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狮子的烦恼     
《初中生》2007,(Z5)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的体格、如此强大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天神听了,微笑励志地问:"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每天  相似文献   

2.
<正>一、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视"问",但往往偏重于教师之"问"。客观地说,学生们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确实表现出了参与热情,也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我总觉得这种课还有些局限,我觉得课堂上学生们还是显得有些被动。对此,我一直在思考,在阅读教学中从偏重教师之"问"转变为学生之"问",是否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成  相似文献   

3.
花人擅胜诗     
现实中我们常看到或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女友(或妻子)问男友(或丈夫):"如果我和你的母亲同时掉到水里,你在只能救一人的情况下,你先救谁?"这使我想起了一个几千年的问题,古代女子也经常问男子:"我比花谁美?"一古一今颇有异曲同奏之雅,古人把这一问写入诗中,便是花人擅胜诗。  相似文献   

4.
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天神的面前说:"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强壮的身体,让我有足够的能力来统治这座森林。"天神听了,微笑着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正为了某事而困扰呢!"狮子轻轻地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很强,但是每天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985"工程建设、孔子学院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困惑,最大困惑乃是"钱学森之问"。~①"钱学森之问"引发了人们对大学行政化现象批判~②,并掀起了人们对"现代大学制度"探讨的热潮,最终"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重要主题之一。然而要真正解答"钱学森之问"并不容易,因为其中牵涉到复杂的体制机制问题,当然还有观念转变和路径依赖问题,这就促使人们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此时一  相似文献   

6.
爸爸的方式     
看来,习惯了一个人带孩子的我,应该重视起"爸爸"的作用。先生不是教育工作者,反而能更轻松自在地育儿,让孩子在玩耍中成长,在包容中成长。儿子3岁前,先生在外地工作。父子俩的关系因此较为生疏。他调回本地工作之初,虽然天天回家陪孩子玩,但儿子依然有些敬畏"老爸"。可是才过半个月,这父子俩的关系就大为改观。我十分好奇,问先生使了什么法儿把儿子"招安"了,先生笑答:"爸爸的方式。"爸爸的方式?我不是很明白,于是转身问儿子,他却神秘兮兮地抛下一句"这是我们男人之间的秘  相似文献   

7.
正1995年秋季,因为担任总辅导员工作,学校让我转岗教思想品德。一开始,我有些不情愿,舍不得放弃教了多年的语文,但最终还是服从学校的安排,当了一名思想品德教师。犹记得当年在三年级的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我问学生:"我们学习的这门功课叫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思想品德。"我紧接着问:"为什么要上思想品德课呢?"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我,仿佛在说:"这  相似文献   

8.
上完课以后,我才发现《后赤壁赋》可以上成这样。我把它变成了一个引子,一个对快乐进行较为深入思考的引子。我问我的学生,作者在第一段里流露出来的心情如何。他们脱口而出:"快乐!"的确是快乐,因为有这么一句:"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一个"乐"字就是整个这段美文的眼睛,它眨巴眨巴着快乐的气息。我又问学生,快乐源自什么?这一  相似文献   

9.
谁为难养也     
历来对于"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三句语录的译解,不但把"唯女子……"中的"女子"(古文合成词组)译为"女人"(现代单纯词).而且几乎一律将"女子"译同于"小人"。当代儒学大家南怀瑾也说:"有一次一个妇女团体要我去讲中国文化,就有一位提出这两句话来问我。我说我  相似文献   

10.
我是谁     
从出生到现在,四十都出了头,但却从没有问过自己"我是谁"。今天扪心一问,心头一热,脑子一想,第一回答就是"我就是我"。然而,细细一想,回答为"我就是我"。虽然的  相似文献   

11.
"问题"是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问什么""如何问""为什么要问"却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否则"提问"与"回答"就会流于形式,实现不了教学的有效性。前不久听了一节高二年级的历史课,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满堂问"。这节课  相似文献   

