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在世界各国被确立的时间都比较晚,我国法律界也是在较晚的时期才开始重视这一法律制度的,而且到目前为止,该项制度还不十分完善。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引起精神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的基本特征,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三个方面对精神损害赔偿再认识,有助于整个社会精神损害赔偿法律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在世界各国被确立的时间都比较晚,我国法律界也是在较晚的时期才开始重视这一法律制度的,而且到目前为止,该项制度还不十分完善。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引起精神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的基本特征,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三个方面对精神损害赔偿再认识,有助于整个社会精神损害赔偿法律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传统理论认为。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侵权民事责任,精神赔偿不能扩展到合同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支持了违约精神损害的赔偿请求。我国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在违约之诉中有限度地承认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4.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是民法典规定的一种新型人格权益,其受到侵害造成精神损害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在当前的规则下,个人信息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应该是民法典第1 183条还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颇有争议。侵犯个人信息权益的主体分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和非个人信息处理者,此两类主体实施侵权所适用的责任规则不同,非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中权利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应该适用民法典第1 183条,而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中权利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应该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同时,也应该适用不同的规则计算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始于 1986年 4月 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民法通则》 ,其中第 12 0条规定了“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损害的 ,适用前款规定。”此后 ,个别单行法规和司法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陆续有一些零散规定 ,直到 2 0 0 1年 2月 2 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这是目前关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立法中最为完整的规定 ,被…  相似文献   

6.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从世界范围来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我国也大致经历了空白阶段、确立阶段、发展阶段与成熟阶段,逐步趋向于完善。  相似文献   

7.
有些犯罪行为往往造成多重危害后果,既给被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也使其精神受到损害。然而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受害人对犯罪行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支持。相关的规定在立法上互有矛盾,并且缺乏理论依据。在实践中也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该确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8.
由于行政执法实践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存在和我国目前行政精神损害赔偿机制不完善的现状,使《国家赔偿法》及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均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这也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行政精神损害立法趋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在民事侵权案件的审理中确认了精神损害赔偿,但在刑事案件(尤其是人身伤害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的审理中并未承认精神损害赔偿。这既不能抚慰受害人,也不能惩罚犯罪人和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应通过修改相应的立法,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加害人因其侵权行为引起受害人精神利益损害而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其实质是用物质替代补偿精神利益。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即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实施了侵权行为且造成了损害事实和后果,侵权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精神损害赔偿应贯彻抚慰为主,补偿为辅,法官自由酌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精神损害赔偿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过程以及理论界对这一制度的看法和法律对这一制度的确认,并着重探讨了该制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12.
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英美法国家漫长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积累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保护范围的不断扩大到对过于宽泛的赔偿责任进行合理限制的发展路径.开启了保护受害人纯粹精神利益的重要历程,完善了民事权益的保护体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起步较晚,相关理论和立法都相对滞后,这些不足将导致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因此,有必要在对英美法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有益之处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法律未作用明确的规定,理论界认识不一,司法实践作法各异。本探讨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范围和主体范围。  相似文献   

14.
精神损害赔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公民、法人人格利益的必要手段。因而,建立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婚姻法》的修订使得配偶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且功能也良好地得到发挥,但是在内容上仍然存在不明确性,配偶权的执行方面也同时存在着局限性,为了完善相关规定,则需要相关的法律条文和配套措施,把配偶权的侵权行为作为承担侵权责任的基础,这种方法为调节家庭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便体现了现代家庭的公正原则,给予受害者必要的保护和赔偿.本篇论文将对配偶权侵权的损害赔偿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现代民法中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发端比较晚,虽然我国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作了一定的规定,但目前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将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出发,立足中国现状和国情,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出一次尝试性研究,并对该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精神对于人的生活越来越重要,面对精神遭受的伤害,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是救济无过错配偶一方权益的重要方法,是现代法律人性色彩的集中体现,也是各国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仍存在严重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本文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依据、适用范围、主体等问题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8.
对刑事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就刑事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从其赔偿范围及赔偿数额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以期达到有效惩罚犯罪分子,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目的,结合我国国情,同时也是实现我国法治的协调和统一,适应世界法律发展潮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人身权,首次推定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是,目前这一法律制度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本文说明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内容,指出了我国相关立法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立法没有明确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通说也认为对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不予赔偿。然而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方,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国家现均承认对违约引致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相关的国际立法也是如此。我国立法应填补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