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育财政制度是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完善和改革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逻辑起点是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需求。现阶段我国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三种需求,基于公众需求构建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模型,是改革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我国实际,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完善教育财政政策的检测与评价体系、制定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规范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定向于均衡的学校拨款方式和完善学生资助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优质而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新时代县城/区域教育发展的努力方向,也是教育治理攻艰克难的重要任务。质量提升、公平维护和活力激发是优质而均衡的义务教育治理的核心取向,具有价值互动和动力驱动的双重作用,在治理实践中具体彰显为学区制、集团化和集团学区具有相似点和差异点的三种主要治理模式,但都在着力推动优质而均衡的义务教育治理。优质而均衡的义务教育治理阶段性探索取得成效,但今后仍需在价值坚守、实践改进、共享反思、组织再造等方面深入思考,努力建构优质而均衡的义务教育治理的知识体系、制度体系与实践体系,化解新时代我国教育主要矛盾,推动我国教育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治理结构是公共教育治理中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配置及其相互关系,治理结构改革是治理体系改革的关键,也是实现善治的根本保障。当前县域内义务教育治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治理结构复杂、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强调管控、治理手段与工具缺少弹性等四个方面。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县域义务教育治理陷入政府治理负担日益增加、治理的效率难以提高、治理成本和风险不断增加、回应性严重滞后、社会满意度低等困境。多元参与是解决这些矛盾的重要途径,它既是善治和义务教育公共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复杂情境下义务教育治理和培养公共善的需要。多元参与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扁平化、治理方式的合作协商和治理工具多样化。实现多元参与需要义务教育治理从单一主体到合作网络的结构转型,因此需要治理理念和目标的转向、重新认识治理权威、明确多元主体的角色与功能、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不断创新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4.
从"择校风"的兴起到"择校热"的盛行,我国一直致力于治理择校问题。近二十年来,政府已采取了整治高收费、乱收费,取消重点学校,发展民办教育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措施,对择校加以规范、围堵、疏导和消解。但根治择校问题还需要正本清源,需要通过重审择校政策的价值基础、完善适度择校的保障机制、构建多样化教育需求体系和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等多渠道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
朱德全  冯丹 《教育科学》2021,37(1):23-30
"和而不同"是对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时代要义的精准定位,"和"于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优质教育的按需供给,"不同"于"不同质""不同步""不平均"的教育发展。然而,当前国家、地方、学校、社会四大治理主体在义务教育治理过程中漠视优质均衡发展的"和而不同",仍然固守基本均衡发展阶段的治理逻辑,唯指标、唯效率、唯标准和单一化的治理举措,致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陷入"去和取同"的发展困境。为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治理效用,可从治理主体所处"制度场域"的制度安排出发,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而不同"的新时代要义为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重构"和而不同"的治理逻辑,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教育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对各主体协同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协同治理的主体、目标、方式、过程四个维度可以分析出长三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程度。在主体维度,应加强政府主导与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在目标维度,应警惕内涵式评价指标体系异化为外延式发展评价;在方式维度,应认识到民主与科学的价值及其限度;在过程维度,应协调好外部规制与自组织性关系。推动长三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协同治理需要在提高协同主体的协同能力,破解协同的合力困境,克服协同中的信任危机,实现协同各方的利益平衡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7.
国家、地方、学校和社会组织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治理主体分别扮演着元治、主治、自治和辅治的角色,由此形成了规定的、正式的、实施的、体验的四种优质均衡的认识与实践层次,共同形塑了优质均衡发展的多主体治理体系框架。基于该体系框架分析,当前义务教育多主体治理存在标准化治理与多样化发展的错位,唯效率治理造成重结果轻过程的优质退让,唯指标治理加剧学校的“表现性危机”,配合式治理难以发挥第三方治理优势等困境。为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各主体在协同治理的基础上,发挥主体灵活性,着力从构建多维弹性评估标准,强化过程质量监控,重视学校内涵式建设,增强社会组织专业能力等方面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公共教育服务质量及效益均待改进。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有必要用治理的理念改革与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形成实用且有效的公共教育服务治理机制,选择适合的公共教育服务治理工具,从而构建公共教育服务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当今西方学术界最流行的理论之一。以该理论为基础,研究中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可以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精髓,尝试运用该理论的中心观点开辟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途径。鉴于中国现有国情的需要,文章重点阐述县政府、校领导以及社会市场在此问题中的角色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是党和国家新世纪关注的重点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着力补上短板,夯实义务教育这个根基。从公共教育政策角度审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可以发现存在经费不足、教师短缺、课程落实困难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借鉴美、日、韩等国所采取的专款专用、课程改革、教师互换等系列措施,我国要通过完善教育立法、完善教师补贴政策、完善教育课程以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义务教育等相关政策,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