12.
教学鲁教版《史记选读·垓下之战》一文时,有学生指着课本"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一句提出这样一个疑问:"田父为什么要欺骗项羽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问愣了,但是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于是我狠狠地表扬了这位同学,并把这个问题拿到课堂上让同学们讨论,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最后归纳为以下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价值     
<正>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多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14.
同事宋老师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1998年,为了高考更见效果,高三重新分班。一个上课睡觉、作业不交、试卷不答的‘懒’学生,成为每个班主任避之不及的弃儿,不得已,我把这孩子‘捡’到自己班,但这孩子经历无人要的耻辱后还是依旧故我,不见长进。一次劳动时,他难得勤快,我就顺口表扬了他。当晚,‘懒’学生的爸爸提着礼物找到我,感谢我表扬他。""后来呢?"我急切地问。我们都渴望一个"浪子回头""金榜题名"的教育神话。  相似文献   

15.
国内有个朋友让我帮他找一些资料。我问:"你什么时候要?"他说:"这两天吧。"因为跟他很熟,于是我接着问:"两天是多久?"他说:"一个星期。"中国人说话喜欢用虚数,这对于我周围的德国人来说,就会给弄糊涂了。对他们来说,两天就是两天,怎么可能变成一个星期呢?"我马上办。"这句话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一分钟、一小时,但也有可能意味着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这要说给德国人听,他们该睡不着觉了,非琢磨出个所以然来不可。为了提高效率,德国人基本上什么都要量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背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第一篇课文《春》时,我先示范朗读了课文,问学生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对春天怎样的感情?学生都能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我接着问:"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这种情感?"学生也很容易地看出了文中所写的草、花、风、雨、人等景物。我说:"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以写‘草’这一段为例,教给大家一些欣赏散文语言的方法。"【案例描述】师:我们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中的"钻"如改为  相似文献   

17.
等待灵魂     
2011年的元旦之夜,我独自一入在郊外的田野里行走。我累了,就靠在一棵野树上,停在一个故事里。那是一位考古学家。他要去古印加帝国寻找文明遗址,为了方便,就雇了个土著人做向导,他们一起向目标行进。土著人很奇怪,和考古学家一起走到第三天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不走了。考古学家很纳闷,问何故?土著人说,这是他的习惯。"我们赶路时,竭尽全力往前冲,但每走上两天,便要停下来,休息一天。"考古学家又问为什么呢?答道:"我们走得  相似文献   

18.
万俊 《儿童音乐》2011,(12):8-9
正"我在仰望满天星星,不知哪一颗是爸爸的眼睛。问呀问,它也不吱声。这一夜露水打湿了我的心情……那一夜、那一夜、那一夜,我看见两颗最亮的星星,那是爸爸和妈妈的笑容。天涯共此时,爱浓情更浓……"近期,一首名为《伊伊不哭》(智慧女孩曲)的歌曲,在网络广为流传,这是写给"7.23"动车事故中最后一位获救者伊伊的。这首歌曲是受腾讯网之邀紧急赶制的公益歌曲,短短时间内,数万人转载,亿万网友试听,在全社会引  相似文献   

19.
挺胸     
学生时代,有一位长辈对我说:"你要成功,就得挺胸,改掉弯腰驼背的毛病。"在那之后,我虽然照他的话做,但并不了解为什么挺胸有那么重要。所以最近当我又遇到那位长辈时,就问:"自从我改掉弯腰驼背的毛病之  相似文献   

20.
幽默笑话     
正这是个谎言女儿三岁,妈妈告诉她千万别说谎。女儿问为什么,妈妈说:"说谎的小孩会变成花,被种在花盆里当装饰。知道了吗?"女儿冷静地回答:"知道,这是个谎言。"打呼噜一个舍友打呼噜特别响,有天早晨他忽然问我们:"我昨天是不是又打呼噜了?"另一个舍友说:"你有没有打呼噜我不知道,楼道里的声控灯倒是亮了一宿。"该谁下了两位棋手一动不动地在棋盘前沉默地坐了两个钟头,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每颗棋子。忽然,一位棋手说:"本来我是反对下棋时说话的,但我现在不得不开口问,下一步棋究竟该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