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76):101-102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等理论角度阐述了语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并以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创新实用英语》为例,提出了在课堂中运用语境化教学方法,以语篇教学为切入点在语境中学习词汇语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英语语法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语法课程侧重于术语的记忆以及规则的理解,其可创造性的空间较小,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法课缺乏足够的兴趣。此外,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也无法兼顾所有的语法知识点,因此大学英语的语法教学效果不理想。翻转课堂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文章对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展开了研究与分析。首先阐述了翻转课堂的含义,其次分析了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最后则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利用翻转课堂实施大学英语的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一直都比较重视语法知识的讲解,大学英语专业在语法知识教学方面也是十分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在培养学生听、说等语言交际能力方面花费的精力少一些。针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语篇情景下进行语法教学的理论根据。语篇情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实践要做好导入,选择的语篇要有针对性,必须语法重点突出,加强语法与语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语篇语法相对于以句子为中心的语法,指以语篇为中心的语法。本文介绍了语篇语法的相关理论,如衔接手段,篇章策略,篇章的信息性及篇章的主位与述位等理论,并致力于将其应用到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本文发现语篇语法理论有助于语法的运用,语法能力以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传统以讲解语法规则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脱离了英语语言使用的真实语境,影响了英语学习者对所学语法结构的完整理解和正确运用。在语篇中对学习者进行语法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语法教学的情境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语篇与语法教学的关系,介绍了基于语篇情境下的语法教学改革实践的情况,并总结了语篇语法教学的优点、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刘丽平 《海外英语》2014,(7):82-84,93
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和淡化语法教学的现象,该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了教师在情景中教语法、在语境中教语法、在语篇中教语法的策略,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有效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法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对于语法的教授方法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语法与语篇的关系是相互的,语法的教学应置于语篇当中。语篇中的语法隐含了说话者的意图,如能从语法中推测出这层意图便有利于对语篇的理解。同时要理解语法作出合理的推测则需要借助上下文的信息。因此应把语法教学置于语篇中才能让学生通过语法获得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离不开语篇,语篇离不开内容,内容离不开主题和语境。主题语境为语言学习提供具有主题意义的语境,在主题语境下进行语言学习活动才具有学习意义。因此语法教学应以单元主题语境为统领,以具有主题意义的语篇为载体,以“三维动态语法观”为导向,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实施。本文针对传统英语语法教学中出现的无主题、无语境、无语篇、无主线的情况,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法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如何将主题语境与语篇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在语法课堂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一段时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师因过分强调交际教学而淡化语法教学,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十分薄弱;有些教师由于过分重视对英语语法规则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语言的运用,致使学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对国内外语法教学多维度溯源探究的基础上,提出显性与隐性语法教学、任务型语法教学和语篇语法教学之策略,旨在更有效地构建形式、意义和功能相结合的多元语法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语法学习一直是学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教师注重对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结果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和语法的应用能力偏低。学生进入大学后,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此阶段的语法学习应该和语篇结合在一起,在语篇中掌握和巩固语法知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入学时对英语语法掌握的情况,并从语篇教学的含义入手,介绍了语篇教学和语法学习的关系,指出了在语篇教学中学习语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