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文本解读的误区 1.浅尝辄止的“浅读” 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深层内涵。如《七颗钻石》课例中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解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达到文本育人的价值。但大量课堂实例说明,现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教师在对文本解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误区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而且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语文感知能力。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与解决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一、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1.师生教学地位颠倒当前初中语文文本教学的课堂,往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文本教学课堂中,教师一度的将自己的思想向学生们传播,学生们只能不断的接受、倾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文本解渎”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然而,在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就当前我国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语文教学流于形式,课堂教学缺乏创新等,因此很有必要针对当前文本解读存在的误区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索文本解读的方法,为其他教师高效开展文本解读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与“备教材”相比较,“文本解读”一词,更多地给人一种尊重个性的自由感。但有时“自由是最大的枷锁”,突来的自由难免会使独立面对文本的教师产生“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而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的无力感和茫然感,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入某些误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怎样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把教材奉若"圣经",甚至连教参也不敢越雷池半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随着新课程将"对话"引进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9.
所谓“文本解读”,就是教师对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确立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重构教学内容。文本解读的价值在于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即教师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对话,读出文中的精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然而,在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还存在着误区,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那么,如何针对文本解读的误区,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文本解读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所谓“文本解读”,就是教师对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确立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重构教学内容。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但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的误区,不得不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以目前聋校高中语文必修课教学为背景,从教师文本解读的角度进行探讨,分析存在误区的表现及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人为拔高、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迷信权威,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语教学“本解读”过程中的四大误区,甚至可能还是我们有些研究、教材编写和教师的“思维定势”。本解读要想真正走近作、走近教材、走近学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走出这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基于这种"深广"和"多元",教师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总是力求既深又透,恨不得把学生能产生的各种"多元"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学中,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能够为阅读教学增添厚重的内涵以及独到的设计,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误区重重,严重制约了阅读教学效益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尊重文本内涵、跳出文本束缚、回归文本本位的轮回历程,从而有效走出文本解读的误区。一、观察:掀起文本解读误区的盖头来1.【典型】教师引导思考:《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为什么要逃走?生:骗走了俸禄做生意去了;可能去旅游了……【反思】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过分强化,导致了教师置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基于这种深广和多元,教师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总是力求既深又透,恨不得把学生能产生的各种多元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来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味追求热闹好看这一现象,本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从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这一角度去对语文课堂教学做了一些反思,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人为拔高、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迷信权威,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四大误区,甚至可能还是我们有些研究者、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的“思维定势”。文本解读要想真正走近作者、走近教材、走近学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走出拔高、架空、曲解和迷信这四大误区。一、拔高河北容城中学的李强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上发表的《我们是否也在“拔高”》一文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自嘲》一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的理解存在着人为“拔高”的现象,完全脱离了诗歌的标题“自嘲”和作者…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能够为阅读教学增添厚重的内涵以及独到的设计,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误区重重,严重制约了阅读教学效益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尊重文本内涵、跳出文本束缚、回归文本本位的轮回历程,从而有效走出文本解读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