上,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教育文选·美育》)新中国的教育注重了继承与发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蔡元培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具体地说,美育是在一定的美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之下,以美的事物为材料和工具,通过审美活动来激发和强化人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 ,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美育。如我国古代即强调以诗、乐来培养人们的完善的人格。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肯定音乐“能陶冶心灵”。蔡元培主张用美育代宗教 ,认为“美育可以陶冶吾人之感情 ,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而使人我之见 ,利已损人之念 ,以渐消沮者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灵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的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一 )以美辅德席勒曾在其名著《美育书简》中反复强调 :“人必须从单纯物性的境界 ,通过审美的境界 ,而…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美育呢?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者也。"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广义的美育则是指利用一切审美价值(这些审美价值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德育、智育、体育中的审美因素等)对人进行的教育。概括而言,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  相似文献   

15.
学校美育谈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是关系到人们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组织生活并实现自身美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认为美育有“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其本身因而美化”的作用。我国现代美学家、现代美学的倡导者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有“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油此可见,中外哲人,教育家,历来对美育都是非常重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美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一方面为美育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出现了审美教育中的新问题。不少青年学生由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美学很重视“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小学语文美育的特殊内容,也是“情”。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把美育叫作“情育”。他们都从一个重要方面突出了美育是“情感”的教育,即“以美动情,以情育人”。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就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了。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它们呈现出美的意境,反映了美的形象,提供了美的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都有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加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18.
张剑澜 《教育》2015,(6):79
读蔡元培先生关于美育的几篇文章,深邃、客观、易懂、激动人心。美育与人生、美育与宗教、美育与智育、德育之关系,丝丝入扣,犹如醍醐。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故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祝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  相似文献   

19.
一在学校教育中,运用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形象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起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美能塑造人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和体态美,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美育对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特殊的功能。蔡元培认为实行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鲁迅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符,然其力足以渊遂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以辅道德以为治。”这就是说,美育既和德育不同,又能辅助道德。美育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德育的深  相似文献   

20.
正席勒认为,美育就是市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它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晚:"美育背,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能培养人的直观或想象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育。中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美术、戏剧、音乐、舞蹈、书法、建筑、文学等;组织学生观察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这就要求美育需从这些领域人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美,提高审美水平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