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儒学未能充分地认识到“内圣”与“外王”在古代与现代呈现不同的结构形式,以致于未能看清这一结构由古代向现代转化的关键所在。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内圣”与“外王”的通透之处在社会的第三域,即公共领域。在我国,只有加强公共领域的建构,才能使得“内圣”与“外王”的关系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使得二者形成相互通透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对中国这个民族的性格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内圣"与"外王",如何实现它们与现行政治制度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从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社会背景下,荀子以"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关系和饱受争议的"性恶论"为课程思想的理论基础,指出其课程思想的最终目的是成就"道德圣人"的理想人格,课程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隆礼立法,"化民成俗"的重要措施就是"化性起伪"。  相似文献   

4.
"王"、"圣"两个理论范畴是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荀子提出了"王"、"圣"这两个概念并对其不断完善,确立了两个概念的内涵,指出了二者对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意义,同时进一步阐明二者产生的条件,其中"王"、"圣"、"平"等概念是荀子思想的理论支点,对构建理想社会、培养国家管理精英、处理社会关系及利益公平分配提出了独创性的意见,较为完善地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管理的思想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子荀子人性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青钰 《文教资料》2007,(6):115-116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学术史上,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争论影响最为深远,两种人性论均以孔子的人性论为思想渊源,两者各自对人性加以规定。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内部虽存歧义,实则在逻辑上既对立又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对后世的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作为先秦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荀子与孟子虽然在人性的善与恶、社会的治理路径等问题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两人在尊崇孔子、发展儒家思想、批判非儒学说、王霸观念、重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交集面.在某些问题上,荀子在批评孟子时,也受了被批评对象--孟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性善恶问题是先秦哲学讨论的一个焦点,中国古代提出了很多人性论的观点,孟子和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的人性论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比较。孟子认为人性善,所以个体的修养实际上是一个回归本性的过程,而荀子则持性恶论的观点,所谓的善是人为的结果,所以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做到"化性起伪"。与此同时,孟子和荀子都没有将善和恶决然的对立起来,他们都承认由恶向善的转化的可能,尽管这个转化的途径不同,两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人性善恶问题是先秦哲学讨论的一个焦点,中国古代提出了很多人性论的观点,孟子和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的人性论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比较。孟子认为人性善,所以个体的修养实际上是一个回归本性的过程,而荀子则持性恶论的观点,所谓的善是人为的结果,所以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做到"化性起伪"。与此同时,孟子和荀子都没有将善和恶决然的对立起来,他们都承认由恶向善的转化的可能,尽管这个转化的途径不同,两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孟子与荀子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学论等几个方面均有异同,分析其异同,可以从中发现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0.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进行比较,剖析其“善”,“恶”根源,扬善去恶的修养方法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渊源及其历史演变,从一个侧面把握中国思想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思想中,有孟子人性善与荀子人性恶的立论。二者表面针锋相对,实则殊途同归。孟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何为人性,进而得出了人性是善是恶的价值判断。立论不同,伦理思想的论证方式与向善的途径则不同,但二者皆依其对人性的判定,设计致善的途径与方法,并进而思考基于此人性,如何达致社会大治,天下太平。表面看,荀子以人性恶立论,对人性的看法比孟子消极、悲观、现实,但他并未由此走向悲观,成为宿命论者。相反,荀子更加强调后天学习与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只要积极"肯为",人人都可成为道德高尚之人,涂之人可以为禹。从社会层面讲,在社会动荡年代与社会转型期,人性恶立论为建立公民底线伦理与公共伦理道德奠定了理论基石,而底线伦理与公共伦理又为调节公民的日常行为与公共生活行为提供了有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有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护。  相似文献   

12.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周之际,时至晚周,社会政治模式的大动荡,大改组,促进了以孟子“民贵君轻”思想为代表的民本思想的高涨。孟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系统而完备地创立民本主义的思想家,他继承了先贤尤其是老子、孔子的重民思想,又从新的时代环境中汲取营养,使其宗旨更明确,措施更具体,尤其是在君民关系方面,突显“民”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将民本主义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3.
作为儒学大师,孟子的教育思想相当丰富。其教育思想主要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为拙工改废墨绳"、"精研自得,博学详约"、"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相似文献   

14.
田正利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6):10-12,15
孟子对“性”和“人性”有着严格的区分。“性”指人的生理欲求,被视为导致恶的根源;“人性”则是仁义礼智等良好道德的发端,被看成使人为善的内在根据。孟子主张的只是“人性善”,而非“性善”。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了“扩充善端(人性)”和“抑制恶源(性)”的道德修养原则,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搞清孟子思想中“性”和“人性”的概念及二者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孟子一些重要论述的涵义及其在研究、探索人性和伦理道德问题方面的思想特色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孟子》心理和谐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一书包含的心理和谐思想丰富深刻。其对浩然之气的追求,对于今人培养和谐心理颇有借鉴价值。浩然之气是一种"心气",根基是义和道,养成要靠平时不断的日积月累和内心修养;浩然之气还表现为不怨天,不尤人,要有自信之豪气,做"志士"、"勇士"和"大丈夫",要对人生逆境想得开,并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发掘快乐的资源。《孟子》内心和谐的思想具体表现为贤乐统一观、"志"、"气"统一观和仁、义、理、智的统一观;其人际心理和谐的思想表现在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主张尊老爱幼、善于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并揭示了实现人际和谐的途径等方面。《孟子》倡导的从实际出发,不唯书,执中而灵活以及处理好"为"与"不为"、"进"与"退"、"急"与"缓"之关系等,对于今人做到人事心理和谐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6.
孔子、孟子同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后世也将孔孟并称,然而考察《论语》和《孟子》,我们却发现孔孟有很多不同之处:孔子将政治理想摆在自己人生价值的首位,而孟子则有更多的人生追求;孔子无法忘怀于政治,孟子则寄情于“大丈夫”人格;孔子谨小慎微,孟子则狂放豁达;孔子因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而矛盾,孟子则执着于人格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5,(10):54-60
司马迁尊崇孟子,最早为他立传,视其为孔子之道的真正传人。他接受和发扬孟子的义利观,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对其加以诠释。司马迁阐发了孟子所理解的孔子作《春秋》的几个原则,并运用于《史记》创作。《史记》"实录"精神正与孔子《春秋》褒善贬恶的精神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8.
孟子谈辩方法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以“知言”、“好辩”显于当世。他对诸多谈辩方法的娴熟驾驭 ,客观上对儒学摆脱困境 ,与墨学双峰并峙于战国时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历史作用。孟子在谈辩过程中 ,对具体方法的使用灵活多样 ,究其实质 ,主要涉及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两个层面。其中 ,逻辑方法包括归谬反驳、归纳论证、执经行权 ;非逻辑方法包括譬喻明理、旁征博引、晓以利害、因势利导、诱敌入彀  相似文献   

19.
《孟子》文本中"心"概念的使用较为频繁。我们可以通过分类的方法对其"心"概念进行分析和注解。在《孟子》文本表达的语境中,其"心"概念的涵义主要指心理意识活动。后世学者在注解《孟子》"心"概念的过程中,出现了将其形而上学化的倾向。这是注解者根据自己的哲学立场作出的过度解释。获取对"心"概念的合理解释途径,需要正确分析心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尚书》作为上古政教之书,是礼乐教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教化思想。孟子私淑孔子,其《书》学思想自有渊源。《孟子》三章《公孙丑》《离娄》《告子》征引《尚书》文句较多,通过与今传本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窥见孟子在战国之际的社会环境中援引《书》篇内容为己说论证,由此可推知战国《书》学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