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培根的代表作《论说随笔文集》围绕人和人性进行论述.分析了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人的行为是如何由其自身第一性(即天性)、环境、习惯、教育所决定的:人是通过“教条和言语”即通过不断的“以习惯和习俗为表现的实践”而达到自身的完善。其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培根渊博的学识和哲人的睿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关于《尔雅》的研究在包括专用词和通用词、词义系统、语义系统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相关专著与论文数量可观。我们应该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散思维,争取通过更加科学有效地方法进行继续研究,弥补迄今为止研究成果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20,(1):44-48
刘秉忠是元朝杰出的政治家,随着前辈学者对元代历史和元代文学的重视,刘秉忠及其《藏春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元代至今有关刘秉忠《藏春集》的研究成果进行详尽梳理和总结,并对其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代海内外学人对《坛经》(以及禅宗)美学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解为如下三大方面去了解:一、研究禅师言教与禅门活动本身具有的美学涵蕴与美学特质;二、研究禅宗哲学与美学文艺学理论的关系;三、研究禅宗哲学与文学艺术创作的关系。《坛经》美学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很大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开拓。  相似文献   

5.
世界名著导读《培根论说文集》与蒙田的《随笔集》、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被评论者称作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代表作。这本书凝聚了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古典人文主义者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是世界散文和思想史的一块绝世瑰宝。四百年来经久不衰,被译成世界上的几乎所有文字。  相似文献   

6.
弗兰西斯·培根,不仅是一个政治活动家、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个散文家,其代表作便是他的《论说文集》。 阅读《论说文集》首先给人的强烈印象是培根思想的深刻性。培根生活在文艺复兴这一特定的历史转折时期,中世纪根深蒂固,新世纪顽强奋进,新旧交替,良莠繁杂。培根以他深邃的目光注视着现实社会,对历史与现状作了科学与辩证的分析,并以严密的论证证明自己的论点。他在《论说文集》中所阐明的思想是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7.
《春秋谷梁传》十分重视艺术形象在论说过程中的地位。它在论说过程中实际上伴随着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增强其观点的合理性。《春秋谷梁传》以问答式结构要求逐次回答问题,这就产生了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论证效果,使文章有逻辑性和力量。《春秋谷梁传》溶说明于论说之中,其论说语言的艺术风格表面上辞清以淡,意婉以平,在表层之下是气峻以厉,峥嵘雄奇。  相似文献   

8.
陈孝顺 《学语文》2003,(3):17-17
世人皆重为学,东洋西洋,远古近今,无不然。公元前4至3世纪我国荀子有《劝学》篇,2000余年后英国杰出哲学家培根亦有《论读书》文,均畅论学习的重要性,各个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姑且不去评论它们论说的内容,单就  相似文献   

9.
张波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1):53-55,60
朱书是清代桐城派的重要学者,其虽著述丰富,但散佚较多.通过检阅朱书友人梁份的《怀葛堂文集》,辑出其佚文二十八则,揭示朱书与梁份的交往、朱书文论特点等方面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春秋穀梁传》十分重视艺术形象在论说文中的地位。《春秋穀梁传》在论说过程中伴随着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增强《春秋穀梁传》的观点的合理性。《春秋穀梁传》的问答式结构要求逐次回答问题,这就产生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效果,使文章有逻辑性和力量。《春秋穀梁传》融说明于论说之中。  相似文献   

11.
《尔雅》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问世以来,就引来无数学者对它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对《尔雅》的研究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文献综述,一方面概括前人的观点,另一方面指出《尔雅》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通过将功能文体学从文体学角度,结合韩礼德提出的主述位及主位推进理论,对这一文体学研究涉及极少的文体——论说文体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证明系统功能理论为文体分析提供了一套崭新的分析理论与方法,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文学语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培根散文集》译介史上,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和水天同先生都曾翻译过这本散文名著,两译本风格迥异。然而,现今有关王译、水译培根散文的研究多为描述性的译本介绍,兼及从词汇、句法、修辞角度对译文概括性的评价,而对译文风格全貌着墨不多,或有零散,粗略的论述。此外,对两译本的对比研究甚少,译文风格对比则鲜有研究,而译文风格对比研究则能对散文翻译批评及散文翻译实践提供依据及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本文试图运用翻译风格论对比研究两译本中风格的具体表现,直观地揭示两译文的风格,并通过译本风格结构性的阐述展示译本在风格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8日,《张静如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出席座谈会的有来自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求是》杂志社、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社科联、《新视野》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等60余人.  相似文献   

15.
培根的《随笔集》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影响。但该作品写作时间处于英语文艺复兴时期,属于早期现代英语阶段,英语正经历着规范化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词汇拼写、词汇意义等诸多方面与当代英语有着显著区别;同时,在英语取代拉丁语的过程中,受拉丁语的影响,《随笔集》中保留了大量的拉丁语句子和词汇。以上这些现象造成了当代读者在阅读该作品时会遇到许多困难,通过对其词汇用法分析,希望对有兴趣的读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详细的文本分析为基础,从修辞功能与文体效果的角度,对培根<谈读书>的句法进行分析研究.培根的句法特点主要表现为松散句松散自由、准确有力;并列句语义对比、含义深刻;平行句整齐均匀、说理严密;重复句连贯清晰、强调明显;省略句简洁有力、重点突出;层进句递进深化、说服力强.  相似文献   

17.
《聊斋文集》共存赋11篇,其内容或描写劳动人民生活、反映民生疾苦,或铺写名胜古迹,借物抒情,或表现艰辛生活及个人心境,取材十分广泛,语言诙谐幽默,且以小说笔法入赋,雅俗相参。蒲松龄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赋家,蒲松龄赋应成为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聊斋志异>英译历史研究、<聊斋志异>译本个案研究、<聊斋志异>译本比较研究.存在的问题也主要有三方面:研究力度不够、研究广度欠缺、英译版本选择单一重复.  相似文献   

19.
《欧阳詹文集》传本众多,可分为十卷本、八卷本和一卷本三类。在广搜现存众本的基础上,梳理出各个传本的传承关系,为欧阳詹诗文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序》《说苑》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下面几个问题:著作体例,书名与成书年代,材料来源与编撰方式,《说苑叙录》考证,辑佚。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前贤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有必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