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卓龙 《广西教育》2020,(9):149-150
本文论述通过优化细节打造有效的科学课堂的途径,提出关注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材料、课堂调控以及现象描述的细节,不断进行优化,促进学生有效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2003,(5)
第林单先第宾单乖动物寻访小动物蜗娘第四课蚂蚁臻表谅蒙豪断濒蔡街袭于第乌单走我们育御第斗沾豹观象身体第四单元亲物墓共琳澎的戏彝羚第童莽革元城鬃纂薰霎髯牟攀望钟本带舞葬瞬))喊飘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课题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结合案例探讨了课堂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2003,(5)
我们开始上“科学”课,开始学习“科学”了。 科学课有些什么内容?是怎样学习的?在翻开这本《科学》书的时候,你一定想着这样的问题。可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拍手欢呼:我知道了,原来,科学课是这样的,多么有趣,多么有意思呀! 科学课正是这样的。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  相似文献   

5.
魏达宝 《亚太教育》2021,(4):103-104
“问学”课堂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以“种类繁多的动物”为例,探讨在“问学”课堂中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与“问学”课堂融合,引导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优化、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6.
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影响到人的一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有益处的。我们可以注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真实的精神及多角思维等方面的习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融合STEAM理念,对科学教材进行项目化重构和实施,能够优化教学方式,构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水平。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为例,师生经历确定教学目标,开展项目式学习,组织项目评价的过程。学生体会到了动手、创造和展示自我的乐趣,养成了“动手做”的好习惯,其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升,科学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对原教材单元内容的情境性、实验材料结构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光之城”大情境来串联和推进“光”单元学习,创新制作了“光之城”结构化实验器材,在激发实验兴趣、显化实验现象、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探究效能、建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实验促进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原则和教学思考,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效的课堂教学不在于让学生学到多少,其关键是让学生获得发展和进步。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正确价值观和态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但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对这方面的培养并不能让人满意,究其原因,还是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将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结合教学经验,以七年级科学为例,简单谈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习惯是学生终身的财富,亦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小学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良好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笔者主要阐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沈月芬 《学子》2014,(10):88-88
一、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所学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身心愉悦地投入其中。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兴趣所在,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而交流互动非常关键,有效的课堂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导向,进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例如:在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增加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内容,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STEM理念教育走向科学教育的核心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STEM理念指导教学设计,搭建学习活动,开展学习评价,深化探究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做一顶帽子》教学为例,基于STEM教育理念,主要从突出跨学科融合、搭建学习活动支架、创设真问题情境、注重探究体验、设计评价量规等方面,展开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罗睿 《广西教育》2022,(13):56-59
本文基于学科特点探讨小学科学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转型策略,从顶层设计大概念教学基本方向、运用情境教学法设计课堂教学整体框架、厘清情境主线中的问题链层层推进科学探究活动、精准落实学生主体探究的两大任务四个方面,构建了大概念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突显了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个体体验与感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反思性学习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文章以教科版《桥的形状和结构》为例,探讨反思性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是小学时期非常关键的阶段,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水岭。这些不应当出现在课堂上的小状况都属于于不当的课堂行为,将使得课堂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效果欠佳。对三年级学生的课堂行为加以解读、分析,探讨规范学生课堂行为的策略,强化教学活动效能,推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程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交流却是贯穿课堂探究活动的主线,直接影响着探究的进程,决定探究的尝试和效果。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交流中还存在着学生思维的参与度较低,学习的主动性较弱,费时而低效的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有效交流提供了一些思考:要营造倾听的交流环境,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用语来表达和交流。采用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加上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交流的主动性,使学生乐于交流,提高课堂交流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是学生科学课启蒙阶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出发,以"一个约定"引导学生走上有效交流的舞台。教师自身演好"交流者"和"导演者"两种角色,走好交流的设计、调整、点评"三步棋",并以此为着力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交流活动的学习、积累,从而实现科学课堂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突出科学探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遵从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合理的科学知识体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感悟,在研究中获得。教学目标:1.复习教材中关于植物、动物、我们的身体、水、纸、米饭和淀粉的知识,通过分析归类,知道它们分别属于生命世界与物质世界。2.复习相关的探究方法与程序,特别是观察的方法与顺序。3.进一步培育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及研究能力。教学准备:自制地图一张,卡片若干。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  相似文献   

20.
课堂交流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重要的互动过程,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境。有效的交流过程是学生思维相互碰撞,相互沟通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成果共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